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題外話

古茶園裡“別的樹”

昨天奔波一天

想要早早休息

然而閉上眼睛在我眼前縈繞的除了

美麗的瀾滄江

百年的古茶樹

跳躍的炭火苗

更多的是

忙麓山上那些“死亡”的樹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很多名茶山的一個現狀,茶葉比以前越來越值錢,茶園裡的那些別的樹木就越來越不受待見,村民們把那些大樹樹皮剝了、抹上鹽巴,過兩年樹死了就砍掉,只留下那些孤零零的茶樹 。

——茶商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死去”的“別的樹”,畫面觸目驚心

現在很多人都追捧名山頭茶,農民每年都漲價,價格很高,長久下去經營會做不下去的,而且帶來很多問題......單一品種樹林都是非環保的,都是破壞生態的,蟲是驅高的,喜歡吃高樹的葉子,茶園裡的“高樹”對茶樹也是一種保護。——張寧

突然我第一次理解了張寧的話:"......我們不弄,別人去弄,很多就毀掉了。”

進入第三天的行程

4月16日 第三天 邦東鄉

邦東雲海

邦東,隸屬於臨滄市臨翔區,距市區60餘公里,除了昔歸茶出名外,這裡還有一景,叫邦東“看海”。《 臨滄縣誌》對之有如下文字:“……每當秋冬清早,白霧覆蓋江岸,晴天至11時方散,雨天如煙霧騰起,居高山俯視,宛如一條白練,鋪在兩山之間。”

我來的不是季節,錯過看“邦東雲海”秋冬季節,所以昨天周老師問店主幾點看“”邦東日出”。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早起

手機鬧鐘定的6點,沒到6點,我就醒了。很是奇怪,昨晚喝了那麼多普洱茶,竟是一點沒有影響我的睡眠。想來真正影響人睡眠的不是什麼"茶多酚",而是“心多事“。

內心有一些小激動和期待。開門外面還是黑天,又退了回來。怕是不怕,昨天那個橘黃衣服女子自己從外地來收茶在此已經住半個月了;店主能隨便把店“扔給”我們,說明這裡人與人彼此信任並很安全。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天空有了第一絲光亮,我出來“考察地形:這是一個U字形的平臺,在兩個角都可以看到東面的山樑。

那是什麼?

我的眼前好像是一片雲海!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天漸漸放亮,真的是一片雲海,我站在雲海之上!一瞬間我興奮不已!

所有的客人都在沉睡中,依然只有我一個人在樓臺的兩個角跑來跑去,想來來這裡的人都是收茶葉的,對什麼雲海日出並不感興趣吧,於是乎整個平臺成了我一個人的“觀望臺”。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6點半了,東方天色開始慢慢泛紅,天空和雲海都被染上了淡淡的粉色。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邦東日出

6點40,太陽要出來了!遠處大喇叭中的廣播體操聲夾雜著一群早起的鳥鳴聲和公雞持續不斷的報曉聲,那一刻我彷彿回到了兒時的故鄉早晨,心激動得怦怦直跳 !

我跑到304、305門口(我們一行人的房間是302、304、305)看大家起來沒有,沒有任何動靜,也許他們都是本地人對此已經司空見慣了,只有我這個外來人對什麼都“大驚小怪“,我最終放棄了等待大家的想法。一個人低頭繞過電線,僅僅盯著東方天空,想抓住太陽跳出山樑的一瞬間。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太陽完整跳出的那一瞬間突然我的手顫抖了,只能這樣呈現給大家了。(記得下次有人去,送我一張清晰的邦東日出照片哦!)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早餐

雲南米線聞名全國,而邦東以其早餐證實了這一點。我也仿照周老師要了一碗“稀豆米線”。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稀豆粉就是豌豆粉,十分爽口,長相有點像玉米糊。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這就是“稀豆米線” (米線上面加了稀豆粉)

再見“邦東雲海”

太陽昇起了老高,我們一行出發了,在半路上車停下來,周老師說這裡是看“邦東雲海”的最佳“觀測點”。(怨不得沒人早起看雲海,這的雲海太陽出來也不散去,反而更加美輪美奐。)

我用手機留下陽光下的“邦東雲海”美麗影像!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後來回北京我才知道,幾天後另一路北京的朋友帶著攝影設備去邦東沒有看到“邦東雲海”。我是何等的幸運,在不是看“邦東雲海”的季節看到了“邦東雲海”!

在第一篇“臨滄行記”中說本文將解開昔歸普洱味道醇厚濃烈之謎。詳見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一)

而我之所以把瀾滄江和“邦東雲海”記錄得如此詳細,一個原因是因為景緻的美麗,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昔歸茶的特點正是來源於此。

昔歸普洱的特點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昔歸普洱最大特點就是濃強,生津、回甘。澀說明茶所含物質比較豐富,主要是茶多酚等含量多。......生津就是指初感苦澀,之後會很快轉化成很舒服、很滋潤的感覺。昔歸茶不同於其他茶的最大特點是:昔歸茶的生津是從喉嚨處開始生津、而其他茶都是從口腔處生津。——80歲普洱茶前輩楊兆飛先生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昔歸普洱濃烈的原因

一般雲南大葉種茶生長在海拔1200—2000米,而昔歸忙麓山的海拔在800米左右,它背靠臨滄大雪山、腳踩瀾滄江、“身處邦東雲海”,它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昔歸普洱獨一無二的口味。

其一:每天早晨12點之前,昔歸忙麓山上都是大霧,(來自瀾滄江的)邦東雲霧從下面上去,留在茶葉表面一層露珠,茶葉吸收露珠所帶來的豐富營養物質。

其二:昔歸在低海拔地區,背靠大山(臨滄大雪山),植被相當好,躲在山窩窩裡。

其三:昔歸茶最好的是在忙麓山,忙麓山土壤有羊肝石,礦物含量比較高。

——楊兆飛先生

留給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昔歸普洱春茶採摘完至少2-3個月才上市?

邦東巖茶

邦東除了“邦東雲海”還有“邦東巖茶”,巖茶,顧名思義,從岩石縫隙中長出的茶樹,而云南巖茶就主要集中在邦東鄉馬臺鄉之間,俗稱“邦東巖茶。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從昔歸回臨滄,我們走的昔歸—邦東鄉—馬臺鄉—臨滄常規線路。

(據說這條線路,十個女的九個會暈車,即使是雲南本地人。而我有幸成為了那一個,不用暈車貼也不暈車了。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去茶山的路都很難行,我們要去的是昔歸莊園經過“國際雨林聯盟認證”的茶園基地。對於“國際雨林聯盟認證”我只有書本上的概念,但無法將茶園——雨林二者聯繫起來,更別說劃為等號。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剛剛進入茶園還能看到遠處的“邦東雲海”。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進入茶山後,山泉水聲響徹整個茶園。茶山內鮮花遍地,水流潺潺,這哪裡是茶園,分明就是一個森林公園。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走進茶園的深處,我們還發現這裡有兩戶人家。說是兄弟兩家,現在其中一家已經搬到山下,只剩下一家還在這。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站在山頂看“國際雨林聯盟認證基地”茶園: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與岩石共生的“巖茶”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處處可以看到與岩石共生的茶樹

茶園中的“別的樹”

“國際雨林聯盟”要求每畝茶地至少要有50棵(非茶)樹,除此以外,要求每500畝 一個環境,我們是100畝一塊,用(別的)樹來隔開。—— 張寧

所以在這個國際雨林聯盟認證的茶園裡,到處都是“別的樹”。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我又想起昔歸忙麓山上死亡的“別的樹”。一邊有人在不停地投入資金、人力物力在茶園中種植“別的樹”,而另一邊很多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別的樹”“被死亡了”。

不負光陰不負卿,此生定當臨滄行——臨滄行記(二)

作為一個外來旁觀者,我們為此是應該感到惋惜還是應該感到欣慰呢?......

臨滄不僅普洱茶有名,中藥材也很有名,下午要去看一箇中藥材基地,這個我根本沒放在心上的去處,卻深深“震動”了我的心:去看石斛,遇到愛情......

未完待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