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電商平臺訂單產品設計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從廣義角度來講,一切可以在網絡上進行交易的業務都可以歸到電商的範疇。電商發展至今,模式形態已然非常豐富,包括O2O、新零售等概念在內,最終的交易環節可能提前可能置後,可能在線上也可能在線下,但基本的用戶轉化路徑是一致的,即:找商品-看商品-下單訂購-錢貨兩清-完成-(售後)。

上一篇講過電商平臺首頁、詳情頁的設計要點及方法(詳情請見:),即在找商品看商品這兩個環節我們可以怎樣促進用戶轉化,那麼當用戶確定要買這件商品時,我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嗎?

看看下面這幾個場景:

  • 這件商品的運費竟然這麼貴!我不要了。
  • 銀行卡里錢不夠了誒,算了不買了。
  • 這物流好慢啊,等不及了我要退貨。
  • ······

是不是很熟悉的場景呢?

可能你會問,有些場景很極端吧,比如:我真的很想要這件東西時,怎麼著我都會去買啊。

確實如此,然而這是建立在你已經有了非常強烈的意向的前提下,讓我們回顧一下轉化路徑:找商品-看商品-下單訂購-錢貨兩清-完成-(售後),這個轉化路徑也是一個漏斗模型,每一環節都會有用戶流失。為了儘可能提升轉化率,需要在每一環節明確用戶需求及需求場景,必要時輔助用戶召回、創造需求等手段,來擴大去往下一環節的用戶量。

如果你在進入第三層漏斗前,已經有非常強烈的意向,那麼實際上你已經是一位不管遇到什麼阻撓,都會進入最後一層漏斗的人。所以這裡要討論的,不是怎樣讓確定會轉化的用戶去轉化,而是怎樣防止用戶因為或這或那的原因流失。

如前文所述,如今電商平臺業務範圍可以囊括人們的衣食住行,根據常見的服務類型,我們可以將電商平臺做如下分類:

綜合類:淘寶、京東、網易嚴選、小米有品等。

生活服務類:

  • 快消類:京東到家、多點mall、每日優鮮等;
  • 旅行團購類:去哪兒網、馬蜂窩、美團點評等。

大宗商品類:鏈家、我愛我家、優信、瓜子、人人車等。

在不同的服務交易場景下,進入下單環節後用戶關注的內容會略有差別,因此平臺可提供的服務也是不同的,比如:針對綜合類、快消類電商,用戶非常關注物流速度;針對大宗商品類(涉及比較重的線下服務),用戶往往關注下一步要去哪裡做什麼;針對旅行團購類,用戶比較關注時間地點對不對,跟我的行程計劃是否匹配。

因為用戶的關注點既有共通性又有差異化,所以下面會從下單訂購-錢貨兩清-完成(售後)環節入手,按照產品設計流程,剖析電商平臺訂單產品設計的要點及方法,並結合不同業務實例來分析共通性和差異點,方便讀者理解。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戰略層

首先訂單產品的目標是什麼?

1. 輔助用戶完成最終轉化

這是訂單產品的核心目標,通過集結支付中心、合同中心、售後中心等等平臺系統,來幫助用戶一步一步走到該筆訂單的終點,順利抱得商品歸。

2. 呈現信息流轉

訂單產品需要讓用戶明確下訂後的每一節點是什麼,並且提供用戶與平臺在每一節點就可能存在的問題的信息交互通道。比如:在付款後想要退貨怎麼辦?物流環節發貨太慢聯繫誰?配送環節想要改收貨地點找誰等等。信息的流轉需要與業務流程保持一致,給到用戶有效的反饋和合理的信息通道。

3. 關聯平臺服務

訂單與平臺服務的關聯,可以分為兩種場景:

付款前:平臺服務是幫助用戶確定下訂決心的。

  • 比如:擔心買的東西不合適怎麼辦?沒關係我們提供了運費險,實在不行你能退貨並且還不收運費;
  • 比如:運費太貴怎麼辦?千萬別走我們提供了會員服務,你看要不開個會員我們給你免運費?

付款後:平臺服務是引導用戶再來一單的。

比如:

  • 列出你的常購清單(多見於快消品),引導再次購買。
  • 根據你成交的商品,進行同類商品推薦等。

範圍層

訂單產品需要具備的功能是什麼?

1. 訂單基本信息:人、商品、錢、物流服務等

誰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啥時候能送給誰,中間流通節點及關鍵聯繫人,這些就是一個訂單基本的信息構成,拆分出來內容會比較多:

  • 人:購買人、收貨人、中間節點聯繫人;
  • 商品:這件商品是什麼?它的信息、數量;
  • 錢:總價是多少,是否有滿減、優惠券、購物卡、積分抵扣等內容;支付方式是什麼,是否有發票信息等;
  • 物流服務:配送方式、配送時間等;
  • 其他:針對大宗商品,在下訂時可能還需要簽署相關合同、協議等(有趣的是,網易嚴選的下訂環節中,不論何種商品均有服務協議露出)。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以上信息需要在不同節點進行不同的內容呈現。

2. 平臺附加服務

付款前:運費險、退換險、會員服務等減少用戶後顧之憂,促進用戶下單的服務。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付款後:針對已購商品的售後增值服務、針對下一單引導的再來一單、常購清單、常買店鋪、同類商品推薦等。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結構層

我猜經過範圍層的信息彙總,已然覺得訂單是項浩大的工程了吧?

作為用戶轉化流程的末端,訂單需要串起各項業務系統進行內容呈現,並且針對每一節點建立用戶和平臺之間的信息通道,也就是需要將業務流程與用戶節點進行映射。

這裡用大宗商品二手車交易進行舉例(該流程涉及到車主和買家兩條線,並且有很多線下服務環節),針對車主和買家,分別有對應的業務流程和訂單節點,設計的核心在於,將多種業務流程節點進行統一,映射單一的用戶訂單節點,節點內的具體信息,根據業務規則而變。

具體解釋一下,就是比如一輛車在買賣雙方確定成交後,需要對車輛進行二次檢測,從成交後到確定檢測時間地點這段時間內,車輛處於【等待檢測】節點,此時該筆訂單是由銷售負責維護的,買賣雙方有任何疑問,可以與銷售聯繫,在訂單節點中給用戶展示的信息出口,就是【聯繫銷售】。

而當該筆訂單確定了檢測時間地點後,此時車輛仍舊處於【等待檢測】節點,但業務系統中負責維護訂單的已經由銷售轉變為檢測人員,此時訂單節點中給用戶展示的信息出口,也就變成了【聯繫檢測師】。能夠看到上述節點一直是【等待檢測】,但實際上對應了兩個業務節點,因此對應了兩套節點內的信息。

下面是隱藏了業務節點的訂單信息結構,可以看到在這裡訂單主要涉及的業務系統有客服、評估師、編輯、銷售、售後等。對於諸如淘寶、京東等業務線複雜的平臺,訂單系統還會對接促銷、會員、支付、物流等系統。

因為訂單系統對接的業務系統較多,後端邏輯非常複雜,因此在設計過程中也需要循序漸進,同時保證良好的可擴展性。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框架層

到了框架層這一步,重點如下:

  1. 提煉各節點核心信息
  2. 排佈設計遵循簡約至上原則

訂單的每一節點包含的信息分為兩部分:之前節點的關鍵信息和當前節點的關鍵信息。

之前的節點信息,是用來幫助用戶在必要時進行信息回溯,一旦有任何問題,可以高效得同平臺進行溝通,也就是讓用戶心裡有數。當前節點的關鍵信息,則是需要讓用戶一眼就能看到的內容。

比如:針對【待支付】的訂單,我們需要將訂單狀態、待支付金額及剩餘時間放在首屏位置;針對【待收貨】的訂單,則是物流信息突出;像外賣類訂單,由於整個訂單的完成周期較短,用戶非常關注何時能收貨,因此某時刻商品的位置是重點信息。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在這裡想重點說說京東和淘寶在訂單完成後的框架結構,從下圖可以看到,京東認為用戶在訂單完成後,若再來看訂單,核心關注的可能是【我以前買了什麼,現在還想買】,因此將訂單商品相關的同類商品、同類賣場做了突出,隱藏了物流信息、訂單詳情。

而淘寶認為用戶關注的,是【我之前的訂單可能存在的問題】,將訂單的物流狀態、訂單詳情全部顯示了出來,並沒有在這個節點做過多的運營動作。

究竟哪一種設計是對的,需要根據數據來進行分析,可能兩個平臺在此處的設計差異,也是經過了數據分析後得出的結論。

攻略:电商平台订单产品设计

表現層

表現層的重點是配合信息框架設計,進行視覺層面的引導。之前的框架已經將核心信息進行了提煉排布,視覺方面就需要根據這種排布,用規範化的視覺語言進行產品的最終描繪,此處就不做過多延伸了。

總結

訂單產品首先是一個工具屬性的產品,是用戶與平臺在轉化的末端進行信息交互的載體,其次可以是一個運營資源位,通過對用戶的之前的購買行為進行種類、頻次方面的計算得出用戶的偏好,加以二次轉化引導。

強大的訂單系統需要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設計時一定要將目光放長遠。

所以,你覺得你的訂單系統合格嗎?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