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房子再豪華,鄉下老宅不能賣,賣了老宅最後的結局怎樣?


光影聚焦百姓故事,圖文直擊社會人生。大家好!我是頭條號“圖文直擊”。本期圖文我們換一個新的話題,來一起聊一聊“老宅”。有位詩人是這樣寫老宅的:老宅是無憂無慮的童年裡,一份充滿快樂的寶地;老宅是青蔥歲月中,一絲不可磨滅的印記;老宅是進城打拼有了商品房後,最值得回味的一杯香茗。本圖集展示的就是幾棟老宅如今的形象。

跳出農門,進城定居後,對於老宅的處理,大約有這3種做法:一種是擱在那兒不去管它,任其自生自滅;一種時每年抽時間回去維修一番,不至於在風雨侵蝕中倒去;一種是乾脆賣掉,與農村永遠說“拜拜”。在這3種做法中,我不知道讀者朋友們最欣賞哪種做法。我只能先說說我的看法和做法。我的看法是:城裡房子再豪華,鄉下老宅不能賣;我的做法是每年維修老宅。

我在北京郵電大學畢業後,通過幾年打拼在一個二線城市按揭買了房子,定居下來,結婚成家後,把鄉下的父母接到了城裡和我住在一起,鄉下的老宅就空置起來了。村裡有個土豪要擴建房子,想買我家的老宅,而且出的價錢還不低:3萬元。但我和我父親的意見很統一:老宅比錢重要,老宅不能賣。我每年暑假都要回老家一趟,花錢請人維修一次老宅。


每年的清明節,我和父親也都要回老家一趟,去祖墳山祭奠祖先一番,然後把老宅打掃一番,在老宅的土灶上做一餐飯,先用飯菜祭祀祖先,然後自己也吃一頓。老宅的上空飄起了炊煙,也讓老宅有了人間煙火的氣息。我還花錢請了一個遠房的親戚,幫助照看老宅,隔一段時間,打開門窗通風透氣,曬曬床鋪及被褥等,讓老宅有生活氣息。

我父親說,老宅是我們的根,人老了最終要葉落歸根。前不久聽說李詠在美國去世,就葬在美國,我父親就覺得這做法很不妥,作為炎黃子孫應該安葬在家鄉的土地上,怎能魂在異鄉?我們村裡有戶人家賣了老宅,最後的結局怎樣呢?去年,那家的爺爺去世,運回家鄉安葬,最後連個停靈柩的地方也沒有,只能在村後的一塊空地上臨時搭建一個棚子,顯得很淒涼。讀者朋友們,你認為老宅能賣嗎?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