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爵位还是西方的爵位,各爵位之间怎样划分的?

媽媽說名字越長越好


先看第一问,公侯伯子男无疑是我国的爵位,只是西方也有五等爵位制,翻译的时候就直接拿来用了,正如龙是我国的,但不知谁把西方翅膀蜥蜴给翻译成了龙!

再看第二问,公伯子男的划分,其实不论是我国还是西方,五等爵位只是简单的划分,不同时期(我国)和不同国家(西方)的具体爵位并不一致,平沙对西方历史了解不多,这里只讲我国的五等爵位。

我国爵位制的起源应该很早,据《通典·职官·封爵》记载:“昔黄帝旁行天下,分建万国。至於唐虞,别为五等,曰公、侯、伯、子、男,则虞书所谓辑五瑞,修五玉,是其制也。五瑞即公侯伯子男之瑞珪璧也。五玉亦五等诸侯执之玉也。夏与唐虞同。殷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诸侯。郑玄云:'此地殷所因夏爵三等之制。'”

也就是说,从黄帝之后的帝尧、帝舜和夏朝,都是五等爵位,到了商朝,没了子爵和男爵,只剩下三等,但这些记载没有其他材料可以佐证,暂作猜测,尚无定论。

商以后是周,这是我国历史记载的分水岭,从周朝开始,历史资料越发充足,使得后人能够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

众所周知周朝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分封制,其爵位制度也跟分封制息息相关,周朝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均世袭罔替,称诸侯,其封地称国,诸侯在诸侯国内行使统治权,并可以在国内进一步分封给卿、大夫。

从规矩上来说,诸侯国的大小跟国君的封爵是有关系的,即《通典·职官·封爵》记载的“大者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孟子·万章篇》也记载:“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但实际上,随着诸侯国的扩张,尤其是邻近戎狄的诸侯国,他们从戎狄手中夺取土地是受到周天子鼓舞的,而夺来的土地不用上交,完全由他们自己处置。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爵尊而国小、爵卑而国大”的情况,基本上只有天子脚下的王畿(国都千里内)不会出现扩张情况,因为没办法抢。

再说回爵位的划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并不是一贯始终的爵位制,单以“公”来论,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都可以称公,如周公、召公、毕公等,但这并不是他们的爵位,如周公的鲁国是侯爵,召公的燕国也是侯爵。

其次就是公爵国的国君可以称公,按照记载,如宋国作为殷商后裔,周天子待以宾礼,以最高的“公”称呼,可谓给足了面子,金文中宋公戌、宋公差、宋公得的记载也证实这一点。

再之后就是敬称了,如齐桓公、郑庄公这些,他们的爵位都不是公,只是敬称为公罢了,像蔡桓侯这些,是没有敬称为公的。

说简单些,“公”其实更偏向于敬称,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爵位,比如虢公,西虢国有数代国君担任

周朝重臣,因而被称作“公”,但那些没担任重臣的虢国国君,都不是“公”,毕竟西虢始封祖是周文王的儿子,他的兄弟们都是侯伯之属,没道理他特殊。

如果是”公“的象征意味很强,那么“侯”跟“伯”的现实意义就强得多了,周天子的近亲属也多是这个爵位,如鲁侯、燕侯、康侯、蔡侯,还有功劳很大的齐侯以及前代帝王之后的陈侯、纪侯,“侯”是周初分封最为普遍的爵位。

“伯”则大多是王畿内的封君,如荣伯、夷伯等,郑国是伯爵可能也跟它最初处于王畿有关。至于秦国,那是东迁时给护驾有功的秦国升爵一级的奖励,从子爵改成伯爵。

“子”往往授予偏远地区的诸侯,如楚国、吴国等,而这两个国家强大后都纷纷表示不鸟周王,自己称王了。

“男”是最为稀少的称号,《春秋》只记载了许国一个,金文证实许国国君的爵称确为男爵。

春秋时期大家还是有点规矩的,虽然兼并战争一波接一波,但称号总还是远样,可到了战国时期,几个大国纷纷称王了,分封制下的五等爵位制就崩溃了。

不过各国依然还有封爵,只是方法不一样了,如攻灭六国实现大一统的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行的都是二十等爵制,自公士至彻侯共二十级,以功封赏,彻侯又称君,商君、严君、穰侯、武安君,其实都是彻侯这一级别。

东方六国的爵位制与秦国不同,但是随着六国的灭亡,他们的爵位制度也成为历史,秦朝的爵位制则被汉朝沿用,只是增加了王爵。

此后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一套封爵系统,虽然大同小异,但论起来也非常麻烦,这里略过,直接跳到1912年清朝灭亡,民国废除所有封爵。


平沙趣说历史


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这是周的制度。近代以来,刚好用来翻译西欧的爵位。反过来,欧洲人也有count、duke之类的欧洲爵位,来翻译中国历史上的侯、公。

1636年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离开中国,后来写了《大中国志》(Relação da propagação de fé no reyno da China e outros adjacentes),这里面还没有用西方的头衔来翻译中国的爵位,只是说中国的爵位制度中有

Quecum(国公)Heus(侯)Pe(伯)、Chi ho ei(指挥?)。显然,曾德昭还没有把公侯伯与欧洲的Duke(公爵)、Marquis(侯爵)、Count(伯爵)联系起来。

约六十年后,到了清初,法国传教士李明(Louis Le Comte)来了一趟中国,回去以后写了《中国近事报道》(1692年出版)。其中讲皇帝会给大臣封爵,这些爵位叫Comte、Duc(今天我们说的伯爵、公爵),还有一堆其他的——“我也不知道这些用我们的语言该怎么解释……”(que je ne puis expliquer en nostre langue. p.19、20)

这时,传教士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的爵位和西欧的爵位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并尝试用欧洲的爵位(Comte、Duc)来解释清代的爵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李明(Louis Le Comte)并没有完全使用法国的爵位系统,来对应中国的爵位。甚至,他已经表示,清朝的那一大堆爵位,他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某种意义上,他也意识到清代爵位和法国爵位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谁最早把中国传统中的公侯伯子男,和英国传统下的五级爵位对应起来,我也没有系统地考察过。就我所见,1711年,卫方济(François Noël )用拉丁文翻译《孟子》等书出版;其中使用了西方的爵位来翻译公侯伯子男,不过和现在习惯的对应方式有些区别。其中,侯爵没有用后来的Marquis,而用了Princeps——本意是领头者,在罗马传统下可以是一些重要的官职;子爵也没有用viscount,而用了Marchio——拉丁文中是边境将领的意思。


在野武將


公候伯子男是中国的爵位体系,但恰逢西方的也将爵位划分为五等,所以近代就拿着中国的爵位对照着翻译了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是中国王朝时代的五等异姓爵位,公认起源于周代。

周朝建国后,确立天下之主为周天子,称号为“王”。

“王”以下设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以此分封给宗室和功勋大臣,每一级所享受的俸禄、冠冕服饰、宅邸规格都是不一样。

比如,当时的鲁国,国君的爵位就是侯爵,因此鲁国是一个侯爵国。而鲁国北面更加强大的齐国反而在爵位上要比鲁国低一级,是伯爵国。

这是因为鲁国国君是周天子的宗室,是周公的后裔,所以在爵位上要高于齐国。

除此以外,像是楚国、吴国这些曾经称霸诸侯的国家,因为出身不高,爵位都比较低,像是楚国就是个子爵。

周代以后,秦代和汉代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爵位体系。但到了曹魏以后,历朝历代又基本上延续了周代的爵位制度,只是每朝都会有自己的调整。

明朝建立后,明政府废止了子爵和男爵,只保留了公候伯三等爵位,是个朝代中爵位最少的。

但到了清代,不仅恢复了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还在每一等上加以细分,外加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共计二十七等,让清帝国的爵位的数量一举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朝代。

以上所列的爵位都是异姓爵位。从秦代以后,汉代开始,因为最高统治者改称为“皇帝”,所以“王”也成为一个爵位,主要赐给皇族成员。

(明代亲王衣冠)

到了明代,王爵分为亲王和郡王两级,在平时只封给皇子、皇孙。但在战时也能够赐予有功大将,以鼓励其为国征战。像是明末抗清英雄郑成功,其封爵就是延平郡王。而南明肱骨大将李定国更是被封为汉王,属于亲王爵位,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的爵位了。

(郑成功最初被封为亲王爵,但他认为不和礼制和法规,坚辞不受,最后改封郡王爵)

而至于西方的爵位划分大体与中国相当,也是划分有五级:Duke(公爵)、Marquis(侯爵)、Earl(伯爵)、Viscount(子爵)和Baron(男爵)。

因为爵位数量与中国的主要爵位一样,所以就拿中国的公候伯子男对应着翻译了。


千佛山车神


大致来说,中国古代有三次大的爵位改革:

1、西周创立的公、监、侯、伯、子五等爵;

2、秦国商鞅变法后创建的以军功为晋升标准的从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

3、曹魏时期魏元帝于公元264年开创的五等爵:公(郡公、县公)、侯(大国侯、次国侯)、伯(大国伯、次国伯)子(大国子、次国子)、男。西晋时公元前277年,在曹魏五等爵基础上,增加一个王爵(大国王、次国王、小国王)。

基本上来说,西周的爵位,在秦国、秦朝时基本不用;西汉时因为恢复分封,西周的爵位重新使用,但至少辅助,最主要的还是用秦朝的20等爵;秦制20等爵从秦朝一直使用到曹操时期。

221年,曹魏设立郡公、县公两个爵位。264年,曹魏废除秦朝的20等爵位,创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西晋时增加王爵以封赏皇族。

从此,中国历史上的爵位基本确定为:王、公、侯、伯、子、男。这个爵位制度从曹魏到清朝都在使用,虽然形式有不同的变化。西周的公、监、侯、伯、子五等爵,只是在周朝时使用。秦朝的20等爵,在秦国、秦朝、西汉、东汉(包括曹操执政时期)都在使用。

五等爵,是用来替代20等爵,是用来赏赐给立功的大臣的。爵位越大,封地就越大,所需的功勋就越高。这是区别各爵位的最基本方法。


秦国20等爵和曹魏5等爵的优劣

秦国20等爵的优点是循环渐进、从易到难,标准也很明确,很容易激起人们建立战功获取爵位的激进之心。缺点在于级别太多难以管理。

曹魏5等爵的优点是管理简单明了,缺点在于获取不易、没有明确标准。

简单来说,秦国20等爵谁都可以从获取最低爵位慢慢地获取高爵位,只要你有上进心,够勇敢,是全民性的,不分士族还是庶民;曹魏5等爵,是限制身份的,不是你有功劳你就可以得到爵位的,你必须是士族才可以获取爵位。

士族治理在魏晋南北朝的崛起和兴盛,是从全民参与的秦国20等爵变为只能士族参与的5等爵的背景和原因。


西欧的爵位

西欧的爵位有:公爵duke、侯爵Marquis 、伯爵earl或count 、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这五个。

公爵duke,拉丁文的意思:统帅,如我们熟悉的郡守、太守等;侯爵Marquis,其拉丁文意思:藩侯,如我们熟悉的唐朝藩镇,守护边境的长官;伯爵earl,意思是:勇士;子爵viscount,伯爵的副手;男爵baron,其拉丁文意思是: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即平民。

从上面西欧五个爵位的意思来看,西欧爵位和中国历史上的爵位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欧爵位并没有严格区别,作为统帅的公爵,和作为藩侯的侯爵,地位相差不大;中国历史上的五等爵界限非常分明,上下界限明显。


欢迎关注历史哨声——为您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多元化解读历史!谢谢您的阅读!

历史哨声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本来就有的爵位。只是西方也有五等爵位,在翻译的时候为了更形象更便于理解,就没有音译,而是一一对应翻译成了中国人熟悉的“公侯伯子男”。但二者其实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的爵位是晋升的,比如从子爵晋升伯爵,那你就不再是子爵。而西方爵位是可以累加的,比如你是伯爵,但又获得了一块男爵土地,你就是某某伯爵兼某某男爵。

(齐国国君原为侯爵,齐桓公时获封公爵,齐国成为公爵国)

中国周代封列国诸侯,就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不用诸侯国国君的爵位不同,封地面积、富饶程度、国君使用的物品随从规格都不一样。比如宋国是公爵国,齐国是侯爵国,许国是男爵国等等。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齐桓公尊王攘夷、会盟诸侯后,周天子加封齐桓公为公爵,齐国就变成了公爵国。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不断,周天子的命令也被无视,原始的爵位不再重要,到战国各国纷纷称王,也不在乎这些爵位了。

(和珅在清代获封一等忠襄公爵位)

之后历朝历代,爵位各有变迁,有的朝代不用这五种爵位,比如秦朝,军功爵制,自成体系。有的部分用,比如汉代,只有王爵(只有皇族才能获得)和侯爵,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等,如果哪个大臣成了侯爵之上的公爵,那基本就是篡位的先兆了(比如安汉公王莽、魏公曹操)。明代有公、侯、伯三等爵位(宗室爵位另成体系),到了清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下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等低级爵位。而这只是封给功臣的,宗室另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直至奉恩将军等十几个级别,不一一赘述了。

在汉代之后,绝大多数时间,中国的爵位都只有封地财权,没有治权。公侯伯子男们可以享受到至少部分封地的赋税。而有些时代比如清朝,爵位是虚封,没有封地,只代表你享受的待遇等级。

(威廉王子身兼一个公爵、一个伯爵、一个男爵)

说完了中国的,就说一下西方的。西方的爵位跟中国有不同的情况。西方的爵位是各个地方的领主。领主的称号根据土地大小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如果身兼几个土地的领主,就会身兼好几个爵位。我们举一个例子。英国威廉王子,他的爵位就是剑桥公爵、斯特拉森伯爵、卡里克弗格斯男爵。所以他是剑桥这个地方的公爵领主、斯特拉森这个地方的伯爵领主,又是卡里克弗格斯的男爵领主,同时身兼三地领主。

(曹操爵位从亭侯到县侯到公爵到王爵)

但这种爵位在中国是不会出现的。比如说曹操,在其父曹嵩死后袭封费亭侯爵位,是列侯最低一等亭侯,后来被汉献帝封为武平侯,是县侯,他就不再是费亭侯了,之后晋升魏公,成为公爵,又不再是武平侯,最后成为魏王,是王爵,也不再有公爵爵位。中国的爵位是晋升的,不能兼任。


伊耆角木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爵位,简称为五等爵,但不同时期的权力和地位有所差异,最早是源自儒家对周代诸侯等级制度的一种猜测性总结。也就是说,实际上周代没有真正实行过这种制度。我们现在之所以会感觉周代存在五等爵,主要是因为儒家经典的各种解释宣传使后人产生了那么一种错觉。真正开始把五等爵制度从理论推向实践的要到西晋时期。在五等爵之上还有王爵。此后历代都沿用五等爵,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微调,一直到清代的民世爵中还能看到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名号。而之所以将中国的五等爵比附到西方,主要是近代以来,一些中外有识之士开始将西方的地理信息介绍到中国,在翻译的时候,有人注意点英国的爵位制度恰好有五等,分别是Duke(Duchess)、Marquis(Marchioness)、Earl(Countess)、Viscount(Viscountess)、Baron(Baroness)。对应翻译为:公爵(公爵夫人或女公爵)、侯爵(侯爵夫人或女侯爵)、伯爵(伯爵夫人或女伯爵)、子爵(子爵夫人或女子爵)、男爵(男爵夫人或女男爵)。需要注意的是,中西方爵位称呼只是一种翻译习惯而已,并不能代表双方是对等的等级。不能简单以为中国的公爵和英国的公爵具有相同的社会地位。而英国的爵位也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太一样,他们之间也不完全是对等关系。比较各国爵位之间等级差异和如何展开社交礼仪是一个技术活。

西方社会在金字塔等级基础上对大小封建主设立爵位


大意觉迷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爵位,西方的恰巧一样是翻译的问题。

始于:我国的五等爵记于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是周代的分封制。周制用地盘大小来划分: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继承和发展:秦和汉各建立自己的分封体系于此不同,其它各朝各代在此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爵位,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此时的爵位相比之前重在称号,他们手中掌握的实质权利被大大的削减。

和西方的区别: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在西方代表是五大贵族,权力依次递减。它们用于阶层划分,不想东方多用于个人或家族的荣誉称号。


独山里


西周定鼎天下后,为了分封宗室和功臣实行了五等爵位制。这其中有一些原则,每一等爵位的封地大小不同。根据《礼记》记载,“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同一位,五十里。”注意这句“子男同一位”,这意思是子男其实爵位等级是不分上下的,主要在于内外之别。举个例子,许国是男爵,但是姜姓的,是周王姻亲,于是封为男爵。楚国是西周之前就存在的,属于外人,你封不封他都存在,于是就被封为子爵,越国也是如此。所以五等爵位实质上是四等,子男同一位,只是分内外。还有一个,公爵极少,其中有一条:“王后封公”。宋国是殷商后裔,殷商是王,王后为公,故宋国是公爵。虢国是武王长辈,也是公爵,其他大部份是侯伯。齐鲁晋都是侯爵,秦本是子爵,平王时加封伯。后来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的公都是尊称而非爵位。

到汉朝,爵位改为王、侯两级,初有异姓王,后规定“非刘不王”,王就成了宗室专用,侯又分为关内侯和列侯等。但封地已经不按地盘大小了,而是人口计算。同样是侯爵,食邑万户的万户侯和千户侯就差别大了。

至隋唐时期,又增加了公爵,称为国公,此时的公侯爵位已经没有封地食邑了,纯是给钱粮。

至明朝重新划分为:王公侯伯四级,也是只有宗室分封为王,异姓的只有公侯伯三级。王有食邑封地但没有行政权,公侯伯也是纯给钱粮了。

至于西方爵位历史上变化也不少,如五等爵位不是巧合,而是翻译上的问题,西方爵位和中国爵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挥剑决浮云6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公侯伯子男当然是中国古代的爵位,只不过我们在翻译西方爵位划分时直接用公侯伯子男翻译了,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西方的爵位。

实际上,西方的爵位和我国相比较,差别还是挺大的。在法兰克王国时期,他们等级划分严格,多大的爵位就代表多少封地。他们递次从属但我的封臣的封臣却又不是我的封臣。不过后来爵位就乱了,公侯基本差不多,但是有的实力强大的伯爵能和公爵抗衡,有的伯爵还是只能在公爵手下混日子。

而且,西方的爵位是很值钱的,基本上都是世袭罔替。由于西方没有科举,官员什么大部分都是贵族担任,一般公爵就是省长,侯爵就是市长,伯爵就是县长(举个例子,不能当真)

而中国古代的爵位,成形于周朝,但是守仁君认为西周的爵位仅仅是用来划分亲疏和表明地位的,因为无论是侯爵还是子爵都是国君,而且有的子爵实力比侯爵都强大,像虞国,虢国等国,贵为公爵,地位那么高,可实力却弱得可笑。周天子这么搞,导致礼制基本没用。

秦国为了鼓励耕战,施行军功爵制有公士到彻侯一共二十级。汉承秦制,多了一个王爵。以后朝代多又变化,但是有一点,皇族爵位多高基本上都只能在京城待着(西晋和明除外)没有实权,对于大臣来说,爵位也仅仅代表了一种荣誉,一份给子孙的保障,看权力还得看你当什么官。


守仁看剧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都是中国爵位,只不过西方的爵位体系恰好也是五等,所以为了便于理解,就说是公侯伯子男。

关于五等爵的来源,其他答主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补充一点儿。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虽然源于周朝,但在周朝之后并不兴盛。秦汉实行的是二十等军爵制。到了曹魏才开始将公侯伯子男作为爵位赐予大臣。

但历朝历代的爵位获得难度,则大不相同。

大部分的朝代里,爵位仅仅赐予有军功的人,文官很少能得到爵位。而封侯爵就成为了武将的最高追求(爵通侯),一句“李广难封”把李广寒掺了两千年,就是因为他没混上个侯爵。

所以在唐朝以前,皇帝一般会把爵位赐予那些出生入死的武将和有军功的文官,比如“汉寿亭侯”关羽,“汉武乡侯”诸葛亮,就是这种类型。

但唐朝的时候,事情开始有了变化。唐朝立国的时候为了团结关陇集团,拉拢隋朝旧贵族,打进了长安就开始封爵,什么公爵侯爵隋朝给,像不要钱一样。反正当时的唐朝还没个模样,空头支票随便开。结果等大唐建立了,傻眼了,一大堆的爵爷们等着兑现待遇,让唐朝皇帝很是头疼,开中国滥爵之先河。

到了宋朝,赵家皇帝更是慷慨,不仅武将有爵位,文官也不能落后!而且上来就给最大的,像苏轼的弟弟苏辙,死后追赠魏国公(生前是伯爵),司马光也是公爵。而王安石和韩琦更是生前是公爵,死后追赠王爵!给文官封王这是历朝历代都极其罕见的事情,但是人家宋朝就做了,不仅给文官封,还给太监封,童贯也是王爵。

不过别以为赵家皇帝就是冤大头,人家的算盘精着呢。宋朝以前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且不会降级。而宋朝的爵位,则大多数都是终身爵,人走茶凉,儿子想继承是不可能的。

像王安石韩琦这种死后封王的,无非是上坟的时候多插几柱香的事情,还能卖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不过到了明清,皇帝们觉得宋朝这种搞法还是不行,封爵太滥,让爵位不值钱了。于是他们决定缩减编制。明朝只保留公侯伯三等爵位,而且授予的概率极低,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高级爵位都被朱元璋干掉了,没剩下几个。

而清朝则不然,清朝干脆就不怎么封。除了建国的时候立下大功的功臣们和旗人,汉人们想获得一个爵位极其困难。曾国藩那么大的功勋,也不过只得到一个侯爵,而被慈禧称作“再造玄黄”的李鸿章也不过是个伯爵,而且两人的爵位继承还要降级,公爵更是几乎没有。所以,大家可以感受到《红楼梦》里的贾府,有两个公爵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儿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