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杀死和珅的凶手,嘉庆还未继位前就早已布下杀局

他才是杀死和珅的凶手,嘉庆还未继位前就早已布下杀局

文|铭铭

很多人的印象里面,和珅是一个跟随在乾隆身边的贪官。但不可否认,他非常有能力,也很聪明。而说起和珅,人们也一定会想起一件发生在嘉庆年间的事。当时,嘉庆帝下令调查和珅的家产,结果从他家里查出巨量的白银,其数目堪比清政府15年财富的总和。据说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才导致嘉庆帝震怒,将和珅赐死。

他才是杀死和珅的凶手,嘉庆还未继位前就早已布下杀局

但如果回顾和珅一生,可以发现这个传言存在疑点。有句谚语说过,人的本性一开始都是善良的,就算日后再怎么改变,也不会如此贪得无厌。何况,在自己家里藏这么多真金白银,既无法光明正大地使用,还很可能引来灾祸。对于常替皇上谋划的和珅,又怎会连这点都想不到。

所以,这个传言也许并非事实,想置和珅于死地的人,很可能不是嘉庆。那么,和珅真正的死因又是什么?为了回答此问题,需要回顾和珅的生平,理出整件事情的脉络。

他才是杀死和珅的凶手,嘉庆还未继位前就早已布下杀局

和珅出生时是1750年。当时在福建,他的父亲任职副都统常保。因此家境还算可以,是名副其实的官宦之家。但是他出生后,好日子没过多久,接连的厄运就几乎把这个家庭摧毁了。在和珅3岁时,他的母亲难产离世,给生活艰难的家庭留下另一个孩子。三年后,两兄弟的父亲也去世了。幸亏有个老家仆尽心尽力,他们才得以存活下来,两兄弟就这样长大。

和珅正式成为朝廷的官员,是乾隆34年时。起初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经过四年任职之后,终于得到重用,升为管库大臣。在此职位上,他接触到很多关于财务的内容,加上他非常谨慎处事,很快就使自己管理的布库增添了许多财富,从而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和赞颂。

他才是杀死和珅的凶手,嘉庆还未继位前就早已布下杀局

从这时候开始,他的仕途开始变得顺风顺水。因为他不但具有真才实学,而且体魄也丝毫不逊于朝廷中很多文弱的大臣,这就让乾隆皇帝更加地赏识。乾隆越来越相信和重用他,甚至决定把自己女儿许配给和珅本人。晚年时候,还让他传达各项指令,俨然成为皇上的代言人。

但他虽然获得乾隆这般恩宠,却还是未能逃过被赐死的结局。嘉庆帝登基后,他被视为朝政的威胁。皇上下搜查令之后,他家里又被发现巨额白银。这些事情,直接导致他毫无悬念地被处死。

他才是杀死和珅的凶手,嘉庆还未继位前就早已布下杀局

虽然和珅的确是被嘉庆帝处死了,但嘉庆却未必是凶手。真相有点扑朔迷离,我们认真思考,便不难发现这其中有蹊跷之处。在大多数史书记录中,嘉庆帝处死和珅的原因,是他担心和珅会不利于自己的皇位和统治。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至于这般心急,还未等乾隆丧期结束,就匆匆地赐死他。其实,他赶在乾隆丧期时处死和珅,是由于这么做正是乾隆生前早已下达的旨意。这绝非毫无证据的猜测,而是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

首先,乾隆活得很久,当他即将退位时,能够继任皇位的儿子很多都已经去世了,因此才选择嘉庆这个资质平庸的儿子来继承皇位。可嘉庆又没有什么谋略,自然让他感到担心。乾隆害怕自己的江山会败在这个皇子手里,所以在位时就深谋远虑,早考虑到皇子继位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他事先做好准备,和朝中大臣商议如何对付和珅,防止他谋朝篡位。这才导致嘉庆即位后,众臣联合起来状告和珅,把他赐死。

他才是杀死和珅的凶手,嘉庆还未继位前就早已布下杀局

其次,和珅之所以被赐死,还和当时社会矛盾的加剧有关。乾隆末年,民间饥荒严重。而如果放任这种现象不管,以致民不聊生的话,必然会引起大范围的不满和反抗,影响到政权稳定。这必然是作为皇上不希望出现的状况。为了安抚民心,就需要一个人能够为此承担责任。皇家子弟们自然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背负着便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和珅头上。

若只是以上这些原因,并不足以说明真正让和珅被处死是乾隆。其实,最具有决定性的原因在于,乾隆深知和珅实力,特别是在财政这方面,和珅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和珅的确替国库保管巨量的财富,但那些钱财也并不是属于他的,而是代为保管的国家资金。他把钱存起来放着,暂时还不能随意使用,可一旦乾隆去世,对财政一无所知的嘉庆岂不是很危险?

他才是杀死和珅的凶手,嘉庆还未继位前就早已布下杀局

出于这种考虑,乾隆死前虽对和珅的贪污行为不管不顾,但心里很清楚这些钱最终是属于自己子孙的财富。等到自己下位那天,肯定是要替自家人除掉和珅这个绊脚石的。但和珅似乎从未意识到自己是被人操纵的,生由不得自己,连死时的一切也是要被别人指定。他一直背负着后人的指责,其实也只是一颗毫无选择余地的棋子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