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县丨创新健康扶贫“互联网+医防融合”新模式

任县丨创新健康扶贫“互联网+医防融合”新模式

近年来,河北省任县认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整合多方医疗资源,发挥行业优势,坚持早发现、早预防、早管理的理念,以防止贫困人口得大病、预防低收入家庭和正常人群因病致返贫为工作着力点,搭建了“互联网+医防融合”新平台,打造了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监测预警新模式,有力助推了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领导重视,聚焦全民健康着力点。任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成立了全民健康智慧医防管理服务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各部门负责人的建议意见,统筹组织协调安排各项工作的督促落实,定期开展督导和评估。在积极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区分不同目标人群,着力解决阻扰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

创新模式,搭建医防融合新平台。任县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全民健康数据监测分析中心,研发了“全民健康智慧医防管理服务系统”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以平台应用为抓手,实时掌握全员健康信息和健康扶贫工作动态变化。平台涵盖大病救治、慢病管理、贫困人口信息、低保户信息、数据分析等等多项内容,具备网络覆盖面广、医疗信息全、动态监测、实时对比分析、同步共享等功能。一是三级网络全覆盖。数据平台应用于县乡村三级网络,在县卫计局架设服务器,在县疾控设立数据监测中心,发挥贫困人口、低保对象健康信息监测以及全员健康数据分析指导作用。县级医疗机构平时就诊就医信息录入HIS系统的同时,数据同步传输到县卫计局服务器并发送到数据监测中心。乡级卫生医疗机构针对平时录入的就诊就医信息,定期导出数据至监测平台,对本辖区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分析。村级医保点针对平时公共卫生服务情况以及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情况,及时导入、录入监测平台。通过建立三级网络,实现贫困人口及全员人口患病情况、健康信息实时采集,同步共享,便于全县健康扶贫工作及时做出安排部署。二是容纳全员人口医疗信息。平台可直接导入个人基本信息、体检指数、家庭医生签约、是否贫困户和低保户、医保(救治)信息,实现全县常住人口个人基本信息全覆盖,公共卫生体检数据相衔接,为全县统一监测分析打造基础数据库。三是动态监测掌握慢病、就医状况和发病走势。平台通过实时统计全县的患慢性病人数,实现分乡镇、分村分析慢病走势和个人信息,通过实时统计、摸底、上报、救治罹患大病患者信息,达到了动态管理的目的。四是醒目展示数据分析对比结果。县级监测中心直观显示大病专项救治分析对比图、慢病统计分析列表、慢病统计分析柱状图、慢病分析对比图、健康扶贫数据统计对比图,方便对区域性各项数据实时进行对比、分析,查找症结,制定对策。五是突出贫困人口、低保对象防病特点。在动态监测因病致贫返贫对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将全县建档立卡的所有贫困户以及登记在册的低保户全部纳入动态监测管理体系,贫困户、低保户在县域内具有医保资质的医疗机构就医,监测中心将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列入重点跟踪服务范围,并根据患者病况,有针对性安排开展专家服务,防止因小病慢病发展成大病重病。

靶向发力,规范精准服务全流程。采集基础信息后,首先将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数据导入系统平台,建立个人基本信息库;对接县域内所有医疗机构医保平台数据端口,同步共享ICD10目录病种的动态信息。县监测中心发挥监测分析作用,针对不同行政区域,分别对比单一病种发病情况的高低走势,分析高发疾病的人群、空间分布并初步形成区域病情分析报告。根据监测分析结果,由县疾控中心分区域开展高发病种危险因素调查,查找病因,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课堂,对所有患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通过健康课堂的开展,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愿意接受服务。同时将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反馈县级医疗机构,由县级医疗机构成立专家组进行会诊,拿出临床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县监测中心将临床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整理汇总并传送到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安排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主动上门指导用药和提出治疗建议,确保管理的连续性。家庭签约医生及时跟踪服务,并将患者病情发展或恢复情况及时录入平台,同步共享到县监测中心,监测中心根据基层反馈数据,及时调整对策,统筹安排部署。“全民健康智慧医防管理服务系统”运行以来,累计监测高血压患者34092人、糖尿病患者12331人,其中患两种慢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3人、低保对象1860人,慢病人口平台监测覆盖率达100%,慢病监测人数占全县常住人口23.6%。通过实时监测分析,对慢病高发区域采取针对性措施,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健康教育课堂8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次,发放宣传品10万余份,开展巡诊义诊120余场次,家庭医生及时上门服务15000余人次,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慢性病发生率显著下降。

通过搭建“互联网+医防融合”平台,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发现患病苗头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医治控制现有疾病,预防慢病、小病发展,使全县群众尤其是贫困人口、低保家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到控制,常见病得到预防,其它病及时救治,从而阻断疾病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称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