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導 社會參與——統一戰線參與黔西南試驗區脫貧攻堅座談會側記

政府主導 社會參與

——統一戰線參與黔西南試驗區脫貧攻堅座談會側記

人民政協報2018年10月26日 第8157期

在第六屆“中國美麗鄉村·萬峰林峰會”召開之際,統一戰線參與黔西南試驗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也如期召開。會議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尤其是對畢節試驗區重要指示精神,總結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和多黨合作參與黔西南試驗區建設的經驗成效,進一步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助力黔西南打贏脫貧攻堅戰。

中共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副書記、州人民政府常務副州長穆嶸坤說,黔西南州地處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石漠化地區、民族地區,是全國、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自1990年“星火計劃、科技扶貧”試驗區成立以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堅持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扶貧工作方針,科技扶貧取得了重大成效。一是以發揮智力優勢、推廣科技成果、開展示範帶動為手段,在黔西南連續實施優質烤煙、金銀花種植、種草養畜等一系列科技扶貧項目,推動了扶貧產業的大發展;二是幫助向中央呼籲珠江上游生態屏障保護、盤江灌區水利建設、興義萬峰林機場等重大項目落地黔西南,推動了發展優勢的大培育;三是通過引進科技示範項目,助推“晴隆模式”“頂壇模式”“坪上模式”“者樓模式”以及“山地旅遊扶貧”等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相融合的成功模式,推動了黔西南州守好“兩條底線”。

也正是因為統一戰線的合力助推,黔西南試驗區為西部地區脫貧致富探索出了可推廣可複製的成功模式,為“欠發達、欠開發、欠開放”地區科學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鑑的成功經驗,形成了科技扶貧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子,得到了國家多個部委的肯定並予以推廣。

發揮界別優勢 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民建中央社會服務部智力開發處處長於豔斌在座談中說,民建中央以會員企業為抓手參與黔西南試驗區建設,在成功引入浙興商貿城項目的基礎上,由民建會員投資建設的貞豐縣“土布小鎮”項目,今年已完成投入3000萬元,幫扶村民860餘人;在晴隆縣雞場鎮、紫馬鄉投入40萬元,幫助修建畜禽飼養點;在冊亨縣開展2018年錦繡計劃“雙培”暨“萬名繡娘”培訓,培訓當地12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婦女、易地扶貧搬遷戶。

民進中央社會服務部副部長劉文勝說,安龍縣作為民進中央的定點扶貧縣以來,重點從培育特色產業,組織招商考察,引導經濟界會員到安龍縣發展產業、帶動就業為工作方向,協助提升產業效益,支持會員企業與安龍縣開展產銷合作,實現食用菌銷售產值上億元,協調推動安龍縣美女山水庫加快審批投建,協調推進安龍縣溫氏生豬養殖項目和壩盤村鄉村旅遊項目建設。

臺盟中央社會服務部副部長張駿在彙報中說,自2013年起,我們邀請了6批次約40位知名臺商圍繞山地旅遊和現代農業等課題進行投資考察,並向當地介紹臺灣農業經營的先進方法和理念。通過對歷史傳統文化資源的發掘和整合,積極向臺灣同胞、海外僑胞推介黔西南,拉近兩岸兩地之間的情感聯繫和認同。今年4月,協調臺商赴普安縣投資考察茶葉產業,最終達成了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達1.5億元,預計解決就業人數500人。這也是迄今為止,臺盟協調企業家力量在貴州進行產業幫扶力度最大、達成投資數額最多的產業項目。

歐美同學會社會服務部副部長王彤告訴記者,2017年11月,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王丕君帶隊,率領由20餘位海歸專家和企業家組成的“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赴黔西南試驗區脫貧攻堅服務團”,赴黔西南州開展脫貧攻堅調研考察和項目落地對接活動。4天時間總行程600多公里,考察了黔西南州義龍新區、望謨縣打易鎮、蔗香鎮的18個項目點,召開了義龍新區、望謨縣“凝聚海歸人才,助力脫貧攻堅對接座談會”。期間,在黔西南州領導與服務團共同甄別下,確定了直接扶持當地數萬貧困戶的10億元扶貧項目4個,簽訂了扶持當地特色產業、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合作協議11項,舉行了總價值近200萬元的醫療器械、圖書等緊缺實用物品捐贈3項,扶貧落地率達到40%以上。這是歐美同學會第一次在黔西南州開展的深度扶貧行動,受到黔西南州各方面和服務團成員的一致好評,得到了陳竺會長和中共中央統戰部戴均良副部長的充分肯定和鼓勵,工作成果被寫入中共中央統戰部2017年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和國務院扶貧辦扶貧簡報。

開展教育扶貧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民盟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劉聖宇告訴記者,民盟中央以開展民盟名師大講堂活動為抓手,幫助黔西南培訓鄉村教師,來自北京、上海、杭州的知名教師為黔西南1800餘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全學科培訓。民盟北京市委、民盟西城區委還與興義市第三中學簽訂了為期3年的教育幫扶協議,依託北京的先進教育資源,從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管理、學科建設、高考備考指導等方面開展精準扶貧,以提高幫扶學校教學管理水平。

民建中央也將教育扶貧與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搬遷式扶貧結合起來,自2016年起,在黔西南州實施“思源教育移民計劃”,開辦“思源教育移民班”,資助邊遠鄉村建檔立卡困難家庭的優秀小學畢業生,在縣城完成初中3年的學業。2018年,民建中央投入60餘萬元在晴隆縣、望謨縣新開設兩個“思源教育移民班”,100名易地搬遷貧困小學畢業生受益。向望謨縣打易鎮壩黑小學等6所學校捐贈價值15萬元的藝術夢想包,1000名山區留守兒童受益。向晴隆縣規模小學等3所學校捐贈26萬餘元,用於“零錢電影院”項目的開展,1000餘名師生受益。向冊亨、望謨兩縣幼兒園捐贈冬季毛衣近千件。

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民進中央著力做實扶志、扶智,發揮自身特點優勢,支持安龍縣教育發展,促進本地人才培養。民進中央以“同心·彩虹行動”為主要載體,啟動實施安龍縣骨幹教師培養3年行動計劃,共培訓安龍縣教師1000餘人次。開展“美育共建”,組織足球進校園、少數民族非遺文化“走出去”等活動;開展了“書香彩虹———安龍行動”圖書捐贈活動,捐贈圖書近12萬冊,為學生們享有更豐富的精神生活創造更好的條件。資助貧困生就學,引進助學資金70餘萬元等。

致公黨中央也在人才培育方面給予黔西南州大力支持。與國家開放大學深入合作,開展了致公金州鄉村人才學歷提升資質計劃,為當地培養了80多位致富帶頭人;繼續實施了致公青鳥升學計劃,持續招收當地貧困小學畢業生,到北京北大試驗學校免費完成6年中學學業;協調中關村加一戰略新興產業人才發展中心與興義民族師範學院達成校企合作框架協議,建設以大數據專業為主的“致公學院”等,致公黨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李萬通在座談時說。

九三學社中央社會服務部副巡視員陳克文說,九三學社實施了多種形式的“同心樹人”教育幫扶活動,為中小學書畫教師及書法愛好者近100人作書法教育專題培訓;為晴隆縣培訓中小學音樂教師120名,捐贈價值上萬元的管樂器與書籍;組織興義市50名中小學校長赴山東跟崗培訓等。

推進醫療幫扶 參與健康扶貧工程

開展民盟名醫大講堂暨黔西南義診活動,並組織民盟河北省委向黔西南州捐贈總價值20萬元的藥品。協調知名中醫專家董瑞參與幫扶下五屯衛生院,建設知名中醫診室,截至目前已經累計投入100萬元資金,捐助藥品、器具價值10萬餘元,董瑞院長還出診20多次,義診患者800餘人,並在下五屯衛生院收徒一名,跟診醫師3名,培訓當地鄉鎮醫師100餘人。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導致農村人口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民進中央積極協調力量,著力促進安龍縣醫療保障水平提升,參與健康扶貧工程。組織開展醫衛骨幹人才培訓,協調民進醫療專家赴安龍縣人民醫院講學交流,到鄉鎮衛生院義診帶教,為醫衛骨幹人才外出培訓提供渠道。幫助醫院重點專科建設,組織開展管理培訓,推進設立民進醫療專家工作室,協調社會力量推進合作辦醫。

致公黨中央也在醫療健康方面給予了大力的幫扶。與上海醫科大學、北京校友會結成戰略聯盟,開展當代白求恩行動工程,每年通過進駐科室進行診療、培訓等途徑,提升當地醫療水平。此外,致公黨天津市委積極開展“致公百醫培訓計劃”,幫助貞豐縣醫務專業人員到天津進修;致公黨浙江省委還協調專家到望謨、冊亨縣人民醫院開展捐贈、診療、培訓等工作。

九三學社開展的“同心康福”腦癱患者免費救助行,協調河北省醫學專家赴黔西南興仁、普安、晴隆、冊亨、望謨五縣(市)完成病例篩查482例,確定124例運動型腦癱病患接受手術治療,手術費用由九三學社河北省腦癱救助基金每例資助現金1萬元,並通過當地新農合報銷一部分,大病救助報銷一部分,民政補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九三學社統籌解決,真正實現免費救治。另外,還開展了援建農村衛生室及“送醫送藥送健康”等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