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開放基因 讓濟南擁抱世界——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帶來的發展啟示(二)

​1904年的暮春時節,繁花似錦。濟南自開商埠,創造了近代中國內陸城市對外開放的先河,開始了一段領中國之先的發展歷程。也是在這一年的盛夏時節,烈日灼灼。一聲驚天動地的火車汽笛聲劃破濟南沉寂的上空,滿載著德國洋火、洋線、洋油的列車迎面駛來。膠濟鐵路的全線通車,打開了濟南駛向國際經濟交往的首條通道。自此開始,開放的基因在濟南這座城市孕育生長。

傳承開放基因 讓濟南擁抱世界——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帶來的發展啟示(二)

100多年後的今天,汽笛聲穿越時光,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留學生TemirLan騎著共享單車穿過護城河。兩岸旖旎的美景,讓他想起了家鄉的納倫河,感覺自己離世界更近了。在TemirLan的眼中,原來濟南那麼有國際範兒。

傳承開放基因 讓濟南擁抱世界——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帶來的發展啟示(二)

隨著這幾日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佈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躍升為“全球二線大城市”的濟南,再次被全球矚目。於濟南而言,這是濟南擁抱世界千載難逢的機遇;對外人來說,這也是重新認識濟南的一個平臺。越來越四通八達的交通設施,更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產業發展,愈加受到歡迎的國際泉水節,以及不時擦肩而過的“洋麵孔”……在這裡,一座新的國際城市畫卷正徐徐展開——

回望百年 地球變小 濟南變大

“全球二線大城市”榜單效應助力城市國際化

1904年,作為內陸城市的濟南第一個自開商埠。可以說,這是濟南近代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點。濟南開埠後,商埠區很快由一片荒地變為熙熙攘攘的繁華商區。美孚石油、三井等25家外資企業在商埠區設立總行、分行或代理處。據統計,到1919年,在濟南設立總行、分行或代理處的歐美洋行已經達到15家。依靠商埠區對經濟的帶動,濟南成為清末城市自我發展的一個典範。

傳承開放基因 讓濟南擁抱世界——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帶來的發展啟示(二)

歲月如水,滄海桑田。100年後,濟南開放的“DNA”得到延續。

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高度讚揚了濟南歷史上的重商文化和開放基因,呼喚當代“要把濟南打造成全省對外開放新高地和國家對外開放重要門戶城市,必須全力建設開放大平臺、開放大通道、開放大環境”。面向未來,連續三個“開放”,讓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信心從未如此堅定,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從未如此清晰。

這是持續深入的一項重要舉措。國際泉水節的舉辦、承辦“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研討會”、舉辦歐洲外交官培訓班等,以及不斷刷新的國際友好城市數量,都在加快推進濟南邁入國際化城市行列。全球矚目之下,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帶給我們的驚喜越來越多——

傳承開放基因 讓濟南擁抱世界——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帶來的發展啟示(二)

得知濟南被世界權威研究機構評為“全球二線大城市”後,山東省科學院山東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呂兆毅由衷地替濟南高興。他介紹,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之所以能被全球城市研究者廣泛認可,得益於其獨樹一幟的研究體系——聚焦先進生產性服務業。呂兆毅解釋,生產性服務業雖然只是城市經濟中某一特定組成部分,卻是“軟基礎設施”的核心構成,配合諸如機場等“硬基礎設施”,把城市經濟中其他主體與全球經濟相連。

“生產性服務業的聚集,意味著市場、技術等知識和信息的大量集中,這些生產要素能吸引跨國企業選址建廠;同時,製造業附加值能在第三方幫助下得以快速提高,並贏得全球配置資源的更佳優勢。濟南這次排名躍升意味著近兩年‘軟基礎設施’提升明顯,與世界城市聯繫越來越密切。”呂兆毅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張來自GaWC的世界城市排名‘金牌’可以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雙招雙引’,實現高質量經濟發展,助力濟南騰飛。”

傳承開放基因 讓濟南擁抱世界——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帶來的發展啟示(二)

作為專家學者,呂兆毅的話在駐濟人力資源公司老總那裡得到了印證。山東脈馳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夢雪表示,在全國乃至全球中高端人才競爭愈演愈烈的格局中,濟南的區位便捷優勢正在快速轉化為集聚輻射產業發展的優勢,尤其在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千億級產業方面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一些金融方向的大企業對濟南也越來越青睞,政府更是不遺餘力地在引才政策方面頻頻“放大招”。目前,濟南正在大力建設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硬件設施,而這些都是濟南邁向國際化所必須做的配套準備。“這一榜單的發佈,為全球知名企業在濟投資打出了一張‘保障牌’,讓濟南放眼全球攬才時有更多底氣。”高夢雪說。

融入全球找定位 放眼全球謀發展

努力釋放濟南開放的“DNA”

一座城市在世界舞臺的位置,決定了它的興與衰,越靠近舞臺中心越繁盛,越遊離焦點之外越沉寂。濟南要想“走在前列”“揚起龍頭”,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必須打造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升濟南國際競爭力。如今,我們已習慣從三個維度看濟南:即站在全省看濟南、放眼全國看濟南、走向世界看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作為一座千年古城,走向世界已是新時代賦予濟南的擔當和使命。

傳承開放基因 讓濟南擁抱世界——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帶來的發展啟示(二)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近年來,我市堅持開放戰略,濟南資源“走出去”的同時,國際資源也在“引進來”。以濟南與德國的合作為例,從幾年前設立德累斯頓—濟南產業合作辦公室,到把“打造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峰會”寫入“十三五”規劃,再到濟南中德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中心、中德(濟南)產業園的成立,“濟南製造”找到了對接融入國家和世界大的發展戰略的機會。

再以對外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友好城市合作為例。截至2018年10月,我市國際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數量已達70個,友城的“朋友圈”遍佈五大洲。而正是因為有了各城市、機構間互相交流、互相借鑑、引資引智,“朋友圈”中合作的“阿基米德支點”才能更輕鬆地被撬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濟南不僅能夠學習借鑑到先進城市的成功經驗,更能夠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實現新突破。

傳承開放基因 讓濟南擁抱世界——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帶來的發展啟示(二)

據分析,到2030年,濟南將是除北京之外到發站最多的交通樞紐城市。在不少幹部和企業負責人看來,現在必須強化“地圖思維”,站在世界地圖旁思考濟南、謀劃企業的未來發展,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以國際視野提升開放層次,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作為濟南對外開放的“窗口”,高新區近兩年來大力開展國際合作工作,以中德合作區為承接載體,打造對德合作好樣板。並在此基礎上,積極與歐、美、亞等世界其他地區溝通接洽,完善機制,創新模式,拓寬渠道。濟南中德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中心、中英(濟南)國際創新中心、濟南-芬蘭萬達產業合作辦公室的成立,以及與美國猶他國際文化經貿協會擬定戰略合作協議等,助力了濟南產業技術升級和對外經濟的發展。

傳承開放基因 讓濟南擁抱世界——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帶來的發展啟示(二)

2018年初,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在美國得克薩斯建立JMC海外人才工作站,聘請美國貝勒醫學院馬欣博士作為負責人,開展招商推介、人才引進、戰略規劃、學科建設、項目論證等工作。此外,中心還在美國休斯頓醫學中心設立了人才工作站,引進國際人才團隊;

位於天橋區的中德(濟南)產業園近兩年的“國際化”元素也在加速集聚。在一期43家招商企業中,有三分之一屬於外資企業,二期招商中正在洽談的幾家企業在國際上也都屬於行業龍頭,其中德資企業——荷美樂貴金屬有限責任公司是全球貴金屬材料精密製造領域的翹楚;

隨著日前援密克羅尼西亞波納佩州二級公路項目中標,中鐵十四局今年以來已連續中標6項援外工程,新開闢密克羅尼西亞、馬拉維兩個國別援外市場,累計合同額近4億元,成為我國援外工程建設的一支勁旅;

在“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與推進下,中國重汽的“國際朋友圈”也越來越大,在全球116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重卡銷售,累計出口重卡超過35萬臺,連續13年位於國內行業出口首位;

走進濟南二機床F1超重型車間,壓力機裝配現場一片忙碌,工人們為法國標緻雪鐵龍汽車提供的5400噸單臂高速衝壓線進入最後打箱階段……今年以來,在與國際同行的激烈競爭中,濟南二機床贏得日產九州、日產北美、法國標緻雪鐵龍大型衝壓生產線訂單,實現了歐美日發達國家市場的全面突破,JIER品牌國際影響力顯著攀升……

實踐證明,越開放就越發展,越發展就越開放。用新思路、新舉措帶來發展新變革,必然會推動城市國際化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邁進。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如長江之水,勢不可擋。只有順應時代潮流,敞開胸懷,不斷融入國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濟南才能擔當起新的歷史使命,才可以在國際的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

與世界同行

濟南國際化進程從這裡按下“快進鍵”

2017年8月4日,濟南首趟中歐班列拉響汽笛,開往7500公里之外的莫斯科。從此,濟南曲堤的黃瓜、章丘的大蔥等農產品,隨著汽車配件、機械設備一起,踏上這條新絲綢之路,駛出國門……

這是濟南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縮影,也預示著奮力實施國際化戰略的濟南,正迎來新的春天。

“濟南有開放的優勢,再加上這麼濃厚的商業底蘊,前景可期。”市工商聯主席李景全認為,作為經濟大省的省會,濟南既有區位交通優越、產業基礎雄厚、創新資源突出這些基本因素,也有濟南海關、綜合保稅區、濟南遙牆國際機場這些核心硬件,還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日韓自貿區、山東省籌備申請第三批自貿區等重要發展機遇。“擁有這些優勢,就看如何轉化為加速開放的動力。”李景全說。

傳承開放基因 讓濟南擁抱世界——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帶來的發展啟示(二)

來自市商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貨物進出口593.3億元,同比增長15.3%,分別高於全國、全省5.4和10.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67億元,同比增長13.4%;進口226.3億元,同比增長18.4%。預計全年進出口增幅在10%以上。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服務進出口總額488.11億元,佔全市對外貿易比重為45.1%,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9.8個百分點,服務貿易佔對外貿易比重居全省首位。服務貿易佔全省服務進出口總額的19.2%。預計全年完成服務進出口總額800億元。

藉助濟南躍升“全球二線大城市”的契機,市商務局下一步將深入推進試點試驗,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更高的定位、更寬的視野搭建開放合作平臺。通過加快打造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加快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加快佈局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強力推進外貿轉型升級,構築外貿新優勢。同時,深入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依靠組織成立境外企業聯盟,建立國際經濟合作伙伴(城市)關係,加強與中東歐地區國家間的經貿合作,進一步推動企業“走出去”,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貢獻。

開放,曾是濟南的自豪。走過40年改革開放之路,此時加快推進濟南國際化進程是對濟南開放基因的再一次傳承。如今,自開商埠已不再是故事裡的繁華與崢嶸,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昇華,除了厚重的歷史意義,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回望歷史,百餘年前濟南領風氣之先自開商埠,一度使濟南成為山東第一大商貿中心;俯瞰當今,近900萬泉城兒女櫛風沐雨、昂首闊步,努力當好新時代全省走在前列的排頭兵,“讓濟南這個山東經濟龍頭揚起來”,奮力開啟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新徵程。

黃河潮起潮湧、奔向大海。擁抱世界,最美的風景在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