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職場不可不知的17個常識

近日,有人撰寫了《當幹部,這些常識不可忘》一文,闡述了幹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知識、基本道理、基本方法,深入淺出、講解透徹,雖說是“常識”,卻富有新意,對領導幹部提高思想認識和能力素質很有幫助。本號從今日起,分17期進行刊發,以饗讀者。

「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職場不可不知的17個常識

常識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指的是站在正義、仁義一方,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而違背道義、仁義,則將陷於孤立。

那麼,什麼是道?通俗來說,就是天道法則和自然規律。萬物皆有道,都遵循一定的規律和法則,河流不依水道去走,很可能會氾濫成災;行星不依軌道運行,就會與其它星體相撞;領導幹部不依法依規行事,則有可能違法亂紀,受到處分。

對領導幹部而言,“道”不僅是立身之本、為官之基,而且是治世之策。領導幹部“得道”,就有人格魅力和威望,如夏日之蔭、冬日之爐,不求親人而人自親之,就會得到組織的信賴和群眾的擁護;相反,如果“失道”,就會被群眾鄙視,得不到擁護和支持,甚至眾叛親離,人人得而唾之、棄之、誅之。那麼,如何才能“得道”而不“失道”呢?

首先要“明道”。共產黨員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領導幹部是人民的公僕,第一職責便是為黨工作,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落腳點都在於此。要汲取中華民族傳承之“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汲取理想信念和紀律規矩之“道”,切實把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汲取修身養性之“道”,養成和保持優良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

其次要“守道”。恪守本分,堅守道德規範,不忘初心,孜孜以求,雖九死而其猶未悔。以信念、人格、實幹立身,常存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權力、敬畏法紀、敬畏歷史、敬畏人民,練就一副“金剛不壞之身”,才能得到百姓的真正擁護和愛戴,才能行穩而致遠。

再次要“弘道”。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領導幹部的角色地位特殊,一舉一動都有很強的示範效應,應當主動作出示範和表率,靠真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感染人、帶動人,更要向社會各階層弘揚正道,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找到全體社會成員在價值觀念上的最大公約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

小貼士

所謂常識,是指一般人所應當具備並且應當瞭解掌握的知識。它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是人類認知的基礎和根脈,是人的知識結構中最為基本的東西,小常識往往蘊含著大智慧。魯迅先生曾說過:“世間的事,只消常識,便得了然。”換句話說,也就是常識比知識更重要。它告訴我們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以及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但常識往往因其“平常”而容易被人忽視、淡忘,一些領導幹部還因為缺乏常識鬧出不少笑話,不僅降低了自身威信和領導力,而且常常會因此造成決策錯誤危及百姓利益、損害政府形象、影響黨的事業。也就是說,領導工作無論情況如何變化,按常識來做就不會太離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