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觀察|“特普會”終於落地,為何7月共赴赫爾辛基?

亞太日報評論員、亞太智庫研究員 孫成昊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和造勢,美俄兩國官方終於宣佈特朗普和普京會晤的最終安排——7月16日,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兩個人不見不散。

這並不是兩位領導人首次碰面。在2017年,特朗普和普京分別有過兩次會晤,但都不是專門為對方而來,而是發生在兩次多邊場合的“會中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7月16日的會晤將是特朗普和普京專門為彼此準備的領導人峰會。

此次峰會的地點也一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囿於美國國內政治的氛圍,無論是特朗普訪問俄羅斯還是普京訪問美國都不是最佳的安排,因此在哪裡舉辦這次會晤就成了“頭等大事”。

兩國最終選擇了北歐國家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其中暗含許多微妙的含義。

華府觀察|“特普會”終於落地,為何7月共赴赫爾辛基?

首先,從歷史上看,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曾經在冷戰中扮演了重要的“調解”作用。1975年,時任美國總統福特和其他來自歐洲、北美的33個國家代表在赫爾辛基與時任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會面,簽訂了《赫爾辛基協議》,為改善東西方兩大陣營的關係做出了努力。1990年,時任美國總統老布什也在赫爾辛基與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會面,討論了當時的國際形勢,尤其是日益緊張的海灣局勢。

其次,芬蘭並不是北約成員國,這無形中減輕了普京前往會晤的負擔。冷戰期間,芬蘭並沒有選擇加入與蘇聯在軍事上針鋒相對的北約,其角色相對其他大部分歐洲國家相對獨立和超然,試圖在東西方兩大陣營中發揮平衡者的角色,甚至一定程度上受到更多來自俄羅斯的影響。特朗普在不屬於北約成員的芬蘭舉行會晤是向普京釋放出一種善意。

最後,從行程安排上看,特朗普7月中旬出訪歐洲,去芬蘭為順路之行。7月是特朗普外交“歐洲月”,特朗普在7月11日-12日要前往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峰會,然後13日再訪問英國。在赫爾辛基會見普京這一安排變得順理成章,在後勤上也省去一次專門出訪的麻煩。而7月15日恰逢俄羅斯世界盃閉幕,普京將留在國內,從莫斯科前往赫爾辛基只需兩小時左右的飛行時間,普京同樣能從容安排。

華府觀察|“特普會”終於落地,為何7月共赴赫爾辛基?

這一時間點的選擇則彰顯了特朗普對自己執政地位日益穩固的自信。儘管美國主流媒體仍在不斷披露有關特朗普的負面新聞,但從一些民調來看,特朗普已經逐漸走出剛剛執政時的頹勢。近期,雖然在移民政策上美國國內似乎出現“一邊倒”的指責特朗普之聲,但據“真實清晰政治”網站(RCP)綜合民調顯示,美國受訪民眾對特朗普工作的肯定比率基本穩定在40%以上。特朗普在共和黨內更是擁有超高人氣,超越了同期執政的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老布什、尼克松、福特等。因此,即使美國國內的“通俄門”調查仍在繼續,特朗普也有足夠的底氣繼續對俄尋求緩和,將會晤進行到底。

就這次會晤的成果而言,兩國應理性看待。一方面,至少從目前看,在取消對俄經濟制裁、反恐合作等具體議題上,美俄雙方還沒有太多可以取得實質性突破的做法,兩國關係也不可能通過一次會晤就峰迴路轉。此外,特朗普仍然必須提防美國國內對“特普會”的負面炒作,甚至可能“好事變壞事”,進一步刺激國內“反特”力量“大題大作”,再次綁架本已脆弱的美俄關係。

另一方面,鑑於現在美俄關係處於一種“差無可差“的境地,兩國元首在這一關鍵節點會晤並非毫無意義。“特普會”仍然存在“以點帶面”促進兩國關係好轉的空間,也會對美俄關係未來的戰略方向形成一定的引領作用。


作者簡介:孫成昊,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亞太智庫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政治與外交,參與撰寫《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太平洋足夠寬廣:亞太格局與跨太秩序》《美國大勢》等著作,譯有《國家不安全:恐懼時代的美國領導地位》、《操縱世界的手:美國

國家安全委員會內幕》、《西方情報機構與蘇聯解體》等譯著。

華府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華府觀察|“特普會”終於落地,為何7月共赴赫爾辛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