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房企宣告破产!安徽占2家!房地产行业进入优胜劣汰“大洗牌”

在2018年房地产行业坚持“房住不炒”总基调下,金融形势去杠杆的大环境下,许多沿用传统“高杠杆”快跑模式发展的房企在资金面上出现了明显问题。

今年10月,已有10家房企宣告破产!安徽占2家!鲁能地产等7家房企正逐渐淡出,宝能、银亿正转型汽车制造业。

10家房企宣告破产!安徽占2家!房地产行业进入优胜劣汰“大洗牌”

随着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百强房企尚难“自保”,对于小房企而言,生存空间就更加有限。

据蓝鲸房产不完全统计,2018年1-10月,已有10家房企因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这10家中,安徽占了2家。分别是安徽汇晨置业有限公司、安徽恒拓置业有限公司。而淡出房地产的房企中,银亿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调整,发展汽车制造业,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则看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发展。

10家房企宣告破产!安徽占2家!房地产行业进入优胜劣汰“大洗牌”

在百强房企中,有51%的房企排名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包括光明地产(SH600708)、万达集团(HK:00169)、鸿荣源、金隅集团(SH:601992)在内的四家房企排名下滑超过20位。

此前不少房企以改名的方式宣布“去地产化”的行为,如今更多房企则通过实际行动渐渐退出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行业进入优胜劣汰“大洗牌”

前几年,房地产行业一直是最赚钱的行业,在风口期涉足地产行业的企业及投资客,几乎都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暴利始终有结束的时候,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让开发商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销量也并不乐观。受到市场下行、金融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少撑不住的小开发商也就此告别了房地产行业。

经过近两年楼市调控政策的洗礼,房地产行业的格局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诸多房企曾经的“高负债”、“快周转”模式已难以为继,在趋于理智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行业进入优胜劣汰的“大洗牌”。

10家房企宣告破产!安徽占2家!房地产行业进入优胜劣汰“大洗牌”

房企未来发展方向——建立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市场整体遇冷,不少房企艰难渡日,可以看出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能最快适应新环境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房企才能成为这个市场的主角。

许多房企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布局拿地,占有更多的土地资源,或者是使用周期性的战术:根据楼市起伏,低谷拿地,高峰卖房。

其实这只是一种战术,周期一变,时间一长,这种方式便不再可行。这一轮淘汰的很多房企,就是因为踏错了周期。谁也没有预知能力,把周期性的战术当战略,其实就是把自己的生死交到了别人手里。

10家房企宣告破产!安徽占2家!房地产行业进入优胜劣汰“大洗牌”

房企的核心竞争力不应因周期、政策的变化而失去,反而可以穿越周期,在行业下行的时候做大做强。所谓核心竞争力,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能产生溢价、促销等效应的产品、品牌力」许多中小房企有钱有地,却不敢独自经营,就因为产品力、品牌力不够。品牌开发商开盘就清盘,小开发商却可能要卖一两年。 手里有没有地,甚至有多少钱都不重要。只要产品做得好、品牌力足够强,就能不断做大做强,获得更多利润。

「商业运营能力」商业产业地产运营的好,就可以产生持续的现金流,保证企业的安全。持有的商业、产业地产,还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发行金融产品、上市等变现、升值。

「 对市场、群体客户的认知能力」具有对区域市场、细分群体客户独特的认知能力就可以从一些独特的角度,判断地块的价值,让一些并不被人看好的地块也能获得畅销。

如果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企业就会失去方向,内力消耗过度后,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0家房企宣告破产!安徽占2家!房地产行业进入优胜劣汰“大洗牌”

现阶段买房需谨慎选择

如今,去化速度变慢、融资压力加大,房企们正经历着历史上少见的、寒冷的冬天。那这个阶段的买房人,应该注意什么?

首选最抗跌区域,在楼市上行期,无论是中心城区还是偏远郊区,都是实现同等程度的上涨,这是普惠行情的体现。但在楼市下行期,中心城区有学位、医疗、交通、人流等硬件条件的支撑,一般不会轻易下跌,而远郊区到处都是新房,又缺乏人口流入,二手房根本就没人接盘。一无概念二无产业三无人口支撑的远郊区,必然率先开启下跌步伐。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楼市已经开始高位盘整,而盘整都是从远郊区开始的。

小开发商的房子尽量不买,大开发商的房子也要看质量。当楼市资金链收紧之后,小开发商有跑路的风险。而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少,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强。在限价政策束缚之下,开发商普遍都有偷工减料的动力,房屋质量难以保障。这方面,大开发商的问题也不少,但小开发商会更加泛滥。但是大开发商会更顾及名声,即使出现问题,也会更容易组织维权,能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声援。

小结:现在的楼市有几个已定的事实:调控肯定是毫不动摇的,所以那些虚假言论并不用当真。其次,降价促销是趋势,房企的压力大,购房者观望情绪严重,市场预期下滑之下也只有降价一条出路。第三,无论房企怎么表态,销售业绩摆在那里,所以不要被那些戏精房企带偏。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