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能排進前三的將領有哪些?

yyy羅624


如果不論功過。戰神白起,後周柴榮,西楚霸王項羽。唐初李靖,太宗李世民,飛將軍楊廣,衛青衛仲卿,冠軍侯霍去病,太保嶽武穆(關羽關雲長被後人推崇只能說很悲哀,無論攻殺戰守,馬上步下。他都只能是一無名小輩)......等等等 ,單說以下三位吧。幾千年歷史不好說誰是最厲害的,因為所處的時代不同,背景不同,環境不同,對手不同。結局亦然不同。

首先說白起: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而且白起無敗績

柴榮:西敗後蜀,三徵南唐,北伐遼朝,英年早逝。而且柴榮打仗有一個特點“遇強逾強”如果柴榮不是過早離世,趙匡胤永遠只能做一個將軍,無論從那一方面柴榮比之趙匡胤有過之而不及。

西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歷史有名的彭城之戰3萬精兵破劉邦60萬聯軍,單獨這一個戰績也是後人可望不可及的。

個人愚見


姐的善良你沒資格批判


這個很難說,你這個問題也挺有趣的。歷史上名將很多,能打的將領投錯組織的更多,成王敗寇,又從何談起呢?

舉例,雖然有點不恰當,大概中國唐宋時期左右,那時候倭國(也不叫國,就叫日本島吧。)這個島上有N多個國,真的有很多個,數不過來,也不感興趣。

這個時期正是日本的戰國時代,也就是日本名將輩出的時代,那時候的日本名將打仗是什麼樣的陣勢?這相對與咱們中國同時期時候打仗那叫小巫見大巫。而且大巫很大,隨便你想,往宇宙邊緣想就對了。

1、為什麼這麼說,其實就相當於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大軍事家、大將軍當年打仗相比咱們華夏當時打仗規模來說的話,他們就是小孩過家家玩,幾十人對幾十人幹群架叫一場仗,打了一輩子群架,人數能上千就已經是燒高香了(而且史官高興的吐血,重點記載)。難道還要拿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幹了一輩子群架的)織田信長小隊長和山本56比嗎?比個鬼哦。一個驍勇善戰的丙級師團小隊長和一個甲級師團集團軍總司令比哪個厲害,這不是偷換概念欺負歷史名人嗎?難道不是欺負還是啥?他們兩個將軍思考問題的思維模式都千差萬別(拋開科學技術)。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可比性。

2、中國也一樣,夏朝時期打仗也是相當於幹群架,上去就是一頓狂揍,其實比的就是胳膊肘,誰的肌肉大,誰贏。那時候名譽上也有將領,其實這些將領帶小弟幹架和香港電影差不多,只不過很殘忍。

3、春秋戰國時期兩國幹架就更可愛了,很紳士、講原則、幹到什麼時候停戰、什麼時候燒火煮飯,吃飽了再約,吃飯過程中不準玩兒陰的,不然就不公平,然後就出局。而且在什麼地方約都是雙方商量好了的,和踢足球差不多,違反規則算你輸,淋漓盡致吧。這時候也有名將。怎麼比???不開玩笑,這真事兒,你百度也好翻書查也好,說白了真就是這麼回事兒。

4、後來隨著歷史的變遷,人口和生產力的同步增長,戰爭的規模逐漸擴大,各種軍備軍事著作的積累直到成書成冊。訓練軍隊的方法,制度獎賞的完善等等逐漸全方位擴大,直到二戰可以達到幾百萬人幹幾百萬人的戰略性大規模戰爭。

所以歷史它是呈現階梯狀延續發展的,我們崇拜祖先、敬重祖先。

最後用古人宋·劉斧《青瑣高議》的一句詞結尾:“我聞古人之詩曰:‘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


格律4


悠悠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其實也是五千年的戰爭史。五千年的爭鬥,可以說是名將輩出、將星璀璨。但是事物一歸類就有了類比性,就得分個高低。所以要在這些如雲的將領中優中選優,頂尖中再拔尖,那麼,可以入選前三的將領會有誰呢?

首先,我們要搞懂基本意思。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將領,是指高級軍官。

那麼就是說,他和武將、猛將等是有區別的,區別的關鍵在哪裡?將領主要是帶領軍隊行軍作戰,並不是單靠炫耀自己的武力值。這麼一篩選,可以去掉冉閔、呂布、李存孝這些猛將,這樣,範圍就縮小了很多。

另外,趙本山不是有一個詞語:不看廣告,看療效。也就是說,看你帶兵水平如何,主要以戰績來說話。所謂的敗將不可言勇,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世界盃爭奪“大力神”的競爭中,你踢飛了一個點球,從而丟掉了獎盃,那就只能屈居亞軍,講什麼理由都沒有用。這麼一篩選,就可以去掉項羽、李廣這些悲情英雄,範圍又縮小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在如雲的將領團體中,遴選起來也是一件難度很大的工作,同時也很折磨人。但是我們既然非要僅僅選出三個來,那就只能忍痛割愛,在冷靜、冷酷的分析中,進行進行仔細的篩選。我的選擇如下:

第三名:白起 。外號“殺神”,“人屠”。

白起一生無有敗績,他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戰績由《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載:

公元前293年——伊闕之戰,白起殺死魏韓聯軍二十四萬。

公元前279-278年——鄢郢之戰,白起水淹鄢城數十萬。

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白起殺死趙魏聯軍十三萬,後又溺斃趙國賈偃率領的援軍兩萬。

公元前264年——陘城之戰,白起斬殺韓軍五萬。

公元前262-260年——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四十五萬。;

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長平之戰也反映了戰爭自身發展概貌。

以上合計,共有近一百萬人死於白起之手。

另外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由此看來,僅白起一人就屠戮了二分之一!

難怪後人稱其為“人屠”!

第二名:韓信。外號“兵仙”。

要問大家,中國歷史上誰留下的故事典故最多,大家一定想到某某皇帝,比如李世民啊,康熙啊,乾隆啊等等;或者哪個詩人,像李白,蘇東坡,或者紀曉嵐等等。告訴大家吧,這些回答都不對。答案是“兵仙”韓信!

你不信嗎?那麼到百度上去搜尋一下,有關韓信的成語故事竟然達到34個之多!

現羅列如下:1.胯下之辱 2.一飯千金 3.解衣推食 4.戰無不勝 5.國士無雙 6.十面埋伏 7.背水一戰 8.拔旗易幟 9.置之死地而後生 10.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11.兵仙神帥 12.居常鞅鞅 13.功高震主 14.金石之交 15.獨當一面 16.略不世出 17.不賞之功 18.匹夫之勇 19.婦人之仁 20.推陳出新 21.勳冠三傑 22.伐功矜能 23.偽遊雲夢 24.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25.肝膽照人 26.鍾室之禍 27.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8.問路斬樵 29.傳檄而定 30.多多益善 31.鳥盡弓藏 32.氣吞山河 33.鄉利倍義 34.一竿之微

韓信是中國古代軍事“謀戰”派的代表人物。以上這些成語,有許多是他用兵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

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

戰例就不多講了,只講一個就可以名垂千古了。在垓下之戰中,韓信用“十面埋伏”陣困住楚霸王,最後逼得項羽烏江自刎。為漢朝的建立,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第一名:成吉思汗。外號,成吉思汗本身就是外號。

成吉思汗是真正意義上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軍事將領。被稱為“世界的征服者”。

公元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以後,就開始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他的一句名言是:“大丈夫最大的樂趣就在於,打壓反抗者和戰勝敵人,然後把他們斬草除根,掠奪其所有財產,讓他們的親屬去痛哭流涕”。

縱觀其一生也是這麼做的,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破城之後往往都是選擇屠城。整個十三世紀,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明,都被成吉思汗及其蒙古鐵騎所碾壓。

據統計,蒙古人在歐亞大陸,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共屠殺1億-2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受害者的人數,被作為國際記載,放在《吉尼斯國際記載大全》。至於這個數據,由於年代久遠,無法考證,如果有存疑,那麼至少殺戮幾千萬人是沒問題的。

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60多次戰爭,主要戰爭大致如下:

十三翼之戰

統一蒙古之戰

蒙古滅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

蒙滅西夏之戰

我們今天就不說後世的國人對他的評價了,只說說西方各類人對他的評價就足夠了。

英國史學家韋爾斯在他的《世界史綱》中說:“蒙古人的征服故事確實是全部歷史中最出色的故事之一。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在範圍上不能和它相比。。。。。。"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說:“類似一體化在人類歷史上,只有成吉思汗等人的時代出現過。”

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說:“如果有關戰爭的記載(除了成吉思汗的戰爭記載以外)都從歷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戰鬥情況的具體記載,且被保存的很好,那麼軍人將仍然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從那些記載中,軍人可以獲取有用的知識,塑造一支用於未來戰爭的軍隊。那位令人驚異的領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歷史上大多數指揮官的成就黯然失色。”

著名的征服者拿破崙乾脆直接說:“我不如成吉思汗。”

最後的總評:前面幾名將領,都是在中原一帶來玩,就像全運會中的乒乓球比賽,各省好手盡出,爭奪的激烈程度要高於世界盃。往往世界冠軍或者奧運冠軍都被小將們斬於馬下。

但是,世界冠軍就是世界冠軍,因為它的舞臺足夠寬闊,影響力足夠深遠。

所以,拋開慘殺和屠城這些負面因素,但就軍事成就來說,成吉思汗排第一位是當之無愧的。


老衲侃春秋


白起絕對算一個,



Wang歐霸


白起、粟裕、徐向前。


君230835428


班超,不用老闆掏本錢,還能給老闆開疆拓土。霍去病,把欺負大漢民族好幾輩子的匈奴幾乎給乾沒了。戚繼光在大明王朝活的恍恍惚惚的時候,把小日本趕回老家,平定沿海。鎮守遼東,兇悍如滿清不敢犯邊。


還算正常人


一生無敗,殺神白起,岳飛,開國元帥林彪


無風飛揚三趙青華


關羽的評論過於演繹化。


yyy羅624


戰神白起,冠軍侯霍去病,遠征軍孫立人!


譚軍111103431


秦朝的白起,

南北朝時期的白袍將陳慶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戰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