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真假文物:让顶尖专家颜面扫地!

(导读:收藏界水深,鉴赏文物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专家不是机器,或利欲熏心,或一时眼花。一旦把假文物鉴定成真的,那么这些专家就会颜面扫地!)

五大真假文物:让顶尖专家颜面扫地!

都说收藏水深,其实真正深的不是这个行业,而是人!一件古董文物就在那里,不管是真是假,它们身上的某些特点已经暴露出来。这时候就需要靠人的眼力来辨别。

而鉴赏一件文物需要靠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但专家不是机器而是人,是人就会犯错。或利欲熏心,或一时眼花。总之一旦把一件假文物给鉴定成真的,那么这些当事人专家就会颜面扫地,甚至造成整个收藏行业的公信力下降!

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五个著名的“专家失误”事件!

五大真假文物:让顶尖专家颜面扫地!

24亿“金缕玉衣”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著名的24亿“金缕玉衣”事件了。

2011年,商人谢根荣伪造了一件“金缕玉衣”,然后找来史姓、杨姓等五位著名的文博界专家。

仅仅隔着一道玻璃门,连实物都没摸一下。收了几十万鉴定费的几位专家就同时断定这件文物是真的,并且签署了一份价值24亿的鉴定证书!

谢根荣借此证书向银行骗贷,最后案发时,总计造成银行近6个亿的损失!

此事造成的影响深远,一直到现在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几位专家也名声尽毁!

五大真假文物:让顶尖专家颜面扫地!

真假“壶王”事件

为什么如今的博物馆几乎都不会再高价征集民间文物了?2005年的真假“壶王”事件对其影响很大!

当年来自安徽淮北的藏家丁仰振仅花费1600元购买到一件“长沙窑大执壶”,并且向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捐赠。

经过朱姓、冯姓等四位权威专家花了三天时间的鉴定,确定这件文物为到代真品。被称为一代“壶王”。并且成为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对外展出。还奖励了丁仰振1500万元的奖金!

随后各方质疑接踵而来,很多业内行家都拿出各种证据质疑该文物是一件赝品,让博物馆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该事件的主要错误方是捐赠的藏家呢?还是鉴定的专家呢?恐怕专家的责任要更大一些吧。

五大真假文物:让顶尖专家颜面扫地!

宋代汝窑碗事件

把假说成真,如果仅仅是一时失误,那么可以说是经验不够,眼力不到家。但如果是故意为之,其心可以说很是歹毒了。

前些年的时候,北京的一位藏家刘先生因为信任当地著名的毛姓专家。花了387万元从他手里购买了一件宋代的汝窑碗。并且此位毛姓专家还出具了“中国文物鉴定中心和中国古陶瓷鉴定中心”的真品证书。

事后刘先生再找其他专家看的时候,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件现代仿品!后来刘先生果断把毛姓专家起诉至法院,这就是盲目信任专家的代价啊!

五大真假文物:让顶尖专家颜面扫地!

《嵩阳汉柏图》事件

还有一种更狠的,完全就是利用自己的公信力欺负老实人!

2009年,来自河南郑州的市民朱云拿着一副乾隆真迹《嵩阳汉柏图》去参加《华豫之门》鉴宝活动。

而一位名叫刘岩的鉴定专家却没有给他当场鉴定,把他约到一个宾馆,告知此画是赝品,也就值个3万左右,并且“好心”的帮他找到买家,卖到了17万元!

朱云当时还挺感激的,没想到的是,他后来在网上看到此副画拍得了8736万元的天价,方知自己上当受骗,果断把黑心专家给告了!

五大真假文物:让顶尖专家颜面扫地!

“汉代玉凳”事件

花50万制造一件赝品能搏2.2个亿,这样的“大买卖”能让很多人铤而走险!

2012年,江苏邳州的一个造假作坊里出来的此件“汉代玉凳”,鉴定专家周南泉十分肯定的认为它是真品!中国玉器协会主任姚政发力挺周姓专家,后面还有一群给此物壮大声势的所谓专家!

但最终拍得2.2个亿的此件所谓“汉代玉凳”,闹出了收藏界史上最大的一个笑话!因为只要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代根本就没有凳子,而且汉代文物大多都是汉白玉,更别提此件用和田玉造的假文物了!

如此一眼假的藏品,在专家眼里变成了“天价到代文物”,居心可谓否侧!

五大真假文物:让顶尖专家颜面扫地!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所谓的真专家都能干出这些让人愤怒的事情来,遑论如今遍地都是的伪专家!玩收藏,信谁都不如信自己。想在收藏界混下去,只能自己学习专业知识,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碰到的下一个专家是什么德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