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賈瑞雲:打造“航母艦隊”,引導民企與攀鋼集體“出海”

市委书记贾瑞云:打造“航母舰队”,引导民企与攀钢集体“出海”

《四川日報》2018年11月22日 06版

原文如下↓

編 前

四川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的成功召開,吹響了開創四川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新局面的號角,在我省各地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我省各地備受鼓舞,立志要搶抓發展機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如何將各地民營經濟這把“火”越燒越旺?今日起,本報記者將對話我省各市州委書記,一起談感受、話發展。

攀枝花市委書記賈瑞雲:

打造“航母艦隊”,引導民企與攀鋼集體“出海”

11月20日,四川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在成都召開,對全省10個民營經濟發展態勢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市(州)進行表揚,攀枝花市名列其中。大會結束後,攀枝花市委書記賈瑞雲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談感受:民營經濟成重要力量 感到振奮】

記者:攀枝花是這次大會受表彰的10個市(州)之一。對此,你有什麼感受?

賈瑞雲:像這樣大規模、高要求的民營經濟方面的大會,在全省來說都是第一次。攀枝花在會上受到表揚,讓我們感到振奮。近年來,攀枝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持續推動民營經濟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如今,民營經濟已撐起了攀枝花經濟的“半壁江山”。2017年,攀枝花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 565.91 億元,增長7.6%,佔GDP的49.5%,民營經濟貢獻率達50.4%。今年前三季度,攀枝花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39.82億元,佔GDP的49.2%,成為穩定增長、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談機遇:政策“禮包”帶來發展機遇】

記者: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對攀枝花提出了“3+2”的新定位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民營企業面臨著怎樣的歷史機遇?

賈瑞雲:“3+2”是省委對攀枝花提出的建設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國際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以及川西南、滇西北區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開放門戶的新定位新要求。其中,“3”是產業提檔升級方面的要求,與許多民營企業當前正在發展的業務緊密契合,將直接為廣大民營企業創新創業、做大做強帶來重大機遇;“2”是城市轉型發展方面的要求,不僅能為民營企業帶來大量的投資商機,而且能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提供更大的平臺。

此外,打造世界級釩鈦材料和國際陽光康養產業集群、建設清潔能源水電消納產業示範區等方面的政策“紅包”也為攀枝花提供了大好的發展機遇。

記者:我們注意到,攀枝花市委提出要“補齊中小企業培育這一短板”,短板在哪?如何補齊?

賈瑞雲:我市民營經濟起步晚、底子薄,仍然存在經濟總量偏小、發展層次不高、產業結構不優、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問題。為此,我們提出要全力補齊中小企業這一短板,充分發揮攀鋼這艘“工業航母”的引領作用,積極引導民營企業承接其產業鏈,做強上下游和左右端,打造“航母艦隊”,與攀鋼集體“出海”,不斷增強民營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提升民營經濟的規模和質量。

【談打算: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記者: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營商環境和創新創業氛圍的支撐。攀枝花下一步有何打算?

賈瑞雲:我市將全面落實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的決策部署,努力為全市民營企業創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環境和創新創業發展平臺。

一要抓好政策落實。認真貫徹中央和省上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健全制度措施、強化督導落實,努力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的政策紅利。二要優化政務服務。要清晰界定市場和政府的邊界,加快“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把該放的放徹底,該管的管到位,該服務的服務到家,全方位、全過程為民營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三要強化要素保障。堅持“一企一策”、企業“紅名單”等制度,積極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用地難、引才難、營運難等實際困難和問題。四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鼓勵幹部坦蕩真誠開展政商交往,堅決反對和糾正以權謀私、吃拿卡要等違紀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秩序、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護好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