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职场不可不知的17个常识

近日,有人撰写了《当干部,这些常识不可忘》一文,阐述了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道理、基本方法,深入浅出、讲解透彻,虽说是“常识”,却富有新意,对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能力素质很有帮助。本号从今日起,分17期进行刊发,以飨读者。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职场不可不知的17个常识

常识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指的是站在正义、仁义一方,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而违背道义、仁义,则将陷于孤立。

那么,什么是道?通俗来说,就是天道法则和自然规律。万物皆有道,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河流不依水道去走,很可能会泛滥成灾;行星不依轨道运行,就会与其它星体相撞;领导干部不依法依规行事,则有可能违法乱纪,受到处分。

对领导干部而言,“道”不仅是立身之本、为官之基,而且是治世之策。领导干部“得道”,就有人格魅力和威望,如夏日之荫、冬日之炉,不求亲人而人自亲之,就会得到组织的信赖和群众的拥护;相反,如果“失道”,就会被群众鄙视,得不到拥护和支持,甚至众叛亲离,人人得而唾之、弃之、诛之。那么,如何才能“得道”而不“失道”呢?

首先要“明道”。共产党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第一职责便是为党工作,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落脚点都在于此。要汲取中华民族传承之“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汲取理想信念和纪律规矩之“道”,切实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汲取修身养性之“道”,养成和保持优良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其次要“守道”。恪守本分,坚守道德规范,不忘初心,孜孜以求,虽九死而其犹未悔。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常存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历史、敬畏人民,练就一副“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得到百姓的真正拥护和爱戴,才能行稳而致远。

再次要“弘道”。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干部的角色地位特殊,一举一动都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应当主动作出示范和表率,靠真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感染人、带动人,更要向社会各阶层弘扬正道,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小贴士

所谓常识,是指一般人所应当具备并且应当了解掌握的知识。它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和根脉,是人的知识结构中最为基本的东西,小常识往往蕴含着大智慧。鲁迅先生曾说过:“世间的事,只消常识,便得了然。”换句话说,也就是常识比知识更重要。它告诉我们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以及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但常识往往因其“平常”而容易被人忽视、淡忘,一些领导干部还因为缺乏常识闹出不少笑话,不仅降低了自身威信和领导力,而且常常会因此造成决策错误危及百姓利益、损害政府形象、影响党的事业。也就是说,领导工作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按常识来做就不会太离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