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戰國時期的鎧甲造型都很浮誇?

用戶65268749


現存出土最早的日本傳統盔甲實物,大多來自古墳時代與奈良時代(公元4到8世紀),主要為鐵製,與皮製,木製短甲。短甲是利用較大的條形甲片製成的軀幹甲,因其體積 較小而被稱為短甲,其樣式類似於某種希臘胸甲。短甲的開口在胸前,利用甲冑自身的彈性來使甲冑包裹住軀幹,然後利用繩索或鐵製的釘釦來固定。短甲的胸甲板 成三角形,主要防護腹部,胸部則相對較為缺少防護。因此為了增強防護作用往往還搭配有獨立的頸甲,多為皮質

除了保護軀幹的身甲,還有保護頸部的頸甲,與保護肩部的肩甲,甲片“甲札”是用絲線編綴在一起,形制深受亞洲大陸東部影響。根據“繼日本記”記載,淳仁天皇天平寶字五年(公元761年),遣唐使自中國歸來之後,曾帶回唐代皮製甲冑一套,由於手工業水平暫時與盛唐時期的中國無法媲美,當時日本主流盔甲的形制依舊類似東漢與魏晉時代。根據奈良圓原寺,木更津市祗園出土文物來看,鐵製編綴鎧甲與皮甲,棉甲一起使用,身甲下方還沒有防護腿部的腿裙,頭盔主要是鐵片鉚接成的原型胄,少數帶有防護前額的庇眉。

11世紀的平安時代,隨著位於京都天皇朝廷控制力的減弱,依託地方莊園掌握了經濟與政治實權的豪族開始崛起,這些掌握了地方莊園的封建領主被稱為“守護大名”,其麾下聽命於自己的職業軍人變成了武士。1192年,源賴朝建立了日本第一個武家政權,鎌倉幕府。在平安與鎌倉時代,戰爭模式為身份相當武士之間的一對一決鬥,在兩軍對陣時,武士高聲喊出自己的姓名與家世,期待有身份相同者出馬應敵,雙方在遠距離用弓矢互射,然後接近抽出刀劍廝殺,試圖將對方擊落下馬,用隨身攜帶的短刀(肋差)割取對方首級。隨著武士身份,和手工業水平的提高,鎧甲也從奈良時代簡單的短甲變成了豪華富麗的大鎧。

大鎧的雛形,就是傳自中國的兩檔鎧,在進入日本之後,逐漸擁有了日本獨有的特色。一副完整的大鎧,據說重量超過三十公斤,以竹木,鐵等複合材料製成。身甲部分分為防禦正面的“前立舉”,保護背部的“後立舉”左右胸部還有增強防護的梅檀板和鳩尾版,腹部鎧甲表面包覆轍繪製有複雜細緻圖案的“弦走緯”。“大袖”是左右對稱,保護上臂的巨大正方形甲片,由七到八排小型甲札組成。頭盔“兜”是由幾十片長弧形甲片“矧板”用鉚釘鉚接而成,由於平安鎌倉時代,外露在頭盔之外的鉚釘數量多,釘頭巨大,宛如天空中的星辰,所以武士頭盔被稱為“星兜”。頭盔後面發展出了巨大的護頸甲“和綴”,延展到頭盔正面左右,就形成了防護臉頰的“吹返”,表面是繪製各種繁複圖案的皮革。在身甲之下,是四片防護下腹部和大腿的“草褶”。

14世紀初,鎌倉幕府的統治傾覆,整個日本進入了南北朝時期,長達半個世紀的戰亂。在此之前,幕府的統治已經因為兩次蒙元的渡海入侵而削弱。根據久保田米齊做著《蒙古襲來繪詞》描述,抗元之役中,日本武士發現自己依靠騎射的單獨決鬥方式無法抗衡元軍巨大的密集陣型,密集的弓矢射擊,長槍刺殺和拋擲火器,從而使武士的戰爭方式在此之後逐漸發生了變化。在《太平記》描述的楠木正成與新田義貞,為擁護後醍醐天皇,討伐鎌倉幕府和足利尊氏的戰爭中,由於豪強諸侯先後在山川險要初諸城,大量出身農民的低級步兵“足輕”被編入軍隊,以便進行大規模會戰,傳統的武士小規模作戰方式逐漸被淘汰,武士必須時常下馬步戰,所以沉重複雜,利於騎射的“大鎧”被逐漸淘汰,而一向被下級武士和足輕所穿著的輕便“胴丸”,也稱為武士盔甲的主流。

胴丸,是相對簡單,一體化的軀幹盔甲,甲片數量是固定的,一般為前立舉7段、後立舉8段、長側(保護身體側面部分)4段、草褶八片4段。為了增強保護,高級武士的胴丸也附加了一些來自大鎧的部件,比如袖(上臂護甲),籠手(小臂護甲),臑當(小腿護甲)等。與胴丸相對的頭盔(兜),也從相對沉重的星兜,變成了輕便的筋兜。之所以稱為“筋兜”,是因為構成兜的矧板不再用數量繁多的柳釘固定,而是通過邊條固定,建個的隆起結構如同人身之筋肉結構,所用矧板的數量,也作為筋兜分類的參考之一。一般來說,矧板的數量也即筋的數量越多,其製作功藝也即越複雜,因而價值也越高。少的有八間,多的則有六十二間,七十二間之多,在盔頂上方正中央,是固定所有矧板的金屬扣,被稱為八幡座,高級武士頭盔的八幡座通常為金銀鑲嵌工藝製程,十分華麗。

1467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當政時代,幕府管領細川家與地方守護大名山名氏之間,爆發了長達十年的內戰,戰火波及到日本全國大部地區,史稱應仁之亂。應仁之亂,使足利幕府的權威和控制力一落千丈,日本遂分裂為六十餘個諸侯小國,兼併戰爭不斷,從應仁之亂,到1615年大阪冬之陣,德川幕府統一日本定都江戶,這一個半世紀左右的時間,史稱戰國時代。

頻繁的戰事,以及來自西洋的火繩槍,大炮等熱兵器的傳入,使得被稱為“當世具足”的戰國鎧甲製作技術與工藝迅猛發展,形制多樣。僅僅是作為身體鎧甲的胴,就因穿戴方式與組成部分的不同,分為丸胴,兩枚,五枚等種類。從甲片“札”的編綴方式來區分,又推演出本小札胴,伊予札胴,橫向胴,縱引胴,由整片皮甲或鐵甲製造的佛胴,以及後期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的西式盔甲“南蠻胴”等。其中本小札胴,伊予札胴兩種盔甲的表面,呈現出細碎的甲片編綴外貌,橫向胴也被稱為桶側胴,即身甲由寬橫條的鐵或者皮甲大片鉚接而成,從正面看起來宛如木質水桶桶身,表面只有橫道紋路,而縱引胴則相反,是由寬闊的甲片豎直接連接,身甲正面只有縱向縫隙。為了防止足輕手中的長矛等長柄刺殺兵器對腋下,肋部的襲擊,“當世具足”還添加了名為“肋曳”的附加防護部分,用帶子繫於肩部。


縱向接綴與裝飾甲札的絲綿麻布與綾羅絹帛織物,被稱為“威毛”,顏色從包括,紅,緋,黃,藍,白,茶等顏色,如果一件甲冑使用了三種顏色以上的威毛,便被稱為“色色威”

(德川家康所用南蠻胴鎧甲)

在火繩槍(鐵炮)傳入日本之後,當世具足為了防彈的需要也作了一些改進。比如所謂的鳩胸胴,就在胸甲的中部形成了一個突出以造成一個防彈的斜面,非常類似於同時代的歐洲胸甲的做法。在今天日本紀州和歌山東服神宮,就藏有一件德川家康所穿,來自佛蘭德斯的歐洲盔甲,頭盔為錐型,加裝了假面面鎧,和護頸,以及草褶,身甲正面,就有為了使得火器子彈滑出而打造的“鳩胸”設計。

(光榮《信長野望》系列中武田信玄肖像,頭戴獅頭前立諏訪法性之盔)

(身穿鎮黑漆塗五枚胴具足,頭戴押弦月前立黑漆六十二間筋兜的伊達政宗)

到了戰國時代,由於各家大名並立於世,急需在盔甲上彰顯自家的身份。於是頭盔(兜)上就流行點綴裝飾物,與中國,西洋盔甲裝飾物常豎立於頭盔頂部的傳統不同。日本戰國時代頭盔上的裝飾物“立物”,被固定在頭盔前,後部或者兩側。為了讓敵我雙方都能看清楚,所以特意做的又高又大。獨特的頭盔與立物,成為知名戰國武將最為醒目的標誌物,為日本戰國文化愛好者所熟悉,諸如越後之龍上杉謙信所用飯綱明神前立鐵兜,盔前立物是飯綱明神(迦樓羅)以及疾馳的靈狐;謙信的老對手,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標誌,則是他那頂佈滿白色犛牛毛,前立物為獅頭的諏訪法性之盔。戰國後期名將“獨眼龍政宗”伊達政宗,流傳給後世的標準形象就是身穿鎮黑漆塗五枚胴具足,頭戴黑漆六十二間筋兜,盔前立物是巨大的鍍金月牙(押弦月)。



晴天有時下豬


我們必須明確一個事情,日本的圖騰崇拜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然而說到浮誇的造型,我認為地球上絕大多數地區比不上非洲部落吧。(笑)

日本的冷兵器時代防具

日本的鎧甲+頭盔,別稱是叫做具足

除去鎧甲+頭盔,其他的小部件如護手等等,叫做小具足

具足這個詞彙,含有“一應俱全,十分完善”的含義,意思就是“全都足夠了”的概念。

日本古代戰爭護具的發展、形制

短甲(彌生時代~古墳時代)

鉄製鋲留短甲と小札鋲留眉庇付冑(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叫做短甲,也叫做掛甲,但是按照步兵用、騎兵用的稱呼分離,被確定叫做短甲。類似的遺物從九州到關東地區都有出土,所以應是普及性的形制裝備。

雖然我們總說日本資源少,鎧甲用不起金屬等等,事實上不見得如此,重要角色的護具仍舊是金屬造。

考慮到有槓精會說竹子的鎧甲保存不下來,所以我才說重要角色的護具,沒毛病了吧?但是我確實不能肯定,這東西已經是完整形態了,也許其他的部分確實是用皮革等材料製作的。

掛甲(古墳時代)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的全身鎧甲武人雕塑

飛鳥博物館藏古墳時期掛甲+衝角付胄(復原品)

這類鎧甲採用了連綴甲片的形制,日本稱為“小札(こざね)”,是將連續的金屬、皮革小片依次穿在一起,不降低防禦性能的基礎上更加節約材料、減少成本的方式。

而且,按照陶俑的樣式來看,大腿部分的防護已經明顯受到來自大陸騎馬民族(中國?)的影響,也側面證明這個時候騎兵應該已經出現。

大鎧(平安~鎌倉時代)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沢瀉縅大鎧

這種形制的鎧甲,基本為上層武士穿著,騎馬+弓箭的作戰方式已經成為了主流,其中有一些特色的設計被應用:

1、胸前看起來是皮革,其實是在鐵板上多加了一層皮革,目的是防止弓弦被胸部鎧甲的功能銳角刮斷;

2、護肩(日文稱呼叫:袖)因為重力下垂,不會妨礙拉弓;左側叫做射向之袖,右側叫做馬手之袖,一般左側持弓,右手拉弦,左側護肩更加堅固被當作正面盾牌的作用;

3、胸口掛著的一長一短兩塊板,一個叫做鳩尾板(きゅうびのいた),一個叫做栴檀板(せんだんのいた),目的是保護後面固定整個鎧甲穿著的繩索,免得被砍斷或者弓箭射中這塊區域導致傷害;

4、巨大的吹返(頭盔兩側的弧形鐵板),作用是增加面部兩側的緩衝,弓箭不易穿透造成頭部重傷;

原則上來說,大鎧是日本鎧甲中實戰防護力最高的品種,但是價格非常昂貴,而且做工也非常複雜,即便戰國時期,大鎧也多被應用於禮儀、贈與、供奉等等。

胴丸(平安時代中期~室町時代)

黒韋肩妻取威胴丸(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蔵)

別以為名字慫就檔次差,叫做“胴丸”只是因為身體部分的鎧甲是一個整體,整個包住軀幹以後在右側腋下進行固定,大鎧該有的部件一個都沒少!

而且,裙襬(日文叫做草摺くさずり),雖然叫做草摺,不是說他是草做的!千萬記住!!增加為8片連續,比大鎧的4片包圍更加適合地面移動、奔跑。

腹卷(鎌倉時代後期)

正面

背面(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蔵・黒革肩白威腹巻)

輕裝鎧甲的一種,頭盔(兜)、護肩(袖)都成為選裝配件,這個時候地面戰、陣形使用越來越頻繁,輕便鎧甲開始廣泛使用。

穿著方式也更加簡單,類似妹子們的連衣裙,背後一根拉鍊搞定,利於分散重量,便於奔跑。

腹當(鎌倉時代~室町時代)

日本最簡陋的鎧甲,腹當,你把它看做金屬連片的圍裙就行,只防御正面,不防禦屁股的神器(笑)。

不過即使如此,都是用金屬板連片固定在柔軟的皮革上製成。

當世具足(室町時代後期~安土桃山時代)

本銀箔押黑絲威三支劍前立南蠻胴具足[織田信長]

戰術的變化、武器的更新、歐洲鎧甲的影響等等多方因素,讓日本的鎧甲形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後的產物。而“具足”這個詞彙,更多也特指這個時期的“當世具足”。

所謂“當世”這個用詞,是在當時的日本戰國時代,區別於過去的鎧甲形式的一種稱呼。

當世具足的優勢?

1、一體成型,防護面積更大,尤其是身體部分採用整片金屬板金製成;

2、便於批量生產;

3、吸收歐洲鎧甲的曲面設計,對於子彈、弓箭具備了更好的彈開可能性;

4、採用歐洲的束腰設計,使更多的重量被分攤在腰部,適宜保存體能;

5、在基礎造型上,個人特徵的附加更加自由化;

  1. 胴 (どう) - 右図のものは仏胴。軀幹防護部分;
  2. 草摺 (くさずり)- 裙甲
  3. 佩楯 (はいだて)- 大腿甲
  4. 立挙 (たてあげ)- 膝蓋防護
  5. 臑當 (すねあて) - 右図は篠臑當。小腿甲(全金屬為筒臑當)
  6. 甲懸 (こうがけ)- 鞋子
  7. 袖 (そで) - 「當世袖」とも言う。護肩
  8. 籠手 (こて) - 右図は篠籠手。護臂(全金屬為筒籠手)
  9. 手甲 (てっこう、てこう) - 右図は摘手甲。
  10. 兜缽 (かぶとばち) - 兜の頭部を覆う部位。右図は日根野形。
  11. 腰巻 (こしまき)- 頭盔整體除了頂部以外的部分(日根野性特有)
  12. 眉庇 (まびさし) - 兜の額の庇(ひさし)。帽沿
  13. 吹返 (ふきかえし)- 臉邊上的翹起小鐵片
  14. 錣 (しころ) - 右図は日根野しころ。頭盔的金屬下襬,防後頸
  15. 立物 (たてもの) - 水牛脇立。頭盔側邊的裝飾,叫做肋立
  16. 立物 - 日輪の前立。頭盔額前的裝飾,叫做前立
  17. 面頬 (めんぽお、めんぽう) - 頬を護る。
  18. 垂 (たれ)- 脖子部分的鎧甲,也叫做“喉輪”
  19. 襟廻 (えりまわし)- 肩甲(袖)的上緣直立豎起的部分

日本古代的頭部防禦

頭盔,叫做兜,或者胄。

甲冑,是身體防具(甲)+頭部防具(胄)的總稱。

日本中世的頭盔

日本的頭盔,主要是採用金屬,附加使用皮革、木材、布、毛皮進行點綴裝飾形成的頭部防護器具!

拆解說明——缽(はち)

頭頂部分的金屬結構,叫做缽。

拆解說明——忍緒(しのびのお)

頭盔上的繩子,用來綁在下巴、脖子上,固定頭盔所用。

拆解說明——錣(しころ)

頭盔後面的活動鎧甲,方便抬頭、低頭,不妨礙防護後頸部分,《進擊的巨人》裡不設計它真是悲劇了,對吧?利威爾長官?

拆解說明——眉庇(まびさし)

金屬帽沿兒,遮陽、防止滴水在眼睛上、保護額頭等作用。

拆解說明——立物(たてもの)

鍬形前立

頭盔上的裝飾物,裝在額頭上叫做前立,裝在兩側叫做肋立,裝在後腦勺叫做後立。

拆解說明——附物(つきもの)

頭盔上的植毛,都屬於附屬物。

回憶下武田信玄的諏訪法性兜、石田三成沖天肋立亂髮兜等等。

日本古代常見的頭盔形制

星兜

頭頂上的鐵板用類似“鉚釘”的方式連接,鉚釘的部分就叫做“星”。

大鉚釘就是“嚴星兜”,圖上這種密集恐懼症殺手叫做“小星兜”。

筋兜

頭頂用一片一片的金屬,利用拼接、卯榫等方式拼接成型,相互連接的部分有一條線,被叫做“筋”。

就像西瓜皮上的紋路一樣的東西。

中間的的鐵片叫做“間”,比如“五十四間筋兜”就是代表用54片金屬片拼接成的頭盔。

頭型兜

用4片金屬板拼接成整個頭盔的頂部整體,形狀就像剃光頭髮的腦袋,最著名的就是日根野型。

桃形兜

奧特曼看過吧?

兩片鐵板拼起來,結合位置留出一道邊,和半個桃子核一樣,就這東西了!

浮誇的原因

主要是為了彰顯自身存在,有兩方面的考慮:

1、顯示自己的位置,便於己方士兵團結在周圍

小兵背後插個旗(指物),大將也插?太LOW了吧?而且很多將領背後背的是母衣,沒有地方插旗。

雖然有個叫做“馬印”的標誌物,代表主將在這裡,但是拿指物的隨從也可能會陣亡啊,出現極端情況下,只看鎧甲就知道大將在哪裡,多省心?

2、彰顯自己的心態和理想:

伊達成實的蜈蚣前立:為了表達自己和這個昆蟲一樣,只有前進、掉頭、沒有倒檔移動的模式。

以上這個例子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有興趣發掘一下日本戰國鎧甲盔飾(立物)的含義,還是挺有意思的。


戰國泥趣史御伽眾


鎧甲造型浮誇還是體現在頭盔上,不光浮誇,還挺萌,意外撞臉抖音同款,比如下面這個。



戰國時代的日本,火槍已經是作戰主流,大名已經不怎麼親自上戰場殺敵,都是拿把扇子坐在帳中指揮作戰,跟諸葛亮似的(但是智商是學不來的),所以大名的盔甲在增加防禦性的前提下,越來越注重形式,而且很多人為了增加辨識度,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加入進去,裝飾性變為主導地位,略顯誇張的頭盔可以增加辨識度,增加威嚴,以及……個性。


(感覺一陣風能吹倒)

日本戰國時代江戶時代,盔甲製作工藝提高,用在鎧甲上的素材也多,各種鐵片,竹木編織物,皮草,牛角,還有不怎麼結實的紙都會用在頭盔上,就是稀奇古怪的東西都被放在了頭盔上,還有頭盔上各種突出的裝飾物,什麼前立,後立,頂立……


這樣真的好嗎?一點都不搭

在日本的戰國時代以前的平安時代,基本都是弓箭射擊,日本人好面子,必須得保證“顏面”,所以對臉的保護尤為重要,再到後來南北朝時代的近身戰,則改變為了保護眼睛為主,室町末期,又時興可以完全包裹頭部的阿古陀頭盔,看起來像個大南瓜,至於安土桃山時代的桃形兜,因為頭盔整體比較光滑,所以刀劍砍上去會打滑,起一點保護作用。


軍事一點通


你好,日本人“戰國時期”的村鬥確實很誇張,明明是村級械鬥,非把中國的戰國時期的名頭安在自己腦袋上,直接拉低了中國戰國時期的品味。這跟南朝鮮非要盜用戰國時期韓國的國名一樣,把一個戰國七雄生生的降低了檔次。

日本人之所以喜歡戴那種誇張的高帽子,無非是讓自己顯得很高,要知道,日本人在十九世紀之前評論身高只有一米四。戰國時期的日本名將中,豐臣秀吉身高1.4米,多忠勝身高1.43米,武田信玄1.53米,日本還有一個戰國名將山縣昌景身高才1.3米。就這身高,在戰場上很快就會被人流踩死,不戴和高帽子,沒人能找得到。



再說盔甲,在冷兵器時代,一個將領就是士兵的靈魂,士兵唯將領馬首是瞻,所以不管是那個國家的將領的盔甲都會鎧明甲亮,以增加將領在千軍萬馬中的辨識度。中國是這樣,作為以中國為榜樣的日本人,同樣也會這樣,只是日本人為了突出將領的尊貴,做得有點變態。


日本人努力學習中華文化,但是到了日本,就變了味,有點淮北為枳的意思了。中國的衣冠他們學了一半,生生把枕頭也隨身攜帶,可能跟日本人的性觀念有一定關係吧(呵呵)。所以盔甲當然也不能倖免,威武沒有表現出來,看上去倒是有點瘮人,穿出了鬼的風采。
&穿上這一身,打不贏也能把人嚇半死


風雲說收藏


藝嶼EYESVOT |日本戰國鎧甲

浮誇的背後是不斷完善的鎧甲性能,也就難怪曾經的倭寇橫行,火槍和鎧甲,幫助日本敲開鄰國沉睡的大門。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日本的鎧甲造型有哪些樣式?

日本武士所穿的鎧甲隨著歷史的發展有著鮮明的演變,每個歷史時期都因實用性、抗敵性、美觀性、禦寒性、防禦性的不同需求而發生了各種形態、樣式、顏色的改變。




日本甲冑歷史

上古時期至平安時代前期

當時生產力比較落後,人們的製作經驗也不足,甲冑的樣式大多樸素簡單,形式單一,以短甲和掛甲為主,當時的武士用堅固的繩子把層疊的甲片穿連固定,下層的甲片覆蓋在上一層甲片的底端,保證下層的甲片邊緣露於上層的甲片,從而形成了掛甲。

兩檔式的掛甲產生於奈良時代,所謂的短甲就是將金屬或者是皮革的札片連綴成一起,固定為整體,從而保護胴體主要部分的甲冑。


平安中期到鎌倉幕府時代,

甲冑的組成部分主要有大鎧、胴丸、腹當

,它們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

例如,大鎧就是隻有日本才有的盔甲形制,同時其具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賦予了濃厚的民族特色




初期的胴丸是下等武士所穿著的,並且沒有袖甲,而主要是由高紐、押付、胸板和身甲,以及腰以下的菱縫板及草摺所組成的,胴丸上的甲片是有嚴格的數量規定的。

腹當又叫做上腹卷,它與開口在左肋的大鎧、胴丸不同,其開口是在背後

它是由一塊胸腹甲、左右長側,和一定數量的草摺組成。

南北朝至室町時代(13-16 世紀)

政局混亂,地方勢力膨脹,戰爭頻繁,宜戰的輕便裝備胴丸和腹卷在這個時期得到了武士的青睞。

這些裝備十分適合徒步的武士在戰時穿配。

戰國到桃山時代

極度的動亂使甲冑得到了更加完善的設計,結構豐富,款式多樣,質量堅固。

迷信崇拜



洋槍洋炮進入戰爭中的同時,西洋的鎧甲也影響了日本甲冑的形式發展,鎧甲的防禦性變得十分強悍。

改良




而到了江戶時代初期和幕末時期

德川家康領導的太平盛世中,戰爭減少,武士甲冑也就逐漸失去他戰時的主要功能,多存在於文化交流和藝術裝飾之中,戰爭性越來越低,開始講究色彩搭配,做工精良,以及本身樣式涉及的豪華奢侈。












以此看來,日本武士的盔甲隨著時間的變化、技術的發展和用途的變化也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

PS:我國古代繪畫上面的鎧甲圖





👉藝嶼EYESVOT 歷史讀後感👈

藝嶼EYESVOT


日本根本沒有什麼“戰國時期”,那時候只是幾個縣的山賊頭子打來打去而已。所謂的“戰國時期”不過是抄襲中國戰國時代的叫法。

為什麼日本古代的鎧甲非常誇張?

只有一個原因,因為矮,太矮了。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織田信長,這些傢伙沒有一個人超過一米五的。那個時代在日本,凡是個子超過一米四的人,都是“彪形大漢”。



所以,這些矮個子山賊頭子為了在戰鬥中提高“海拔”,增加“威力”,就發明一個大妙計,穿一些奇奇怪怪的鎧甲,藉以“嚇退”對手。這就類似於一些鄉下神婆裝神弄鬼嚇人是一樣的道理。

那個時候日本的情況是職位越高的人穿戴越誇張的鎧甲,什麼一米多的豬頭面具呀,半米的狗頭頭盔呀,這些東西層出不窮。


那效果怎麼樣呢?別說,在日本戰場上是“很有效的”。你比如說,一米四幾的: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織田信長,等等這些人走出來,身上穿了一個一米多的豬頭面具。頓時間,身高就活生生增加了一倍。那個時候日本人愚昧,從來沒有見過這些東西。於是乎,以為對方是“巨人”,給嚇得半死。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織田信長,這些不到一米五的“英雄人物”就可以藉此“大獲全勝”。


最後說一句,如果那個時候日本幾個縣的人打來打去,就是“戰國時期”,那麼,中國的每個縣城都有“戰國時期”,都有“英雄人物”。

日本是近代給美國人當孫子才崛起的,它的歷史都是假貨。


二蛋天王


nhk大河劇我看了很多部,戰國題材也經常演。我感覺古代的歷史作為後輩沒什麼資格評價,何況還是外國人。至於說的鎧甲頭盔詭異的裝扮,我想日本人本身就在穿著比中國人大膽創新。現代日本人造型也夠奇葩的什麼殺馬特,洗剪吹追求個性,思想前衛。日本其實還是看家紋,不管他們穿成什麼樣,其實就是分清楚誰是誰。


竹千代988


日本的戰國時期,也屬於是大權旁落,軍閥割據的特殊時期,因此,軍閥在征戰中,獨樹一幟,特立獨行,表現出與眾不同,就會搞出很多浮誇的盔甲造型,藉以弘揚軍威,震懾敵對勢力。


瀋陽楊藝


因為日本人尤其是當時的日本人十分矮小!弄個大鎧讓自己看起來威風些


老胡60491801


一句話,因為人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