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

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

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老家許昌

文‖劉月霞

畫聖吳道子六歲時,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了。當時,吳道子披麻戴孝,痛哭流涕地與本家同族、近門、親戚,男男女女一大群孝子們,一起去墳上送殯。

走到半山坡,道子睜開哭得紅腫的眼,猛然瞟見一個老畫師正在路旁湯王廟的影壁牆上作畫,只見老畫師畫的“竹林七賢”,有的仰天長嘯,有的醉意朦朧,有的掩卷沉思,有的靜坐參禪,形象生動逼真,他立刻被吸引住了。

吳道子不知不覺就停住了腳步,送殯的孝子們一個個都帶著孝帽、勾著頭哭著往前走,誰都沒發現道子半路掉隊了。等到新墳隆起的時候,孝子們跪成一片,哭著燒紙、上香、磕頭時,忽然發現吳道子不見了,人們就四處尋找。

這時,吳道子正跪在老畫師面前,仰著渴望的臉哀求道:“師傅!收下我吧!我要跟你學畫畫!”

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

站在老畫師身旁的一個小徒弟,年齡和吳道子差不多,叫楊惠之,也攛掇著說:“師傅,手下他吧!”

老畫師看看身披重孝的吳道子,搖搖頭說:“養不起!養不起!”

吳道子急忙哀求說:“養得起!養得起!我人小吃不多,要不我一天只吃一頓飯,師傅!”

楊惠之說:“要不我的飯俺倆均開吃好吧?”

老畫師嘆口氣,仍然搖頭。吳道子跪在地上,頭像搗蒜一樣不停地磕著說:“師傅!收下我吧!您不收我做徒弟,我今天就跪在這裡不起來!”

老畫師看見道子額頭上已磕起了疙瘩,終於被感動了,問:“你叫什麼名字?”

道子說:“我叫吳道子!”

“你爹是幹什麼的?”

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

老畫師一問他爹,吳道子猛然想起他今天是給爹送殯的。立刻泣不成聲地說:“我爹他死了,我今天就是給我爹送殯的,路過這裡,看見師父您……”

老畫師一驚,立即拉起吳道子說:“孩子,你快起來,快快起來!你畫過畫沒有?”

道子說:“畫過,畫過好多好多畫兒。”說著就從懷裡掏出了一疊他隨身帶的畫,遞給老畫師。

老畫師打開一看,只見上面畫的有喜鵲、兔子、菊花、梅花、荷花等,吃驚地說:“你畫的這些畫有畫譜嗎?”

吳道子說:“有。”

畫師說:“拿來讓我看看。”

吳道子說:“天地萬物都是我的畫譜,我看著萬物想畫啥畫啥。”

老畫師一聽說:“啊!是這樣啊,那你看著我能畫我嗎?”

吳道子說:“能!”說了之後又覺得說過了頭,就撓著腦袋不好意思地說:“我畫不好!”

這時老畫師卻來了興趣說:“沒關係,沒關係,來來來,試試看,試試看!”

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

吳道子就攤開畫紙趴在地上,抬頭朝老畫師仔細打量了一番,認真地畫了起來,不一會就畫好了,雙手遞給老畫師,怯怯地站在一邊,偷偷地看著老畫師的表情。

老畫師看著看著慢慢地臉上便綻開了笑容,指著他所畫的頭髮和鬍子問道:“這兩個地方為什麼都畫成一片黑呢?”

吳道子說:“你的頭髮和鬍子都長得密密麻麻的,我畫不過來,所以就畫成了一片黑。”

老畫師一聽高興地說:“好!有悟性,今天你這個徒弟我收下了!”於是就對惠之說:“惠之呀!雖然你比道子多來了一段時間,但你沒道子的年齡大,以後道子就是你師兄,你就是師弟了!”

楊惠之抱住道子連聲喊“師兄,師兄!”喊得很親熱。從此,吳道子就跟著老畫師開始了他繪畫的生涯。

吳道子跟隨著民間畫師到各個寺院學畫壁畫,一晃就六七年了。在老畫師的指導之下,吳道子學到了很多知識,掌握了許多繪畫技藝。

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

一天,道子和惠之跟著老畫師來到鄭州陽武縣一官宦之家。抬眼望去,只看到富麗堂皇的宅院,頗具規模的祠堂,寬敞典雅的花廳,古樸儒雅的書房,頓時心花怒放,如同進了皇廷一般。

這家主人名叫韋嗣立,他的父親和哥哥都在朝中做官。前不久,他父親去世了,韋嗣立便在家給他父親守孝。這個韋嗣立熱衷繪畫,喜歡寫詩、寫文章,愛交文朋詩友,所以他就在給他父親守孝期間,請來民間畫師,到他府中給他已故的父親畫壁畫。

一天,老畫師要在一牆壁上作畫,道子和惠之站在兩旁,一人端著水碗,一人端著墨碗。只見老畫師登上手腳架,揮筆起舞,飄飄灑灑,不一會功夫,一條生機勃勃在雲霧中忽隱忽現、上下游動的巨龍,展現在面前。

老畫師從手腳架上下來,端起酒罈,喝了一口,眯起眼睛端詳一番,然後興致勃勃地說:“你們給我修飾一下吧!”

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

吳道子靈機一動,放下手中的水碗,上去朝龍的眼睛上就是兩點,瞬間,這條巨龍便活龍活現起來。

韋嗣立不知什麼時候走了過來,雙手一拍說:“好!點睛之筆!”老畫師一興奮,放下手中的酒罈,當即站起身來,高興地說:“好!你這小子,這麼一點,這條巨龍便飛騰起來了!”從此,吳道子在韋嗣立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又一天,韋嗣立吃過晚飯在府中漫步,走到後院的牲口院時,聽到屋裡有人說話,就邁步走了進來。

一個馬伕看到是韋大人到來,連忙跟韋大人介紹說:“這位小畫師非常勤快,每天晚上都來這裡幫我幹活,提水、拌草、刷馬毛,樣樣都很在行。這不,幹完了活還坐在這兒畫馬!”

韋嗣立一看,道子身邊已經畫了許多各種姿態的馬,有站立不動的,有正在吃草的,有半躺半臥的,有眯眼打盹的,他很感興趣地問道:“你就是那個給老畫師畫龍點睛的小徒弟吧?叫什麼名字?今年多大了?”

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

吳道子說:“我叫吳道子,虛歲十四了。”

“讀過書沒有?”

“師傅教我們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還有論語。”

韋嗣立一聽,滿意地點點頭。又問:“家裡都有什麼人?”

吳道子一聽,停頓了一下,才說:“我六歲時,爹就死了,九歲時,娘也病故了。”韋嗣立一聽,憐惜之情油然而生。

這時,老畫師見天色不早了,也找了過來。韋嗣立看到老畫師就高興地說:“老師傅!你這徒弟不錯啊,將來是個人才!”

老畫師說:“是啊!道子這孩子很有悟性,也很勤奮,跟著我一個民間畫師,能有什麼出息?需遇名人指點,方有出頭之日。”

韋嗣立一聽“名人”二字,頓時來了興致說:“本府藏有張旭、賀知章的書法,還有李思訓李大將軍的‘金碧山水’,今天就讓你們開開眼界!”韋嗣立說著,就領吳道子師徒走進了自己的書房。

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

(文中圖片來自“老家許昌”原創圖片庫,版權歸“老家許昌”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劉月霞,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許昌市作家協會會員,許昌市大禹故事傳承人,禹州市夏禹文化研究會會長。


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