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今各国的制式装备里面,很少能看到使用弹鼓供弹的突击步枪了呢?


准确的说,弹鼓从来就没有成为突击步枪的标配。

弹鼓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注定是小众产品,只能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场合发挥作用。

一、弹鼓的缺点十分明显

弹鼓的优点十分单纯,就是容弹量大,能够为武器提供持续的火力。

弹鼓的缺陷则有很多:

1.笨重。为了容纳更多的子弹,弹鼓自身的重量远大于一般的弹匣。再加上更多的子弹,整个弹鼓的重量非常可观。

使用了弹鼓的枪支自重会急剧增加,同时由于弹鼓的出现,全枪的重心也会发生变化,对携行、握持的姿态有较大影响,对射击精度更是有较大的影响。

下图中的C-Mag弹鼓,容纳100发5.56NATO弹后的重量为2.05千克,而搭载它的G36突击步枪空枪重3.62千克。这样的组合握持感觉可想而知。

2.异形。弹鼓向两侧突出,容易剐蹭和钩挂,对于武器的携行、养护和使用都是不利的。

3.握持感不佳。握持感会影响射击姿态和射击精度。

二、弹鼓的兴盛是特定战场条件的结果

说到弹鼓,就不能不提PPSh41。作为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冲锋枪,其标配的弹鼓成为最为显著的辨识特色,也是弹鼓这一供弹方式的最佳名片。

PPSh41的诞生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战争初期,德军装备了MP38冲锋枪的步兵小队在巷战中具备强大的近距离火力,给苏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PPSh41的诞生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短板。

从PPSh41诞生后的使用效果来看,弹鼓带来的71发超大容弹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同样是二战,由于战场环境的不同,就没有出现别的弹鼓式冲锋枪。即便是同样面对MP38/40的英美军队,由于交战环境的不同,没有近距离火力压制的迫切需求,就没有发展大容弹量的冲锋枪。

三、战场环境的变化使得弹鼓逐渐消亡

PPSh41即是弹鼓式供弹的巅峰,也是绝唱。二战后,战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弹鼓在江湖上逐渐销声匿迹。

1.步兵不再是地面战场的主力,步兵轻武器对火力持续性的需求降低。

2.小口径弹药的兴盛,突击步枪弹匣进一步缩小,导致弹鼓的体积劣势更为突出。这一点对车载步兵而言尤其突出。

3.模块化和多功能的轻武器发展思路与弹鼓严重不兼容。

四、弹鼓并未完全消失

特定需求环境下,弹鼓还是有用武之地的。最典型代表是95式班用机枪。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关注。欢迎评论互动,每条我都会仔细阅读!


D版朴信阳


一来,弹鼓的可靠性固然是不及弹匣的,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在真实的战场上,步兵的交战距离远比CS,CF这些游戏里要来的远,在突击步枪上,弹匣容量带来的优势实际上不大。

弹匣比弹鼓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装弹快,而且更轻。

战场上士兵接收到的弹药补给都是以散装形式的,很少有送来装好弹的弹匣。

大概就是这样。

弹鼓的最大的缺陷,是相比起弹匣,装弹会很慢。因为弹鼓容量较大,且弹鼓内的弹药弯曲排列,所以簧力很大,不能像弹匣那样直接压弹,得将弹鼓拆开往里面装弹,还需要专门的装弹器,非常麻烦。

举个例子,美军士兵的标准带弹量是6-10个弹匣,但是在作战的间隙仍然要频繁地为弹匣压弹,如果用弹鼓的话,对长时间战斗持续火力其实没什么提高,弹鼓的作用是提高短时间内的火力持续性。

另一方面,很多持枪姿势和弹鼓是有矛盾的,因为弹鼓横向占用空间较大,持枪时左手弯曲更多,对全自动射击的精度很不利。

所以,很多时候基层步兵的枪械并不配备弹鼓,而是给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部队。举个典型的例子,三胖的卫队用的PP-19就是用的类似弹鼓的弹筒,64发弹容量,他们用的AK-74也是弹鼓,100发容量。

当然了,对于无托班用机枪来说,就必须用弹鼓了。既然是班用机枪,弹匣肯定是不够的,但是又因为无托,所以枪机靠后,也不能用弹链。典型的例子就是95班用机枪。用的是MWG弹鼓,90发容量。

不过国内也不喜欢弹鼓,那怎么办呢?

实际上95式班机的这个MWG弹鼓虽然长得像弹鼓,但是原理上其实是一种圆形的双排长弹匣。也算是解决了弹鼓再装填麻烦的问题。


贞观防务


弹鼓虽然弹药量多,但是行军与作战中携带方式和地形环境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武装行军中,带个有弹鼓的枪,那是多么的郁闷只有机枪手和副射手有亲身体验不要太“酸爽”。

一般在部队的制式枪械中,使用弹鼓主要是机枪这类武器,因为需要长时间的火力压制,而弹鼓装弹多,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但是对于步枪手来说,配备弹鼓的话不是不可以,但是从战术需求来说,没必要。一个战斗班组有一挺机枪还有其他战友的火力支援,对于步枪手来说,不需要持久的火力,没有弹药了,换弹匣时可以由战友来提供火力支援。

另外,从成本上来考虑,给数量少的机枪手配备弹鼓这个成本还是可以负担,但是如果给全部步枪手都配备弹鼓这个成本可就高了。还有战术训练方面,一般步枪手的战术都是基于枪上装弹匣时使用的战术,所以机枪手的战术动作与步枪手是不同的。如果都配弹鼓,战术动作势必要失去灵活性。配弹匣与配弹鼓行进与作战,那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这位用弹鼓的同学也就是这样扫射过过瘾,如果要做战术动作的话,那就有得哭吧~连卧姿射击都成问题。

实际上现在主流军队都是以弹匣为主。弹鼓只是给少部分特殊需求的部队或是岗位配备的。

题主说到美国抢银行的用弹鼓,首先要说明白,这个劫匪他不需要考虑以上所说的全部问题,成本上,就他自己用买10个也费不了多少钱,第二个他有需求,要压制警方火力,这个就跟班组中机枪手一个性质,总要有一个火力强的。战术动作上人家大部分时间不用考虑,很多劫匪可能都没有经过军训,哪里会用什么战术动作。再说有了源源不断的火力支援,不用做什么动作也无所谓。只要隐蔽自己的要害就好了。

另外,弹鼓在战场上虽然火力猛,持续时间长,但是补充弹药也是相当麻烦。所以一般机枪手都分正副两射手,分别携带弹药来满足机枪使用。

那么除了机枪手之外还有其他兵种需要弹鼓吗? 那就是特种部队,特种部队对弹鼓的需求那是直接的。一般特种部队都需要进行单独作战,这样战术方式不像成建制的作战中,有完善的后勤补给。特种部队经常会有很长时间得不到补给,作战人数又少,所以他们会给自己的步枪也配备一些大容量的弹鼓,因为在特种部队战术中,一旦小队被包围,他们需要进行火力突围的战术来脱身。也就是小队一直在前方保持数支不间断火力的倾斜,然后边射击边撤退或是边快速前进突围,用猛烈的火力来压制对方的力量,争取时间让小队脱离危险区域。这样战术对火力的持续性要求很高,所以弹鼓在这里使用就非常有必要。

成本上弹鼓也贵,所以无论战术上还是经济上都不可能所有的步枪手配备弹鼓。民间玩家不差钱当然可以买一堆爽,但是对于讲究实用性的作战环境来说,弹鼓确实不是人人都配就是好的。


陶德中士


现代突击步枪大多数采用30发的供弹具,这是在人类自有轻型自动武器之后的历次战争之中总结出来的。

不同于二战时期的冲锋枪,发射手枪弹的冲锋枪主要的任务是在近距离弥补步兵班组火力,提供火力压制,所以对于火力密度上面的要求很高,便有了一系列采用弹鼓作为供弹具的冲锋枪。但是现代的突击步枪——替代曾经的冲锋枪和步枪的武器,其30发到35发的弹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已能够满足火力需求。而过大的弹鼓带来的则不仅仅是步枪质量骤增,还有庞大的体积阻碍战术动作。况且,使用用战术背心能携带的弹匣数量的载弹量也要远远超过携带相同体积的弹鼓。

弹鼓带来的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射击时容易卡弹。这在战场上是会害死士兵的。就算是以可靠性著称的苏联波波沙41型冲锋枪,在有经验的老兵手中弹鼓也不会是满的,而是空出几发保持弹簧弹性,防止卡弹。

而世上虽已不使用弹鼓作为突击步枪的标准配置,但是弹筒作为一种替代品却有规模性地被使,如朝鲜特种兵用的98式突击步枪就有使用特殊设计了的64发弹筒。这是因为朝鲜步枪在技术上依旧和七十年代苏联的AK74类似。若不凭借短时间的火力优势去对抗美韩的战术化的步枪,就会呈现一定劣势。而朝鲜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瞄具和战术配件上的差距,便只能不做出如此尴尬之举。

存在即为合理,弹鼓的淘汰是因为一种作战思想的淘汰,是因为战争形式的改变因而淘汰。


水镜晓先生


弹鼓,作为区别于弹匣的另一类枪械装弹工具,兴起于一战,盛行于二战,到了冷战,乃至近现代,依然不乏追随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世界各国制式装备主流中,弹鼓供弹的突击步枪已并不常见了。

使用弹鼓的苏联波波沙冲锋枪

首先我们从战术层面上分析,战术步兵使用由弹鼓供弹的突击步枪,可以在作战交火中享受到火力持续性强的好处。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弹鼓较弹匣而言,携带不便,重量大,装弹流程麻烦,会给作战带来机动性减弱的后果,而这在现代战争中是无法容忍的,不符合现代战争战术思想。同时,在一个步兵作战单位中,弹鼓使用较多的机枪和突击步枪定位不同,前者讲求火力,后者要求激动敏捷。

二战中使用弹匣的汤姆森冲锋枪比起笨重的“芝加哥打字机”更受二战中同盟国的欢迎

另一方面,从军事战略角度分析,弹鼓较弹匣而言设计复杂,不利于批量生产,以满足部队的供弹需求。同时,以我国部队中的81枪族为例,我军在枪械保管时,为避免因枪支乱换零件导致枪支损失,不准81突击步枪使用81班用机枪的75发弹鼓,以确保军队纪律和降低后勤压力。

图为81-1式突击步枪

因此,基于以上战术,战略种种原因,世界主流制式突击步枪鲜见弹鼓装备。

创作不易,军情君是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希望各位亲点波关注,方便给大家普及更多军武知识,谢谢啦!


军情解析


弹鼓攻弹现在主要是是用于机枪,而不是突击步枪。突击步枪要求的是在移动中射击,装弹量过大(100发)就会加大枪械的重量,降低突击步枪的机动性,同时让单兵在移动中的射击精度下降,端过枪的人都知道。突击步枪讲究的子弹威力和射程,而不是射击速度,而不是火力压制或火力持续性射击,所以回膛速度并不快,不需要弹鼓这种这种装弹量多,持续供弹的物品,20到30发的弹匣足够。

这几张图是机枪和冲锋枪,除MP5外,都是用突击步枪改造成为的班用机枪,不要误会成突击步枪。


疾风之狼


目前,突击步枪的主要供弹方式都是弹匣供弹,弹鼓供弹不是没有(上图黑科家的也能选装),而是在制式供弹容器中基本上很少见到它们了。弹鼓的优点非常明显,这种圆柱状的大家伙相比扁平的弹匣可以容纳很多弹药。在进行火力压制的时候,使用弹鼓供弹的优势就能够凸显出来了,不仅火力持续性好,能把敌人压得抬不起头来;还能减少更换供弹容器的次数,而大家知道重装弹药时如果没有掩护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弹匣除了易于持握、更换速度相对快一些外,好像都比不上弹鼓。

然而,弹匣的缺点却是让它被“打入冷宫”的主要原因。其一。弹鼓的结构相当复杂,虽然看起来就像一个圆柱体,但是为了弹药能自动进入供弹口,这里面的弹簧要像手表里面的发条一样,使得其卡弹等故障的频率很高,可靠性令人着急;而且,弹匣这种扁平状的容器基本上都能靠冲压工艺制作出来,非常的方便,弹鼓则需要人工组装。在战争时期,一件装备的工时越短越容易大量装备。其二,光是从外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弹鼓的重量不轻。一个弹匣虽然装的子弹少一些,但是本身的重量却很轻,作为一个要穿着防弹背心,背着几十斤物资还要在枪林弹雨中灵活机动,恐怕谁也不希望使用这么一个供弹具吧?

而且,弹匣供弹不足这个问题也有早有了解决之道。采用并联的双排弹匣是很好的选择,而且这也不需要费多大的劲儿就可以完成,只需要一个并联绑带就可以了。甚至在一些士兵手中,直接用工程胶带缠上几圈就可以轻松解决了。所以,弹匣仍是现在的主流方式。


浩汉防务论坛


1,可靠性。2,携带性。3经济性,即使美军,也是要挂个袋子,把空弹匣收集起来,回去后再把子弹压进去,弹匣一个袋子可以装7.8个,弹鼓顶多2个,其他弹鼓都扔了?4,火力持续性,步枪都是闭膛射击,枪管也不是重型枪管,2分钟内打100发以后就过热了,弹鼓火力持续性再好都没用,第二个弹鼓都要等机匣和枪管冷却。综合以上,有人用弹鼓,但是一般都只有一个,直接装在步枪上,首次开火火力持续性能保证,打完就扔掉换普通弹匣,像美军那样的巡逻任务,并不知道今天会有恶战,所以一般不会撸个弹鼓出去。5,安全性。交战时,机枪手一般是重点照顾对象,你没事装个弹鼓,人家以为你是机枪手,都打你,何必呢,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多好


黑山老妖37625003


大哥,你也说了,是突击步枪了的嘛。除了步枪这个主语,还有一个"突击"!什么叫突击?速度啊,效率,都是关键因素,你一个弹鼓(实际上,还得备用吧?2哥个应该不算过分),假设100发子弹(如果你说50发,那我还不如两个30发弹匣呢)外加弹鼓自重4斤(假设),那么单弹鼓就12斤,枪4斤,就16斤了。额,突击的你,不会是裸奔吧?那就还得背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辅助东西,,,30多斤了,在加上手雷烟雾弹,额,估计你也爬不动了的。另外,你说的弹鼓,其实是想说,火力的持续性为首要目标,可真正的突击,不会是长途,不断射击,二而是相反,所以,不用弹鼓而是弹匣,换弹匣的那几秒,在突击过程中,闪避的时候就可以了,弹鼓除了增加拖累外,没什么实际意义。再说一句,弹鼓一般是在阵地战,或者机枪手比较常见


Firebird


弹鼓用来干嘛?正儿八经打仗你扁扁的枪上插着个圆咕隆咚的弹鼓难过不?

而且你把备用弹鼓放哪儿?鼓囊囊的一坨你塞哪儿都不舒服,弹匣扁扁的什么口袋都好插

弹鼓供弹可靠性还差,一不留神卡壳怎么办?

弹鼓可以长时间火力压制对不对?那班里的轻机枪干嘛用的?美军每个9人班还有两挺200发弹链供弹的M249,压制够不够? 压制住了之后装备标准步枪的步兵摸对面菊花不是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