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沒有哪位皇帝是在國家就要滅亡之際力挽狂瀾的?

一隻土木攻城獅


開國之君聽說過,亡國之君也不少,唯獨這個在國家滅亡之際力挽狂瀾的所見不多,好在不多不等於沒有,仔細梳理中國歷史上的皇帝,還真有那麼一位,也可能是僅此的一位,那就是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劉秀是正兒八經的漢族皇室宗親,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是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的一支,到了劉秀這,王侯的地位在推恩令作用下,已經是個小小的縣令一級了!

這裡先說說推恩令,大家基本上都是歷史課本中瞭解這一政策,漢初分封諸侯王,王國擁有獨立的財權和武裝,護佑中央,但是這些全是熏天的諸侯王基本上都會在經過短暫發展後勢大難制。

在推恩令以前就爆發了七國之亂,雖然很快被平息,但也讓當政者看到了諸侯國對於中央王朝的威脅,因此到了漢武帝劉徹這一代就想著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推恩令應運而生,不過話說回來推恩令是一個很高明的“削藩”手段,自古以來“削藩”不動用武力不打仗的,還真就唯有這個推恩令,簡單來說就是把諸侯王的土地雨露均霑的分給諸侯王的兒子,漢朝的規矩,侯以下的爵位歸郡管轄。

這裡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漢武帝是用的“賞賜”的表述,也就是說把原來只分給嫡長子的土地和人口,見者有份的分給諸侯王所有的兒子,這不但沒有引起不必要的戰亂,反而給漢武帝劉秀帶來了聲名。

到了漢光武帝這,他爺爺的爺爺是長沙定王,他爹一輩只是個縣令,漢光武帝充其量就是個豪族了這就是推恩令實施下來的效果。不過不像大家普遍認識的那種宗室子弟多紈絝,漢光武帝劉秀就是個例外。

在西漢經過王莽二十餘年的動亂之後漢光武帝劉秀可以說力挽狂瀾,挽大廈於將傾,為了續上劉氏宗興,劉秀特意把國號定為“漢”,後世稱東漢,以與劉邦的西漢區別。


歷史三日談


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在國家滅亡之際,卻又力挽狂瀾的皇帝,最正確的應該是唐肅宗李亨,其次應該就是康熙(吳三桂的叛亂是極其嚴重的),但是這裡主要說唐肅宗。

唐肅宗李亨是唐玄宗與楊皇后的第三個兒子,一生都活在憂愁中,正好是盛唐沒落的時候,不過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唐王朝的統治,畢竟已經被父親唐玄宗經營的快要倒閉了,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倒閉來的晚了一些。

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了安史之亂,起兵反唐,此後雙方長達了八年的戰爭,因為盛世下的唐朝,軍隊早已經馬放南山,據說叛軍到來的時候,很多官吏都開城門相迎,安史大軍先後攻陷洛陽和長安。

公元756年,李亨登基稱帝,是為唐肅宗,唐肅宗只是簡單的舉行了登基儀式,隨後派使者先去四川向唐玄宗稟報登基一事,接著唐肅宗派李豫和郭子儀為將軍,李嗣業為前軍,王思禮為後軍,一起率領十五萬軍隊人馬從鳳翔出發,征討叛軍。

唐肅宗為了儘快收復京師,答應了將土地、金帛、子女皆歸回紇,確實,李毅在得到回紇幫助之後,大破叛軍,斬殺敵軍六萬餘人,最後回紇要求執行承諾,但是李毅說,現在才剛開始克復京師,如果大肆搶掠,勢必會有人為叛軍死守,到時候想再攻克就很難了,希望等徹底穩定後在履行承諾。

廣平王李毅劇照

唐肅宗得知,還讚賞了廣平王李毅,並讓李毅留守長安三天,穩定局面後又率大軍前去收復洛陽。李毅和郭子儀進入陝城之後,郭子儀並不急於戰鬥,決定智取,先是從部隊裡選出3000名擅長射箭的士兵埋伏在營壘內,並吩咐他們說,交戰時我軍勢必退卻,敵軍便會乘勝追擊,到時候你們幾一邊呼喊一邊放箭,結果安慶緒果然中計,所帶的軍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郭子儀立馬掉頭正面掩殺,安慶緒潰敗而逃,放棄洛陽。

之後唐肅宗一直用郭子儀和李光弼等大將平定叛亂,最終安史之亂被平定,風雨飄搖的唐朝再次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唐肅宗也算是為了衰敗的朝做了最後一次努力,如果是這次力挽狂瀾,很可能唐朝就此覆滅。


羽評郡主


歷史上有很多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的皇帝,比如唐肅宗李亨、或者明代宗朱祁鈺。不過兩個人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大臣蓋過了他們的風頭。



今天說一個捱罵的人吧——趙構,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就是昏庸無道、軟弱無能,而且還擅殺忠良岳飛,所以他在歷史飽受罵名。在越關的眼中他也確實是一個無道而且擅殺忠良的人,但他卻並不是一個軟弱昏庸的人。

靖康之變後,徽欽二帝被金國俘虜,北宋因此滅亡。當時天下已經大亂,北方基本陷入了金國人的手中,宋廷內部也出現了大量的分裂勢力,南方爆發諸多起義事件,全國各地土匪橫生。



趙構在應天府即位稱帝后,懾於金國的軍威選擇了南逃。1129年趙構逃至臨安時,苗傅和劉正彥發動了兵變,並且強迫趙構退位。由於各地將領的支持,最終這次兵變被趙構平定了下來。

1130年,趙構終於取得了喘息之機,騰出手來抽調、安排軍消滅了南方的割據勢力,鞏固南宋的政權。之後在防禦金兵上也做了很多部署,命令岳飛、韓世忠、吳玠、劉光世、張俊等人分區負責江淮地區的防務。

但趙構吸取了苗劉兵變的教訓,為了防止將領做大反叛,所以在朝廷中任用了大量主和派人員平衡在外的將領。



1132年,南宋政權初步穩定,在整個南方站穩了腳跟。在其後的幾年間,趙構也是支持北伐的,所以各路宋軍在對金的戰爭中不斷取勝。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這些將領之中有一些功大勢重,而且當時的南宋財政已經接近枯竭,為了避免這些將領做大,也為了穩定南宋百姓的反感情緒,最終趙構停止了北伐。

1141年,趙構為了保住半壁江山,所以向金國屈膝求和,並且製造了冤獄,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忠心耿耿的岳飛。



總結來說,趙構是一個精通厚黑學的人,他的做法令人不齒,是一個典型的宵小之輩。但其還是有一定能力的,擊退了當時強大的金國軍隊,穩定了南宋內部各派勢力,還平定了南宋境內了農民起義。應該算是一個力挽狂瀾的皇帝。


我是越關


悟空問答,寅哥解惑。這樣的皇帝還真有,那就是距今2000年的漢昭帝!準確的說應該是漢昭帝團隊!

有人會說了,漢昭帝的父親漢武帝不是千古一帝嗎?漢朝在漢武帝時期大殺匈奴,漢朝進入鼎盛時期!這不是與問題不符嗎?那實際上是表面上的漢朝!在漢武帝晚年,由於漢武帝的窮兵黷武,漢朝在漢武帝晚年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這時的漢武帝也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已經風燭殘年了,沒有精力和時間來處理問題了,這項工作就只能交給繼任者漢昭帝來實行了!

漢昭帝年齡太小,實際掌權的是霍光,金鈱緹,桑弘羊,上官桀等輔政大臣,後來召開了著名的“鹽鐵會議”,否定了漢武帝激進的治國理念,恢復了休養生息,漢朝接近崩潰的國民經濟才逐漸恢復。後來上官桀和燕王劉旦密謀造反,被漢昭帝和霍光聯手摧毀,成就了“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的歷史佳話!也正是昭帝君臣的協作,才有了後來的昭宣之治!漢朝能夠延續到王莽篡政,這些功績都是歷史所銘記的!

半小時耕耘換您三分鐘品讀!我是寅哥解惑,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大家的關注!




寅哥解惑


這個問題比較寬泛,細細找來,力挽狂瀾的人物也不算少,不過,看到這個題目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明代宗朱祁鈺。

大明正統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明英宗不聽勸告,執意御駕親征瓦剌,留下朱祁鈺在北京監國。出征的結果大家應該都知道,明英宗被瓦剌軍俘虜,一國之君被人綁架,還能有比這更加震撼的事情嗎,於是乎,舉國震驚,整個大明王朝陷入了空前慌亂之中,有些富人已經開始往南京轉移財產逃跑,有些官員也已經把子女瞧瞧送到了南方,可見此時大明王朝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面對危局,大明朝堂展開了是否遷都的大爭論,在於謙等強硬派大臣的堅持之下,主戰派佔得上風,朱祁鈺登上了皇帝寶座,開始部署、指揮北京保衛戰,經過數次激烈交鋒,瓦剌軍最終無奈撤退,大明王朝總算度過了這場大劫。拋開朱祁鈺人品和處事風格不算,單單這次力挽狂瀾的行動,就符合貴架的問題了。

其他人物嘛,交給網友們了,時間有限,我就不再多說了,不妥之處,還請網友們多多海涵。


貓叔說歷史


唐肅宗李亨應該算是在國家就要滅亡之際力挽狂瀾的

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兒子,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起兵反叛。

叛軍很快攻下洛陽,擊破潼關,兵鋒直指長安。得到消息的唐玄宗李隆基假稱要親征平叛,點齊兵馬離開長安後並不是向東迎擊叛軍,而是撒腿往西逃跑。唐朝首都長安隨後便被叛軍佔領。

太子李亨隨駕在李隆基身邊,也被裹挾在逃跑的隊伍當中。隊伍行進到馬嵬坡時,禁軍和楊國忠發生衝突,殺死楊國忠並逼迫皇帝賜死楊貴妃。

楊貴妃死後李隆基繼續向大後方四川逃跑,太子李亨選擇北上尋找大軍平叛,父子兩在馬嵬坡分道揚鑣。

太子李亨在靈武被朔方諸將擁護,自行登基為帝。隨後重用郭子儀,李光弼對叛軍展開反攻。七年後,唐肅宗李亨在勝利前夕,安史之亂平定前幾個月病逝。

李亨一生做了六年皇帝,而安史之亂歷時七年。叛亂爆發後不久李亨登基,叛亂平定前夕李亨病逝。

由於李亨是自立為帝,(自己宣佈自己當皇帝,然後派人通知父親,恭喜您,您當太上皇了)類似政變的性質。所以歷史評價不高,但當時的李隆基已經嚇破了膽,只知道逃跑。如果沒有李亨站出來主持大局,可能唐朝當時就已經滅亡了。

每天寫一個歷史小故事,喜歡的話歡迎關注哦:)


雷老師說歷史


在歷史上,逆天改命的人也有,諸如唐肅宗李亨、宋高宗趙構、清太宗皇太極等都是改變天命,再造天下的人。

1、唐肅宗李亨

安史之亂爆發後,河北17郡轉瞬瓦解,東都殘破,潼關戰敗,天子西逃,大唐一片亡國景象。

在馬嵬驛之變後,太子和唐玄宗分道揚鑣,北上靈武稱帝,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唐肅宗)

集結朔方、河西及西北各鎮以及回紇的軍隊,籌集軍餉,挑選統帥,一年多的時間部署,在安祿山死後,叛軍內部有瓦解。

肅宗對叛軍發動總攻,開啟收復兩京之戰,兩個多月的時間唐軍就克服兩京,天下歸心,等於再造大唐。

(安史之亂)

2、宋高宗趙構

許多人以為趙構無能、軟弱,南宋的天下全是將軍們的功勞。其實南宋相較於南明有兩個優勢,第一法統爭議下,第二皇帝親政負責。

(高宗)

趙構在渡江後,多次組建編制部隊,逐步提高中樞的權力;在財政供給上,優先供給軍隊。

相對而言,這位經歷過苦難的君王非常懂得帝王之道,內憂外患中保持江南半壁。

(宋金戰爭)

3、皇太極

一般人以為皇太極繼承了一個強大的政權,且皇太極諡號是“宗”,水平一般。

其實皇太極繼承的政權,基本是一個風雨飄搖的部落政權,內部八旗旗主各有想法,滿漢矛盾尖銳。外部封鎖嚴謹,明軍也在整軍備戰。

(皇太極)

皇太極在其後的十年裡,軍事上打開生存空間,對內緩和了滿漢關係,加強了汗權,並善待明朝方面的人才,在明清戰爭中逐步佔據優勢,天命向皇太極這邊轉移。

(明清戰爭的一次重要節點)

歷史上有很多雄才大略的人,他們表現方式不一,取得成果不一,但不妨礙他們的優秀。

參考文獻:

李碧妍《危機與重構》;

寺地遵《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

《清太宗實錄》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有人曾經在這樣的局面下翻盤:王朝兩百餘年,遍體沉痾,兩京淪陷,十三省處處烽煙;天子北狩而崩,幼帝新立,內有權臣,外有藩鎮,無尺寸之兵,乏充餉之銀。十五年後,天下治平,大軍遠征天山,鉅艦耀武扶桑。


芋頭170900173


題主的要求是一個新皇帝在登基時面臨著一個國家即將滅亡的爛攤子,憑藉自己的文治武功逐漸將國家恢復實力。中國歷史上還真的存在這種挽大廈於將傾的皇帝,我認為其中最出色的就是明代宗朱祁鈺。

下面我們來按照題主的問題逐步進行分析。(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王sir侃歷史)

一、登基時的國家狀況

明代宗朱祁鈺的登基可以說就是在一個爛攤子中開始的,也就是大明歷史上的奇恥大辱——土木堡之變。土木堡戰役的失敗帶給大明王朝的不僅僅是皇帝被俘虜的恥辱,而且還是大明國力的巨大損失。來看一看在土木堡之戰中大明王朝損失了什麼吧。

1、兵馬。

明英宗在御駕親征時隨行帶了多少兵馬呢?根據時人劉定之的《否泰錄》中記載:“其從駕行者,尚書王佐、鄺埜,學士曹鼐等。 官軍私屬共五十餘萬人,出居庸關抵宣府。”這個史料記載是目前可查詢的第一手史料記載,是具備一定的可信度的。其中提到的官軍私屬共50餘萬人中,官軍也就指的是京營。

京營,始稱大都督府,朱棣遷都北京後,京營分為京師京營和南京京營。京師京營的正式編制包括三大營: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京營的正式編制人員大約有三十一萬人。請注意,這裡的京營可是大明的絕對精銳力量,其中的神機營更是大明軍隊王牌軍中的王牌軍。京營的力量就是大明北方的全部精銳的軍事力量了。

那麼經過土木堡之戰後結果如何呢?根據史料記載,大明軍隊在此役中“傷亡殆盡”,也就是說大明北方最精銳的軍事力量經此一戰後幾乎全軍覆沒,即便有逃亡的人馬也已經是殘兵遊勇了。而此時大明王朝依然面對著瓦剌軍隊的直接威脅。雖然說大明的南方仍然有南京京營的精銳,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大明王朝依然面臨著亡國的威脅。

所以朱祁鈺就是在幾乎沒有軍事力量可以依靠的情況下登基了,還要立馬就要面對敵人的直接軍事威脅,時刻面臨亡國之危。

2、朝堂

明英宗是御駕親征,蠱惑他親征的太監王振可能是覺得此行不是打仗而是一趟北方出遊。這次親征居然帶上了文武大臣一百餘人隨行,怎麼看也不像是去打仗的。

要知道,這隨行的一百餘人可不是什麼蝦兵蟹將,這裡面有太師英國公張輔、駙馬都督井源、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鄧慄等等。一眼望去,太師、六部尚書及侍郎、督察員御史,幾乎當時大明朝廷上拿得出手的大臣全都出動了,可以說是當時朝堂上的精英分子一掃而空了。

大明王朝從開國初期的名將雲集璀璨耀眼,經歷了朱元璋的殘酷清洗,本就沒有什麼名將謀士了。又來又經歷了“靖難之役”的洗禮,再加上這次土木堡之變的慘烈,可以說明朝的群臣被裡三層外三層的清洗了個遍,實在再難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人才了。

所以朱祁鈺登基時,不僅面對著軍事上的沒兵,更重要的還面臨著空蕩蕩的朝堂,文武百官剩不足三,真的是一片亡國之像。

登基後的舉措

上面是列舉了朱祁鈺登基時面臨的國家慘狀,活生生的亡國之相啊。那麼他是怎麼一步步的硬生生將大明從亡國邊緣拽了回來呢?

1、重用於謙堅持抗敵

當初的朝堂之上,一眾朝臣應該是被嚇破了膽,紛紛表示應該暫時遷都南京避難。但是明代宗堅持住了自己的底線,聽從了于謙等主戰派的決議。

明代宗在緊急時刻能夠不拘於固定的規定臨危變通,明朝規定兵部尚書不能直接指揮軍隊,明代宗便特許于謙“提督各營兵馬”的權利,直接指揮所有軍隊。更是聽從了于謙的建議,重用了戰敗而獨自回朝的敗將石亨,而後者在北京保衛戰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而在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後,明代宗對於大明的軍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將戍軍改為十團營制,避免了軍隊上的混亂。

2、整頓朝堂肅清吏治

朱祁鈺在位期間,整頓朝堂,重用於謙、高谷、彭時、商輅等清廉之臣,嚴懲了明英宗時期的王振等宦官黨羽,同時招賢納士,補充朝綱,他在位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治國能士,使得朝堂上下恢復了一片清明。


因此,正是由於朱祁鈺的努力與堅持,讓大明帝國避免了亡國的危險,順利度過了“土木堡之變”帶來的極端惡劣局面,可以說的上是挽大廈於將傾了。


王sir侃歷史


肯定有,而且不止一位,在此我就講講有代表性的一位皇帝:唐肅宗李亨,他在位期間唐王朝經歷了一次足可以傾覆江山導致滅國的大叛亂:安史之亂,肅宗皇帝受命於危難之際,擔當起恢復河山、消滅叛亂的重任,最終使唐王朝轉危為安。



生逢盛世、盛世之下卻隱藏著改變大唐命運的巨大危機,年輕的李亨能否力挽狂瀾,救國家於生死存亡之中?

原本儲君之位與李亨無關,他的次兄李瑛早在開元三年(715年)就被冊立為皇太子,不料卻在開元二十六年(738年)遭到唐玄宗寵妃武惠妃和駙馬楊洄的構陷而被廢殺,太子之位因此空缺。玄宗於當年六月出人意料的選擇了當時並不被看好的忠王李亨。雖然被立為皇太子,但李亨依然戰戰慄慄不敢怠慢,一直站在武惠妃和壽王李瑁後面的李林蒲、楊國忠等人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對太子的各種陷害。



安史之亂髮生後、唐朝已經經過了高祖、太宗、高宗等數代皇帝的悉心經營,已經是承平日久,海內皆和。這一場變亂髮生於唐玄宗統治的中後期,玄宗查人不徽、濫用胡人、驕傲自滿需對安史之亂負最主要責任。天寶十五年(756年)正月,已然成為氣候的叛亂首領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國皇帝,建元聖武。天寶十五年(756年)五月,叛軍破潼關。六月十三日,玄宗帶領少數妃嬪、隨臣逃出長安。十四日,玄宗在逃亡途經馬嵬驛時,發生了兵變。這場兵變的核心人物裡少不了一個叫陳玄禮的左龍武大將軍。

發動馬嵬驛之變,殺死禍國之根楊國忠楊玉環兄妹。於唐王朝危難之際入承大寶,李亨的第一次表現令人欣慰。



得知玄宗倉皇出逃的李亨,此時還在前方督導勤皇之師抗擊叛軍,但他也沒忘了萬惡之源楊國忠和楊玉環,於是命心腹宦官李輔國去聯絡隨駕玄宗身邊的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授意他在前往成都途中以非常手段除掉楊國忠和楊玉環。李亨如此有把握,也是因為當時隨駕玄宗出逃的軍士(約3000人),有2000人是歸太子統領的禁軍,他的兒子廣平王李俶(後來的代宗李豫)和建寧王李倓在出逃的隊伍中“典親兵扈從”,這給李亨發動政變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隊行至馬嵬驛這個地方後,陳玄禮為防夜長夢多怕途中生變,於六月十四日夜砍死楊國忠父子,進而帶領禁軍前往玄宗所在行轅,面聖請求交出楊貴妃,玄宗思慮良久才顏面擺手,當夜楊貴妃即被諡死。

李亨冒著隨時都有可能丟掉太子之位的危險處死了玄宗的寵妃楊貴妃寵臣楊國忠,父子之間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李亨算是略佔上風。隨著叛軍先後攻下長安、洛陽,玄宗只有一路向前往蜀地而去,但此時已經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皇太子李亨卻不能隨父皇一起走,他需要以大唐儲君的身份,承擔起消滅叛軍、還都長安的重任。但皇帝遠在成都,而太子號召力又有限,歷經千辛萬苦才抵達朔方軍治所靈武的李亨再一次和臣下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天寶十五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城的南門城樓,舉行了簡單的登基儀式。登基後,改年號為至德,並且將當年改為至德元年,玄宗被遙尊為太上皇。當天,肅宗就派使者前往成都,向太上皇報告這一消息。

與玄宗分道揚鑣後,肅宗親歷前陣無懼叛軍,指揮有度收復兩京,雖終他一世不能盡除亂軍,但唐朝已得重生。



此時的安史叛軍已從星星之火達燎原之勢,北方大部已落入叛軍之手,大唐已是累卵之危、覆國將至。剛剛繼位的肅宗皇帝以正副元帥廣平王李豫、郭子儀為中軍,李嗣業為前軍,王思禮為後軍,率中央軍、朔方鎮等軍及回紇、西域之兵十五萬人,號稱二十萬大軍,從鳳翔出發,浩浩蕩蕩東討叛軍。進軍至長安西的香積寺後,於此大破叛軍,斬首六萬餘級,一戰而收復長安,在長安休整三天後即聯合回紇軍收復洛陽,安慶緒倉皇出逃。兩京收復對唐朝君民上下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至德二年(757年)叛軍發生內訌,安慶緒弒父自立。安史之亂首惡身死,叛軍人心不穩,這為唐軍反攻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但肅宗沒有聽從謀士李泌的建議趁亂直搗叛軍老巢,錯失殲敵良機。乾元二年(759年)三月,肅宗起用不懂兵法的心腹宦官魚朝恩為監軍,至使唐軍在相州幾近全軍覆滅遭到慘敗。至同年十月唐軍未有太多的突破,肅宗下詔意欲御駕親征史思明,群臣勸止,此後大將李光弼多次出擊,叛軍力量大大削弱,至肅宗駕崩時,安史之亂早已成為強弩之末,唐朝得到重生。



唐肅宗在位的短短七年,發動馬嵬驛兵變,殺死禍國殃民的楊國忠楊玉環兄妹。非常時期登基稱帝,於國家危難之濟承擔起復國大任,最終使差點遭受滅國之災的唐王朝重煥生機,但他在位期間重用宦官李國輔、魚朝恩,使他們分掌禁軍,行監軍之權,導致唐王朝中後期陷入永無休止的宦官之亂,這成為他一生政績中最大的汙點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