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停摆!央行连续21日暂停逆回购操作,流动性收紧?

23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故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自10月26日以来,央行已连续21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公开数据显示,23日当天无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故央行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继续停摆!央行连续21日暂停逆回购操作,流动性收紧?

同时,在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方面,央行只在11月5日等量续作了4035亿元MLF,未净投放任何资金。在11月15日的公告中,央行还表示,受税期、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到期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市场人士指出,预计月末财政逐步支出,资金面将重归宽松,央行也就没必要在月底重启操作,整个11月,央行逆回购操作可能呈现零操作。

货币政策将会收紧?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认为,从短期来看,可以得出偏紧的结论,逆回购释放出的资金是有时间限制的;而从长期来看,依然是宽松的趋势,降准释放出的资金始终是在银行系统里面的。央行目前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政策,主要出于对物价的考虑。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部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出现了经营和融资困难,部分企业资金面较为紧张。对此,央行综合运用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先后四次实施定向降准,向市场净释放资金约2.3万亿元。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日前表示,近期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主要原因有:一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到期的资金极少,不需要通过逆回购来继作;二是前期降准和公开市场释放的大量资金堆积在银行间市场,并没有大规模进入到实体经济,这说明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性已经不大,政策的重点将是定向宽松或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信证券认为,宽信用需要宽货币的环境支持,货币政策不会收紧。央行在资金利率偏低时暂停逆回购操作,表明央行更加注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即资金利率不宜过低,以防止金融机构重新加杠杆。近期出台的多项政策表明,目前结构性的融资问题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央行或将增加中长期限的资金供给以助力政策执行。

坚持精准滴灌,杜绝大水漫灌

昨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通过四大方面共20条意见,重点聚焦进一步提升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旨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滴灌”支持上海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科创中心建设。

从央行近期出台的多项刺激政策可以看出,目前政策层关注的重点在于结构性的融资问题,在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更合理的引导资金流向。

黄志龙认为,未来央行的政策重点可能会采取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定向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的方式,同时未来的政策重点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定向资金

央行此前曾表示,为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人民银行今年6月增加了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现决定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发挥其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功能,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多位专家表示,下阶段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在央行精准滴灌的流动性投放操作下,预计未来“普惠”资金减少、“定向”资金增多。暂停逆回购操作起到了平滑流动性的作用,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避免货币市场短端利率与政策利率出现持续倒挂,出现流动性“淤积”的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