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

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

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老家许昌

文‖刘月霞

画圣吴道子六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了。当时,吴道子披麻戴孝,痛哭流涕地与本家同族、近门、亲戚,男男女女一大群孝子们,一起去坟上送殡。

走到半山坡,道子睁开哭得红肿的眼,猛然瞟见一个老画师正在路旁汤王庙的影壁墙上作画,只见老画师画的“竹林七贤”,有的仰天长啸,有的醉意朦胧,有的掩卷沉思,有的静坐参禅,形象生动逼真,他立刻被吸引住了。

吴道子不知不觉就停住了脚步,送殡的孝子们一个个都带着孝帽、勾着头哭着往前走,谁都没发现道子半路掉队了。等到新坟隆起的时候,孝子们跪成一片,哭着烧纸、上香、磕头时,忽然发现吴道子不见了,人们就四处寻找。

这时,吴道子正跪在老画师面前,仰着渴望的脸哀求道:“师傅!收下我吧!我要跟你学画画!”

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

站在老画师身旁的一个小徒弟,年龄和吴道子差不多,叫杨惠之,也撺掇着说:“师傅,手下他吧!”

老画师看看身披重孝的吴道子,摇摇头说:“养不起!养不起!”

吴道子急忙哀求说:“养得起!养得起!我人小吃不多,要不我一天只吃一顿饭,师傅!”

杨惠之说:“要不我的饭俺俩均开吃好吧?”

老画师叹口气,仍然摇头。吴道子跪在地上,头像捣蒜一样不停地磕着说:“师傅!收下我吧!您不收我做徒弟,我今天就跪在这里不起来!”

老画师看见道子额头上已磕起了疙瘩,终于被感动了,问:“你叫什么名字?”

道子说:“我叫吴道子!”

“你爹是干什么的?”

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

老画师一问他爹,吴道子猛然想起他今天是给爹送殡的。立刻泣不成声地说:“我爹他死了,我今天就是给我爹送殡的,路过这里,看见师父您……”

老画师一惊,立即拉起吴道子说:“孩子,你快起来,快快起来!你画过画没有?”

道子说:“画过,画过好多好多画儿。”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了一叠他随身带的画,递给老画师。

老画师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的有喜鹊、兔子、菊花、梅花、荷花等,吃惊地说:“你画的这些画有画谱吗?”

吴道子说:“有。”

画师说:“拿来让我看看。”

吴道子说:“天地万物都是我的画谱,我看着万物想画啥画啥。”

老画师一听说:“啊!是这样啊,那你看着我能画我吗?”

吴道子说:“能!”说了之后又觉得说过了头,就挠着脑袋不好意思地说:“我画不好!”

这时老画师却来了兴趣说:“没关系,没关系,来来来,试试看,试试看!”

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

吴道子就摊开画纸趴在地上,抬头朝老画师仔细打量了一番,认真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就画好了,双手递给老画师,怯怯地站在一边,偷偷地看着老画师的表情。

老画师看着看着慢慢地脸上便绽开了笑容,指着他所画的头发和胡子问道:“这两个地方为什么都画成一片黑呢?”

吴道子说:“你的头发和胡子都长得密密麻麻的,我画不过来,所以就画成了一片黑。”

老画师一听高兴地说:“好!有悟性,今天你这个徒弟我收下了!”于是就对惠之说:“惠之呀!虽然你比道子多来了一段时间,但你没道子的年龄大,以后道子就是你师兄,你就是师弟了!”

杨惠之抱住道子连声喊“师兄,师兄!”喊得很亲热。从此,吴道子就跟着老画师开始了他绘画的生涯。

吴道子跟随着民间画师到各个寺院学画壁画,一晃就六七年了。在老画师的指导之下,吴道子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许多绘画技艺。

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

一天,道子和惠之跟着老画师来到郑州阳武县一官宦之家。抬眼望去,只看到富丽堂皇的宅院,颇具规模的祠堂,宽敞典雅的花厅,古朴儒雅的书房,顿时心花怒放,如同进了皇廷一般。

这家主人名叫韦嗣立,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在朝中做官。前不久,他父亲去世了,韦嗣立便在家给他父亲守孝。这个韦嗣立热衷绘画,喜欢写诗、写文章,爱交文朋诗友,所以他就在给他父亲守孝期间,请来民间画师,到他府中给他已故的父亲画壁画。

一天,老画师要在一墙壁上作画,道子和惠之站在两旁,一人端着水碗,一人端着墨碗。只见老画师登上手脚架,挥笔起舞,飘飘洒洒,不一会功夫,一条生机勃勃在云雾中忽隐忽现、上下游动的巨龙,展现在面前。

老画师从手脚架上下来,端起酒坛,喝了一口,眯起眼睛端详一番,然后兴致勃勃地说:“你们给我修饰一下吧!”

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

吴道子灵机一动,放下手中的水碗,上去朝龙的眼睛上就是两点,瞬间,这条巨龙便活龙活现起来。

韦嗣立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双手一拍说:“好!点睛之笔!”老画师一兴奋,放下手中的酒坛,当即站起身来,高兴地说:“好!你这小子,这么一点,这条巨龙便飞腾起来了!”从此,吴道子在韦嗣立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又一天,韦嗣立吃过晚饭在府中漫步,走到后院的牲口院时,听到屋里有人说话,就迈步走了进来。

一个马夫看到是韦大人到来,连忙跟韦大人介绍说:“这位小画师非常勤快,每天晚上都来这里帮我干活,提水、拌草、刷马毛,样样都很在行。这不,干完了活还坐在这儿画马!”

韦嗣立一看,道子身边已经画了许多各种姿态的马,有站立不动的,有正在吃草的,有半躺半卧的,有眯眼打盹的,他很感兴趣地问道:“你就是那个给老画师画龙点睛的小徒弟吧?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

吴道子说:“我叫吴道子,虚岁十四了。”

“读过书没有?”

“师傅教我们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有论语。”

韦嗣立一听,满意地点点头。又问:“家里都有什么人?”

吴道子一听,停顿了一下,才说:“我六岁时,爹就死了,九岁时,娘也病故了。”韦嗣立一听,怜惜之情油然而生。

这时,老画师见天色不早了,也找了过来。韦嗣立看到老画师就高兴地说:“老师傅!你这徒弟不错啊,将来是个人才!”

老画师说:“是啊!道子这孩子很有悟性,也很勤奋,跟着我一个民间画师,能有什么出息?需遇名人指点,方有出头之日。”

韦嗣立一听“名人”二字,顿时来了兴致说:“本府藏有张旭、贺知章的书法,还有李思训李大将军的‘金碧山水’,今天就让你们开开眼界!”韦嗣立说着,就领吴道子师徒走进了自己的书房。

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

(文中图片来自“老家许昌”原创图片库,版权归“老家许昌”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者简介】刘月霞,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许昌市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市大禹故事传承人,禹州市夏禹文化研究会会长。


禹州此人,名惊神州不稀奇,谁能赶上他痴迷?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