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线城市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平均工资有八九千,但大部分人工资都是四五千?

东城西站


这个原因很简单啊,因为工资是有下限的,但是是没有上限的。

拿北京举例,2018年北京市最低工资是2120元/月,2017年北京市社平工资为8367元/月。也就是说,北京市职工理论上没有每个月收入低于2120元的人。假设2018年今年北京市社平工资涨幅是10%,那么将达到9100元左右,也就是说社平工资与最低工资的差额是7000元/月。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一个拿最低工资的人和一个月薪是16000元的人平均,那么就会出现两个人刚好符合社平工资的结果。

但现实中,虽然转4000、5000的人不少,但一个月赚十几万几十万的也大有人在。一个年薪120万的高管,月薪是10万元,他就能将23个左右月薪5000元的人拉到月薪9100元的平均线上。那要是换一个年薪1200万元的人呢?年薪1.2亿的人呢?高薪的人很多,且比平均工资额度要高的多,而低薪的人最低就2120元/月。

在北京上海这种城市有无数的国家机关、外企总部、投行金融、互联网高新产业,哪个高管不是年薪几十万打底。所以才有很多人说平均工资说明不了整体收入水平,中位数才可以。


未泯双瞳


单拿北京说一下吧。小编认识两个人,学历都很一般,并不是985、211毕业,毕业后来北京的。其中一位搞教育培训,刚来第一年只有三四千工资,第二年换了一份工作,工资飙升到一万五。另外一位工作与其大学所学完全毫无关系,先是进了一家国企,工作两年,工资五六千,然后辞职换工作,月薪一万二。



小编举这两个例子说明,在北京只要你不是十分没有能力,跳槽是一个提升工资的完美方法。北京是一个有广阔舞台的地方,会给很多人合适的机会,月薪过万并不难,但是需要熬两年。


北京高学历的人士非常多,所以工资过万的也非常多。当然,工资四五千的可能更多,毕竟大部分人做的职业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工资也不会给的很高。要是这样平均一下,工资肯定到不了八九千。但是北京很多人不拿月薪,他们挣的是年薪,有些人自己本来就是老板,他们的收入要远高于打工者。这样的人北上广深要远远超过其他城市,所以平均工资就高了,大部分人是被平均。

一线城市是一个能够拉开贫富差距的地方,挣得多的钱都数不清,挣得少的每月都不够花。所以平均工资并不能反应一个城市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他只是反应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繁华程度而已。


陆十二


坐标北京,说说我认识的两家人的平均工资情况。

第一家:郊区,原农民,后农转居民户口,家里祖父母二人,均80上下,二人退休工资合计8000元,五个子女,大姐夫妻均退休,大姐之前是事业单位工人,退休金每月5000出头,大姐夫开出租,交保险时间短,退休金只有1900,大姐家女儿32岁,某互联网企业行政,月薪扣除五险一金拿9000多,大姐家女婿某互联网企业人力高管,年薪50万。

二姐是事业单位在职员工,面临退休,月薪拿到手6000+住房补贴2000差不多8-9千,每年会有不定期各种补助津贴合计3万左右,这么一算每月也合到1万出头。二姐儿子物业上班,学历不高,月薪大约5000元,二姐家儿媳妇某企业策划文员,税前8000左右。

三姐三姐夫也都退休了,都是工资比较低的单位退休,加起来退休金6000多,三姐家女儿某上市公司技术员,传统企业,刚上班两年,月薪税前8000左右。

四哥30年教龄教师,中学小科,工资一直在税后5~6千左右,最近把原放到住房公积金专户的住房补助并入工资纳税,差不多税前能到1万左右了,有时还有不定期不知名补贴2-3万,四哥媳妇是某民企财务高管,年薪大约30-40万,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福利。四哥儿子上大学。

老小开了二十年车,给企业开过,也开过出租,胆子小也懒,不爱干活,在家吃低保了。老小媳妇也文化水平不高,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月收入4-5千左右,孩子上大学。

第二家,城区,父亲母亲都退休,二人退休金合计1万出点头,父亲原是处级退休,母亲普通工人退休。

大姐某企业高管,年薪40万上下,大姐夫公务员科级,月薪1万左右。二姐某大医院护师,月薪加班费奖金大约2万。二姐夫事业单位,月8000左右。老三某广告公司高管,年薪50万左右,老三媳妇为了照顾孩子,在家里做网站维护的兼职,月8000左右。

这只是两个极普通的家庭,有关平均工资是否真有多高,给读者参考。


敬亭山926


拿深圳来说吧,因为我正好在深圳。

深圳算是改革开放最早一批进去一线城市,地理位置靠近沿海,对面就是香港。从这几年整体发展趋势来说,深圳正在迈入全球化,无论是消费,常住人口,还是工业,金融等等各个领域都是比较强。

从2017年求职人均分布统计图,深圳人均工资9000出头,有一句话叫社会70%财富掌握在30%之中,而这30%人就是各行各业中的精英。另外70%人掌握30%财富,这70%就属于各行各业普通的工薪阶级。所以大多数人工资在四五千左右,加上深圳日常开销都是一大笔花费,导致更多人处于刚刚仅仅够养活一家人环境中。

其次深圳就目前来说传统行业比较多,比如:制造业,养殖业等等,比较衰的是传统行业整体人均工资都不高。深圳比较目前金融,投资理财,这块工资相对于来说前景比较大,工资普遍待遇偏高。

当然付出和回报成正比,金子在哪里都发光,祝愿在深圳工作的这些人,事业爱情双收


江东影视剧


很多人认为毕业在上海工作,月薪过万,醒醒吧,上海平均工资才6500元。

很多人经常发帖子,询问如何才能月薪过万。而诸如如何月薪过万,过十万,年薪过百万这样的问题,更是满天飞。关注量也是巨量,说明大家真的对赚钱很渴望。

可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即使在最发达的城市上海,人们的平均收入也仅仅是6500元。这是上海市统计的本市的平均工资,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有人可能说,上海不是各种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富豪吗?月薪没有一万,在上海怎么活?

只能说你想多了,每年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从全国各地来上海,工作竞争极为激烈。一般211大学工科硕士也就是5000块左右,本科会更低。所以在校大学生要对工资有所预期,切勿过于不切实际。当然大学里还是要把专业课学好,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并且一直不断的努力坚持下去。


塔尖


首先我要说明,一线城市有一线城市的好处,但一线城市也有一线城市的困苦。我在深圳生活了二十多年了,前两年父亲来深圳生活了一段时间,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你没有你哥哥的幸福程度高。哥哥在内地一座小城工作,父亲感觉哥哥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而在深圳,虽然平均工资达到8000多元,但把开支去掉,这点工资真的就剩不下什么 了。

我们先来看一张表格,这是2017年6月网上流传的一张各城市平均工资表,从表上可以看出,月平均工资排在前四位的正是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城市的平均薪酬都超过了8000元,但想想这些城市的房价,这点工资真的生活得还很困难,以深圳为例,深圳的平均房价5万多元,就算月平均工资8000元,这房价比也是够吓人的。

广州城市风光(东方IC)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平均,我们知道北上广深这些城市,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业都不少,这些企业的工资都非常高,年终有些高得吓人。而一些普通的企事业单位,工资比较低,或许只有三四千元,但被平均后,平均工资蹭蹭地往上涨,而在后面追赶的人,真实工资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往上涨。

上海城市风光(东方IC)

一座城市的表面都是一样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城市内部,每个人的生活境况差别是很大的,平均收入,其实并没有多大真实意义,几个马化腾的工资,都可以拉高平均工资的一大截。在超级城市里,虽然配套较完善,虽然机会也较多,但实话实话,生活压力大,生活差距也大,有钱人太多,街上豪车成群结对,而骑共享单车的人也不少,生活相对清苦,当然,清苦并不一定没有快乐。


途虫的百味人生


我来深圳1年工资6000千社保医保400多,到手5600元房租1500元,生活费1200元,地铁费,烟费,水费一个月1000元,房贷一个月3500元。一年内裤买了两次600元,杂七杂八费用没记,日子想让我回农村咋整





忧伤的恨


大部分工资四五千???这绝对不可能吧?一线城市啊,那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我感觉月薪过万那都是算是低绩效人群了吧,怎么可能平均才八九千,大部分四五千??绝对不可能的事!!

我没有在一线城市待过,我家乡是三线城市,但我去一线城市玩过,我同学在北京,上学期间放假的时候去玩过,毕业后工作的时候有时候趁着假期也找他们玩几天。虽然没有问他们的收入如何,但我知道他们的房子都是两三万一平米。车子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不像我们家这种小地方,基本上要去的地方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就到了,他们带我出去玩,就算近点的地方,开车也都是一个小时起步,所以耗油量也多,养个车子费用也比我这边贵。所以一个月如果真如题主所说的月薪四五千,那他们根本养不了房子跟车子才对

再说收入,我家这种三线城市,去一个工厂上班的话,一个月正常也是三千多。北京深圳那种高端格的地方,月薪才比我这里高一千多的话也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我个人觉得题主的问题肯定很伪,一线城市的工资不会低于万元的


天怒疯狂


你只看到了一线城市的工资高,却忽略了一线城市的花销也高啊。


一、房租

除非是本地人,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大部分外地人只能靠租房。而租房的成本是相当高的。我现在租的是3400元一个月,这个钱是不是要比有些三四线城市的人一个月的工资还高?

如果要租比较便宜的,那环境设施,居住面积就会大打折扣,肯定没有你在自家住的舒服。

我之前在三线城市工作的时候,一个月是450,你想想着差距,是不是很大。


二、交通

一线城市出行基本靠打的和地铁,而地铁一天来回在10元左右,打的50元左右,在二三线,一般依靠步行、电动车就可以到。


三、生活开销

其实,现在二三线城市的开销也不小,但一线城市不管是夜生活还是周末的娱乐设施都会更多,花样更多,所以开销自然不会少。


工资水平一般都是和一个城市的消费水平成正比的。小城市的人羡慕大城市的人工资拿得多,大城市的人也许还羡慕小城市的闲适安静呢。


各有各的好,不必羡慕对方。


扑扑追热点八卦


得看清楚,每个城市的平均工资金额,并不能代表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个工资的待遇。

就比如我的认识的两个朋友的情况,都是在深圳工作的,下面就来看看他们的收入情况吧。

一个朋友他本人在工厂做管理,每月大约可以拿到10000多元,他老婆在一家餐饮企业,每月也就4000多元,他们有两个小孩,那么家庭成员的月收入只有不到4000元,在深圳也是可以生活,只是买不起深圳的高房价,小孩在老家江西养着,生活质量也是一般般吧。

另一个朋友他本人在一家外企做经理的,月薪10万左右,经常性出差的,而他老婆在一家国企上班,月薪2万多,他们只有一个小孩,那么他家庭成员月收入达到4万多,他们在深圳有三套房,还有其他一些投资的生意,每年工资外收入加房租都有数十万的收入。

如杲只是把这两位朋友的家庭成员做为统计样本,那么人均月收入有2万多,总体来说算高收入人群了,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真的不一样。

所以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地算平均工资,在一线大城市里,月收入高一般是企业的高管、合伙人,生意人,占总体人员的10-20%,月薪收入很高。但大部分的80-90%的人,比如一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餐饮,超市,清洁工,工厂员工的收入,也是比较低的,每月月薪也是四五千左右。但如果算平工资,月薪水平就高了很多,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低薪的大部人都是过客,在这些城市,没有房,没有车。基本上靠租房住,生活质量也很一般,也很辛苦的,一直留下的,只是因为他们都想往那10-20%的高收入人群去奔,如果久了没有实现,也就放弃了,就回到家乡的二三线城市或小县城去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