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官方的电视报纸都在抨击俞敏洪关于“女性堕落”的言论,而网络上却是全部支持?

星球创客


日本作家高桥敷当年受《丑陋的美国人》一书的影响,撰写了《丑陋的日本人》为的是让自己的国人从自身的精神缺陷中走出来。可是受到了当时日本国民的攻击,后来这本书得到了日本人的认可,台湾作家也写了《丑陋的中国人》,人们都能接受自己性格和精神上的缺陷。这是一种进步。为什么当下一些中国人就喜欢被别人捧着,捧红了歌星,影星,甚至把变性人也捧红了,两性人,整容…许多年轻人失去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崇尚享乐,不思进取,宁可吃颜值也不去工作,生活在虚幻的世界中,忘记了生活的初衷。虽然国家进行全面的改革开放政策,学习汲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但是,我们要在精神层面必须保持中华民族特有传统美德,取先进之长,补己之短,以求民族精神更加强大。此次俞敏洪言论反响之大,是有一些人忠言逆耳,还是喜欢被别人人捧着,等捧你的人手软了的时候,就是粉身碎骨之悲。说真话难,说假话容易!


手机用户6077210343


俞敏洪只是说了实情,但是他用词不当。



将军118005081


在强大的舆论狂潮面前,俞敏洪被彻底收拾服了,妥妥的服了,在微博道歉无济于事之后,于11月20日到妇联机关再次登门致歉。广大女性朋友们现在还在气头上,不知道这股火还会燃烧多久,只要一日不熄,估计俞敏洪就会一日不得安宁,就要天天生活在痛斥的浪潮声中。

非常遗憾!对于俞敏洪,现在所有的媒体和主流声音都已经严重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已经彻彻底底的远离讨论的立场,上升到了对俞敏洪道德和人设的攻击和批判,原来,这应当是一个很好的反思和讨论的机会,可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已经和本质的问题无关了。现在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俞敏洪摁在地上摩擦、摩擦、摩擦。

俞敏洪在演讲中说了一大堆,可媒体们独独喜欢把“堕落”二字抠出来,用“大某报”的形式给俞敏洪定了性,在设定完靶心之后,一声令下“开炮”。

诚然,俞敏洪的“堕落”二字是缺乏严谨的字眼,切切实实的让人听上去有点刺耳,女性朋友们心理上难以接受也情有可原,但是话虽难听,但道理未必就一点没有,俞敏洪的女性“堕落”观,并非是对女性群体的污辱和丑化,我想就是给他一万个胆,俞敏洪也不敢在公众场合那样做,他表达的观点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些女性朋友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社会价值的发展取向,这个观点我认为多少还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元芳有看法


官媒要政治正确,普通网友可就没必要藏着掖着的,不满扭曲的东西就要表达出来。。




珍品美玉


我是网友,我是男性,我是平权主义者,对于俞敏洪的说法我不能接受。

在我看来,俞敏洪的说法不仅不尊重女性,同时也不尊重男性。庆幸俞敏洪是个中国人,在中国创立了新东方,要不然他去了任何一个西方国家说这种话,连他带新东方都得折。

为什么说不尊重女性,因为盲人摸象,用个例代表整体。洗白党也不要和我说他说的是部分,他说的是女性,不是部分女性。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现在拿着手机看我这串答案的任何一个人的妈妈、姥姥、奶奶、婶婶、姑姑、姨姨,还包括你的女儿。俞敏洪用少数的拜金女的例子代表中国女性使中国堕落,那么我可不可以说“少数”的每天只上个班,回家就等吃你接完孩子回家后老婆做的饭,吃饭前连副筷子也不拿,吃蒜都得老婆剥完,吃完就抬屁股坐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也不管孩子教育的男人代表了中国男人使中国堕落?之前还看到有答案说女人上的班干的活傻子都能做我就想知道哪儿有这么好的班,你们单位女人上的班有这么轻松?领导骂人还分你男女?

为什么我还说他不尊重男性,因为趋之若鹜,去追逐坏的事情了。他说男人会变成女人所希望的模样,哎呀,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离婚率不知道能降几个百分点呢。我们男人没有脑子么?我活一辈子只为迎合女人我多累啊,我生而为人我不能选择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也就算了,我还要去迁就让我不爽的人,我是有多贱,我是有受虐倾向么?还说女人如果都爱钱,男人就只会赚钱,良心都会没有。你得多有钱才能让一个女人可以忽视你的良心和你结婚,一个房子一辆车?而且这句话欢迎一个什么意思,就是男人有钱就变坏。头条里男用户这么多我想问一下谁有钱了就变坏了,只能说自己,不要讲什么我有一个啥啥啥,我知道一个啥啥啥。有钱永远不是变坏的理由,更不是男人或者女人婚内出轨婚内家暴的通行证。

所以在我看来,俞敏洪的言行不仅不尊重女性同时也伤害男性。也希望有一些人不要人云亦云,不是男人就要支持男人,也不是男人就要讨好女人,你要跟随的是你的想法,即使你中立投弃权票也比混在人堆里假装大多数要勇敢的多。

与其思考如何做一个好男人或者好女人,请先从做一个好人开始。



噼里啪啦蹦蹦啪


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从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了官媒在话语表达逻辑和思维上的某种困境,与一般网络民众的舆论张力越来越大的鸿沟,也在于此。

其实整件事就是一句话怎么说的问题,比如:

在中国社会里面,讲话是需要技巧的,比如说“

我收入是国内前1%”,这就会有一堆人骂你;要是说“有一千多万人比我收入高”,问题就不大了。

而如果俞敏洪把这句话“中国是因为女性堕落导致整个国家堕落”,改成“女性强则中国强”,这样意思是一个意思,但却一点毛病都没有,听起来也更让“官媒”更容易接受。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国学大师曾仕强也说过:中国人说话不要说得太实在。“我们中国人很少讲一定是这样,《易经》只有四个字,叫做‘大致如此’。”也就是

中国人说话不会说到100%的绝对,凡事要留个七八分,说话也是,也就是孔孟的中庸之道。

而西方文化里面的很多观念,就很容易出现相对是非分明的界限,因为科学量化的标准,很多时候是必须精确到度的,这也是西医和中医的差别。

比如叫你出去吃饭:去就是去,不去就是不去,在西方人语境下,从来没有第三个选项,但是在中国的语境下,可能就会出现介于“去和不去”的第三个模糊性的选项。

△西方人与中国人表达意见的方式不同

至于“中庸之道”和“是非分明”哪种思维方式更好,涉及价值观的领域,我们在此不做评判,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更相信西医,有的人更信中医,这很难搅清楚。

但是,与其说官媒在俞敏洪的这件事上,维护的是“女性的尊严”,不如说,官媒想“死守”住的,可能是区别于西方话语逻辑下的“中国特有的模式”,只是借助了“性别歧视”这一个切入点罢了,也就是不纠结于俞敏洪所说的话的内容本质,而是“这句话怎么说”的形式的问题,就回到了维护“中国说话方式”的本质上来。

△四书五经里的《中庸》

而现在社会,随着民智渐开,很多人对问题的看法,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网友也不少傻的,古代那种“指鹿为马”的时代肯定是一去不返了,到底俞敏洪说的话是真是假,是实在话还是套路,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所以,网友可能更侧重于这个问题的实质,也就是俞敏洪话语的内容,而官媒,更关注的是守住“中国说话的框架模式”,产生分歧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时代不同了,社会历史阶段也不同,作为官媒也好,自媒也罢,如果还想真正代表更大多数人内心的立场,说什么内容也许真的没那么重要了,关键是你说的东西,还有没有人愿意听、还有没有人愿意真的相信,这才是问题的根本,而不是纠结于任何形式或内容上,陷入塔西佗陷阱式的困境。


贵阳小数据


到底谁堕落了?你懂!





九夏涛声


我看到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都用了这张图片,有一些道理,我也就引用了,但没人回答第三点,为什么中国会有那么多女权婊?

在几年前的时候我就对一个现象不解,突然出现了女神这个词,初次见到我还以为是哪部玄幻电影里的人物,后来才知道这是宅男把心里喜欢的美女膜拜到了神的高度。

闻所未闻啊,神是得道成仙,从没听过得美貌而成仙,我很疑惑,哪个女人何德何能又有多么如花的容颜可以获得如此的赞誉?后来才发现,是个女人都能叫女神,都是男人惯的。

这些年看到女人的地位越涨越高,这当然是个好事,毛主席当年为了宣扬男女平等,为了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还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呢,只是他老人家应该料不到妇女现在不仅是顶着半边天(多少值得商榷),还压着男人的半边天呢。

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权激进分子(还是不用婊了,哪怕她就是),我不是社会学家,水平有限,谈一点浅见吧。

一、教育问题导致男孩女性化:首先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给男孩子灌输不要惹事不准打架的思想,男孩子从小就软弱,我几个朋友的小孩都说在学校被女生欺负;

其次生活学习玩乐环境的变化,从小就是玩手机玩游戏,缺乏冒险精神,宅在家里受着无聊综艺节目和网络游戏的侵害,尤其是日韩所谓时尚实则低级的文化侵害,家长图省事图安静,监管不到位。

以上两条导致娘炮越来越多,看看那些当红的小鲜肉就知道了,都是些什么鬼,半点阳刚之气都没有,这个社会自然也就阴盛阳衰了。

二、男女比例失调:目前男性人口比女性高3000多万,很多适龄男青年找不到结婚对象把择偶标准一降再降,女人不愁嫁,自然选择的余地更大,要求也就更多了。

三、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社会风气的变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原因就不分析了),有人炫富,自然也就有人仇富,但实际上谁都想成为富翁,人心浮躁的时代,攀比心理无限扩大,女人尤其是一种虚荣的动物,我比那谁谁谁长得还漂亮,凭什么她嫁个老公就有豪宅豪车有名牌包包,我就没有呢?

什么干得好不如嫁的好,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吧?所以很多女人不是想着自己工作的努力,而是直接吃现成的,房子车子都成了择偶标准的硬性条件了。

老公什么样才是最帅的?拿钱包买单的姿势是最帅。

四、责任的缺失: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是讲究从一而终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句话我们就不说了,毕竟不符合这个时代,但把婚姻当儿戏的却越来越多了,有时在民政局办离婚证的比办结婚证的还多,当初宣誓的一辈子呢?讲好的不会因为富有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疾病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呢?

正是因为对婚姻的无责任感,很多女人没有想着与自己的男人是一生相守的,不仅要拥有他的爱,同时也应该去为他分担责任。

就谈这几点吧,各位男同胞擦亮眼睛,别被美色迷了眼,女人最重要的是德,是与你同甘共苦的陪伴,这个世界没有女神,就算有那也是观音菩萨。




喜剧的眼光看世界


反对俞的大多数是女性,而且有能力,在自己的领域算得上精英。但这些人,多数婚姻不幸福。为什么?说破天,现在以至于以后几百年都将是男权社会,你无力反抗。然而此类女性是非常想突破这种枷锁,所以会与现实产生摩擦。感情多数不会幸福。(参考董明珠女士)\r 对于俞洪敏的观点,为何会激起她们的愤怒?因为老俞刺痛了这些大女人主义者的内心。 最后,我的观点是,男人你别叫苦,因为本来就是男权社会,男人的竞争空前激烈,你要有本事就往金字塔上面奋斗。只有落后者才会怨天怨地,因为胜利者已经在男权的海洋中畅游(参考你身边所谓的成功人士)你要这种权利就自己努力,又不努力还嫌女人要求越来越多。 接下来说说对于女人的看法,女人们,你想骂想打都随便来,反正除了这些,你实在突破不了太多了。社会道德依然会对女性有着更多的束缚,没办法,我只能替你们说一声,生活就像被强奸,反抗不过,不如静下来享受。这话说的好恶心,但它确实会让你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众多不如意。(我的话如果激起女权主义者大棒,那么请打的轻点,我只是想让你们消停点。俞只是激起了男女越来越多的现实矛盾和双方的互不理解。)


八戒1128


“俞敏洪事件”的发酵到白热化,已有几天了,现在我们理性的来看待下。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就算“俞老师”言论失当,张雨绮“火急火燎的大肆攻击、有掘祖宗十八代之架势”,是不是也暴露出了其自身的人文修养缺陷呢?

况且,“任何话语”都经不起“断章取义”,被聚焦化、放大化、扩大化!犹如我们的生活都经不起推敲,常常感叹“人生如梦”!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历来被人抨击和诟病。难道值此之际,我们再来场“批孔运动”?

可这只是前半句,还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矣”的后半句。实事求是、凭心而论,实为言尽人情通透,堪当金句。但又有几人去看重并且宣扬呢?

因此,说话评论,不能光挑“茬” ;做人做事,不要尽占好处!

有吹毛求疵之辈,竟列举出女性的就业率,以及对经济贡献成分,而言男女平等。在些许可爱和较真之际,更多的是滑稽。 “是人”,就得工作,一来解决温饱问题,二来实现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本就应回报社会,为国家、为人类的发展贡献出一己之力。

现在这样单独的提出而强调,难道要把“女人”排列到“人”之外?岂不是更大的性别歧视!


如今的年轻人普遍都身背“车贷”、“房贷”,单是“结婚”就基本上掏空了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扪心自问,“没房”、“没车”,奔着裸婚而去的,恐怕寥寥无几!这是客观事实、毋庸非议。
因为青年人大学毕业时,已“二十三四”了,参加工作“两三年后”稳定下来,也就“二十六七”了。

面对择偶、婚姻,大多数人实则没有底气和经济能力!

所以,婚后如蜗牛般负重前行,早出晚归,只为“金钱”奔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心掉到钱眼里,在社会公德和责任等方面,自然而然兼顾不得,谓之“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10·28重庆公交坠江事件。

就连一个小朋友,跟爸爸说:“下次你接我时,停在离校门口远点的路口”。因为他嫌弃自家的车,没有同学家的“宝马、奥迪”气派!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中国家庭,教育孩子还是以女性为主,男性往往是以“严父”的角色出现。孩子确实是最与妈妈亲,所谓“慈母”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移默化、不言而喻,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歌德说:“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

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念,早已在心中落地生根,没有了男尊女卑的固执己见。女性的伟大,是妇孺皆知,没有人存心而故意贬低、诋毁!

不论是人,还是事物,都适用“两分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没有必要舌枪唇战、哗众取宠,而逞一时之快。所以说,俞敏洪的“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国家的堕落”这一句话,不能抽离出“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之间”,而单摆浮搁的来看待理解。


“官方媒介”是社会的灯塔跟方向标,自然要来“指引和引导”大众情绪以及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和谐发展。 而“网民”是有“真性情”的个人,任劳任怨、偶发牢骚,也不失“真善美”。

“理解万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