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金沙江的堰塞体终于被冲开了

悬在人们心头的担心可以暂时消除了

除了这种滑坡产生的堰塞湖

地震也产生了很多的堰塞湖

有些堰塞湖成为了大自然留给人们的美丽风景

在我国重庆黔江区境内

有一片美丽的湖泊景区——小南海

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

是国家4A级风景区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虽地处重庆境内

不过在地图上可以看到

小南海也恰恰处于湖北与重庆的交界处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小南海因为融集了

山峰、湖水、岛屿、峡谷等多种景观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山淡水堰塞湖泊风景区

因此有着“深山明珠”、“人间仙境”的美誉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小南海景区风景绝美

就像一块绿宝石一样镶嵌在群山之间

四周秀峰环列、层峦叠嶂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湖边布满了奥陶系的粉砂岩、页岩巨石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它们或卧或立

小的数吨、大的上万吨重

巨石形态狰狞

与绿莹莹的湖水构成了小南海最独特的风景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但是谁又能想到……

就是这个如此美丽的地方

却是在162年前的一次大地震

中形成的

因此它也有“地震天池”的美称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公元1856年6月10日(清咸丰六年五月初八),咸丰、黔江交界之大路坝、后坝一带,发生了一场61/4级地震。地震山崩10余里,15里内民户皆为齑粉,压民居300余家。大山中断如截,下陷上跃,连山推出数里外,平地涌出小阜十余。河为山石所壅,水乃逆行,淹没20余里,由许家湾、板桥溪抵蛇盘溪一带皆成湖(即小南海

)。压死居民千余人。

摘自《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

关于这次地震的一些史料记载

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五月壬子(1856年6月10日),地大震,后坝乡山崩。先数日,日光暗淡,地所蒸郁异常,是日弥甚。辰巳间,忽大声如雷震,屋宇晃摇,势欲倾倒,屋瓦皆飞,池波涌立,民惊号走出,仆地不能起立。后许家,溪口遂被堵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袤20余里,适浸寺址,四面汪洋,宛如金礁,泽名小瀛海,土人讹为小南海”。

据同治四年《咸丰县志》载“咸丰六年五月,地大震,大路坝山崩,由梅家弯、板桥溪,抵蛇盘寨三十余里成湖,压毙村民以数百计,李姓最多。”

清同治五年《来凤县志》也非常详尽地记述了这一次大地震:“咸丰六年丙辰夏五月初六辰时地震,屋瓦皆动。同时地震者,环数百里皆然。咸丰黔江之交,地名大路坝者独甚……”整个记述的文字达200多字,其中特别提到:“山麓故有河,河为山石所壁,水乃逆行,淹没地方复二十余里;涨为池,广约六七里,深不可测。”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1856年6月咸丰大路坝61/4级地震等震线图

小南海地处渝东鄂西一系列北北东向展布的褶皱断裂带体系

地震的发生与黔江断裂有密切关系

地震导致山体滑塌

崩滑体堆积成一条体积惊人的天然石堤

堵塞近东西流向的老窖溪

流水在此积聚汇集

由此形成地震堰塞湖——小南海现在的景观面貌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由于远离城市、人烟稀少

乱石翻滚形成的天然大坝

断崖绝壁的大小垮岩等地震遗址保存完好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现在仍可以想象当年山崩地裂

乱石翻飞的恐怖情景

这些遗址

为地震灾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自然实体

科考研究价值极高

谁能想到,这颗美丽的“绿宝石”是由地震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