【3分钟从业问答】如何调和不同流派人性观的差异?

【3分钟从业问答】如何调和不同流派人性观的差异?

关键词:人性观、流派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于理解人性是很深入的,这个深入更多的体现在我们经常会回避的一面——人性恶的一面

问:同时使用不同流派进行工作的心理咨询师,是如何调和不同流派之间人性观的差异?

答:梁明霞

来猜一下问问题的这位应该是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的,学习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讲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调和不同流派之间不同的人性观,我似乎对调和这个词没有特别深的感触。而更多的是认为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

(1)弗洛伊德与罗杰斯对人性的理解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于理解人性是很深入的,这个深入更多的体现在我们经常会回避的一面——人性恶的一面,由此也看到从弗洛伊德的角度看待人和事相对来说会比较悲观一点。

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比,可能相对来说更乐观,比如他认为如果把你放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这个人就可以长得很好。我觉得这两种视角来看待人性,对人性都会有更加丰富的理解,不存在两者之间的矛盾或者不同。因为人是很复杂的,人性也是如此。我们说一种理论看到的可能只是一面,另外一个理论看到了另一面。那这样互相补充一下,就看到了一个立体的人。

刚才我们说的是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之间的不同。其实学心理学到一定阶段之后,你会发现很多理论流派是殊途同归的。也就是说尽管一开始他们的视角可能不一样,但是深入到某个阶段之后,他们的观点其实特别的像。比如说客体关系的温尼科特和自体心理学的科胡特之间有很多观点十分相似。只不过他们的叫法,使用的专业术语可能不一样,但对人性的理解在某个点上特别的相似。

(2)不同的人性观与治疗

那这样的人性观如何运用在治疗当中呢,我认为就是看来访者,他的问题在哪个地方,然后采用不同的流派以及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方法去治疗。

就像南希所说:尽管偏好的理论和所用的术语千差万别,然而有良知的心理治疗师均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力图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每个患者,以提供最明达的治疗建议。所以我认为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技术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全面的去了解来访者去准备的。

在学习上的建议就是,我们在一个流派深入下去,但是对其他流派也有所涉及,有所了解。那这样做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有自己的重点,同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涉及,通过这样的思维去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

—The End—

—“3分钟从业问答”创办者简介—

梁明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讲师

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理工科硕士

热爱心理学,喜欢精神分析

正在以“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 走在心理咨询的路上……

收藏文章?不如关注我——想更多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学,请持续关注“梁明霞与精神分析”头条号,“我在这里,一直在这里”。


往期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