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立体的迷宫、摄影的天堂 作者:阿懒懒


1933是个年代也是一个名字,

代表着虹口区沙泾路的1933老场坊。

1933原来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

著名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设计。

花费了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

1933-立体的迷宫、摄影的天堂 作者:阿懒懒


百年之前,这样的格局与规模的宰牲场

只在英国、印度与中国各有其一。

如今,仅存上海一座,

其余均随风而逝了。

1933-立体的迷宫、摄影的天堂 作者:阿懒懒


这座老场坊融汇了东西方特色,

整体建筑是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

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

中国风水学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

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

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

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

1933-立体的迷宫、摄影的天堂 作者:阿懒懒


1933老场坊上下有5层,牛道与人道交织,内圈长廊与外圈长廊又通过多重走道相连,总之就象进入了迷宫。同时,巨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阳光的投射下,营造出一种非现实的感觉。追逐光影的摄影师,在这里永远不会乏味。

如今这里成为创意、设计、餐饮的聚集区。

1933-立体的迷宫、摄影的天堂 作者:阿懒懒


1933-立体的迷宫、摄影的天堂 作者:阿懒懒


1933-立体的迷宫、摄影的天堂 作者:阿懒懒


地铁4号线、10号线至海伦路站(2号口出站),出站后步行10分钟左右

1933-立体的迷宫、摄影的天堂 作者:阿懒懒




探寻老上海的花样年华

分享和历史擦肩而过的情怀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