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PART

01

在《朗读者》节目中,演员马伊琍分享了一件至今无法忘记的“爸爸与老师起冲突”故事:

我刚上高一,班里来了位新老师,她请每个家长到办公室领学生手册。

当爸爸打开我的成绩单时,上面的分数都考得很好,只有思想品德写了一个“差”字。

我爸爸非常惊讶,问老师:“这个差是怎么回事?”

老师回答:“你的女儿与多个男生早恋!”

爸爸当时特别平静地说:“哦,好的,那你能不能把那些个男孩子的名字写下来。”

老师写下一个名字。

爸爸接着问:“还有呢?不是多个吗?”

老师立刻生气了!

爸爸接着说:“老师,我女儿我最了解她,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看来我还是找校长说去吧!

爸爸的话,让马伊琍当场哭了,一方面因为委屈,另一方面是感动于父母毫不犹豫的信任。那一刻,马伊琍下了决心,她要更加努力,绝不辜负爸爸的信任。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事实上马伊琍的父母,初中都没有毕业,也没有那么多教育孩子的理论,只有来自心底的对孩子的信任。他坚信自己的孩子不会这样。

“知心姐姐”卢勤在她的《好父母,好孩子》中写到:信任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能量。

当受到信任时,他会觉得他的身后有许多人支撑着,他有不负众望之心,就不会被任何重负压倒。

这些年,马伊琍越来越优秀,无论是面对自己的事业还是婚姻家庭,她都能四两拨千斤,从容不迫地对待,这些都离不开她青少年时期培养起的强大内心与智慧。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PART

02


知乎热榜上,有一条关注度很高的问题:

要是父母不信任孩子,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下面有一条特别的回复,是一个女孩与妈妈发生的故事:

女孩当时正在读高中,压力很大,导致月经不正常,有时候甚至三到四个月都不来。她把这个事告诉了妈妈,原本是希望妈妈带她去看医生。没想到妈妈却问:“你是不是偷偷交男朋友了!”女孩听后一愣,反应过来后特别气愤!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亲妈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怀疑她?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作为女性,看完这段描述,都能想象女孩当时的气愤和过后的伤心。

她在向最亲近的妈妈寻求帮助,等来的却是一盆冰水,浇得透心凉。

妈妈对女儿在各类“小事”上的不尊重和不信任!就像暗箭,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产生自我怀疑:我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吗?为什么最亲的父母都要怀疑我。

为什么很多孩子渐渐不愿意对父母交心?想想自己是不是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吧。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知名作家王丽芳说:亲子之间,最重要的不是可以教孩子什么,而是,紧紧拉住父母与孩子间那条叫“信任”的线。

一个对父母失去了信任的孩子,在人生中需要帮助的每一刻,都会失去被帮助的机会;也会因为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信任而自暴自弃;

他甚至会觉得人生很孤独,这个世界上都没有值得信赖的人!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PART

03


在现在的社会中,对孩子不信任的父母并不是少数。

我们总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不准孩子这样做,不准孩子那样做,并且一心的想要为孩子排除万难,总觉得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顺利成长。

然而哲学家弗洛姆说:教育的对立面就是操纵,是对孩子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

家长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可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所以当家长总是不放心,不放手,就等于告诉孩子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那,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真的很信任他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放手让孩子做他能够想做,并且能够在能力范围内完成的事情。

就像心理学家曾奇峰在写给女儿的信里说到的:人生的路道阻且长,这一路上需要你做无数个选择。

有的选择或许结果不那么美好,却是人生经历必不可少的部分。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最正确的做法是给他指导,给他鼓励;当他取得成就,我们一起欢舞,当他不幸失败,我们给他一个臂膀。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不断的选择中成长,才能感受到来自我们信任的力量。

其次,要为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我们希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来自孩子心底的那份对父母的信任,就消减了大半。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有尚未开发的领域,只是我们在未挖掘之前就用各种的打击和不满把它给扼杀了。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所以无论孩子如何,一定有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地方,关注他的优点,赞扬他值得赞扬的地方,缺点就会被饿死。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他也会为了父母的这一份期望和信任,变得更加努力。

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听听孩子的内心。

就像尹健莉说的:与其让孩子多听听父母的话,不如让家长多听听孩子的话。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我们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尤其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面,都是凭着主观意识来判断肉眼看到的事物。

不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看待问题,就不能感受孩子的内心,如此就无法跟孩子建立有效的链接。

所以我们放下大人的面子,跟孩子平等交流,多听听孩子的话语,才能够跟孩子一起找到问题,然后再一起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做父母,最怕你满嘴是爱,却满心怀疑



PART

04


我们信任孩子,给孩子无限的动力,孩子才有勇气,在这个未知的世界里安心的努力。

“信任”能够解决很多矛盾和问题,也能让关系变得更自然,就像风筝和线,风筝飞的再高,都有线的牵引,互不羁绊,还拥有牵挂!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也是“产品”。我们跟孩子之间以血脉相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着心爱的宝贝,总是禁不住想要为TA安排好一切,让孩子按照自己谱写的“成长地图”慢慢前行。

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信任,才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也只有我们对孩子理解和信任,才能让孩子无条件的信任我们。而这种彼此间的信任,正是亲子关系里最高级别的形式。

“就算全世界都质疑,父母依然会坚定的站在你的这一边,相信你,陪伴你,爱着你,看着你走出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信任孩子就是要和TA做朋友,不光要说还要做,一起经历亲子间快乐美好的时光,这些经历对于他来说,实际上是给TA人生打底色的时候。

如果他的童年时代家庭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爱,那他的人生底色是温暖光明的,我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是心灵健康的、情商良好的,所以信任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