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進口市場的探路人

亞太日報記者 梁晨婕

在義烏人流鼎盛的那幾年,幾位乘客拼一輛出租車去商貿城是習以為常的事;對司機們來說,主幹道上五分鐘的車程堵上半小時也是家常便飯。而如今,人們都感嘆客流大不如前,隨之而來的推理是——義烏的市場在逐漸冷清。

義烏商務局局長王碧榮對這個說法並不陌生,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自然聚集起各路媒體的關注。人流的減少沒有引起他的擔憂,因為他知道這是市場轉型升級、普通人群大量返鄉帶來的必然結果。“原來散亂的企業要進行升級,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所以城市的人流就少了,但是我們整個城市在發展,市場在升級,從之前的以出口為主,到現在出口和進口兩條腿走路,我們的貿易也沒有下降,今年出口貿易量1~9月份增長40%,食品和農產品進口額增長超過90%。中低端市場正在向高品質市場轉移。”

義烏進口市場的探路人

義烏商務局局長王碧榮接受《亞太日報》專訪

今年開始,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中國經濟寒冬”的說法甚囂塵上,民營市場更是擔驚受怕。而在十年前,2008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中國經濟面臨真正的凜冬,義烏卻在那時“嗅”到了進口市場的氣息。

義烏進口市場的探路人

卓鍾偉

卓鍾偉2004年回國,此前在西班牙生活了27年。他的老家在浙江青田,回國後最先開始做出口貿易,近幾年轉為專業紅酒進口,目前經營著青田華創貿易公司。這次他帶著上百種品牌的進口紅酒,以西班牙國家館的形式,入駐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秋季展,想為自己在義烏的分店找到更多的代理商。

2008年的金融危機雖然給中國市場帶來衝擊,但也給嗅覺敏銳的義烏商人們提供了一個思考機會——是默守陳規繼續出口還是大膽創新試水進口?那時候,國家關於進口還沒有明朗的政策和倡議,“我覺得很多商人都有潛在性的感知,中國想要融入世界,想要為自己爭奪更多的話語權,就要持續開放,那肯定要吸納越來越多的國外產品,”卓鍾偉說,“國外的品牌是有限的,別人拿到總代的時候你就拿不著了,所以很多人就開始試水。”

義烏進口市場的探路人

在海外生活20多年後,卓鍾偉覺得還是中國的制度和環境更適合自己的生活和經商。2001年他在西班牙購置了第二套房產,但至今他沒住過也沒拿到過收益,西班牙政府人權大於一切的框架讓他很是無奈,“我有兩套房子,如果一個婦女帶著一個孩子無家可歸,想住到我第二套出租的房子裡,那她就可以住進去,也不會給我租金。政府是以人為上,以人為主的,那這樣的話,我自己的房產我不能保證,還要自己去付電費、水費和物業費,誰還願意去投資?”

回國這些年,卓鍾偉也切實感覺到了中國政府在商業貿易上走向世界的決心,義烏的商貿政策對他來說更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義烏是一個很適合做生意的地方,一個商貿城市,物流便宜,倉儲便宜,對於生意人來說,物流倉儲便宜,才能降低自己的成本,賺到更多錢。”

2008年,義烏開始了進口市場的主體培育。政策鼓勵出口業務為主的企業轉型進口或進出口並重,此後幾年,商貿城逐步擴大,開闢出新的天地專門給做進口的商家。

義烏進口市場的探路人

賈獻偉經營的安哥拉進口館

本地商人賈獻偉近幾年來親歷著這些變化,他以出口服裝皮鞋生意起家,在2013年開始做進口,之後他逐漸發現了進口的樂趣,“雖然說出口的量很大,可是你賣紐扣,可能這二三十年都是賣紐扣了,你就只能想著怎麼把紐扣的成本壓低,或者是怎麼提高它的質量。但是做進口不一樣,形形色色的產品都會接觸到,比如我一些朋友是做紅酒的,他可以去品味、瞭解紅酒的文化,知識面就會拓寬很多。我現在做進口,可能還沒有賺到很多錢,但在這個過程中,我瞭解到很多東西,包括非洲的一些文化,我們中國的一些文化,我就會把非洲的一些烏木、黑檀木拿過來再結合中國的一些文化進行改造。”

在生意場多年,賈獻偉更看重合作方的誠實和真誠,“供銷商標榜自己多好是沒有用的,要把實實在在的東西拿出來,而且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我就可以看出這個人到底是真正的供應商,還是個二道販子。”目前他的客戶來自全國各地,上海、廣州居多,其中還包括一些旅遊區、禮品公司等。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賈獻偉跟隨義烏採購團入滬,與一位生產緬甸花梨的客戶達成合作意向,正準備進一步對接。賈獻偉覺得,上海的進博會是一個經濟和政治的產物,面向金融、科技等更高端的市場,而義烏為那些沒機會去上海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和對接的平臺。“國家是2018年才開始向世界表明我們要真正開放進口,而義烏從十年前就已經開始佈局了。義烏走在前面,制定了一些市場的標準,所以也希望大家在進口方面來學我們的標準,嘗試我們的標準,去完善這個標準。”賈獻偉說。

黃媛麗最開始做進口是觀察到自己和周圍人對海外日用消費品的需求,尤其是母嬰類用品,大家更傾向於選擇品質高、更環保的產品。此後她便深耕進口日用品市場,在上海進博會首日就簽下1000萬美金的訂單。如今她作為義烏進口商會的會長,給會員樹立的是“維護正品市場,做第一手貨源”的理念,她希望能以身作則,帶領義烏進口商打造值得信懶的口碑。

義烏進口市場的探路人

義烏進口商會會長黃媛麗接受《亞太日報》專訪

談及對義烏未來進口趨勢的展望時,黃媛麗說自己只有一點擔憂——銀行對民營企業的不信任導致授信困難。王碧榮也談到了這點擔憂,他認為主要是由幾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是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風險性的擔憂,怕犯政治錯誤,怕擔政治處分,而大規模的國企他就不擔心。我覺得這是一個觀念上的錯誤,事實上民營企業、國有企業是一樣的,不應該對民營企業有歧視。所以金融機構理念上有待創新,政府一直在要求他們拿出新的金融創新改革方案,但是行動比較遲緩。另一個方面的原因,是我們的進口商來自全國各地,在義烏沒有實物資產,所以很難貸到款。我們在這一塊還是要解放思想。”

這些進口“探路人”身上有著某種共性,生意人是追求利益的,利益使他們的市場“嗅覺”格外敏銳,但在利益之外,他們的“勇”又似乎是義烏營商文化的傳承,賈獻偉說,“我覺得義烏商人是不安於現狀的,敢闖敢幹,賠本買賣也願意做。其實就是舍和得,如果你有捨棄的勇氣,老天會眷顧你的,國家也會眷顧你。我們站在轉型的節點上,要勇於跨出那一步,做不到可能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缺了哪一個,但如果做到了,那就是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