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的爸爸張有財

說一下少帥老爹張作霖的家世(圖)

張作霖的爸爸張有財


【上圖:張作霖(左)與電視劇《少帥》中李雪健飾演的張作霖】

張作霖,祖籍直隸省河間府大城縣。清道光初年,大城遭水患,子牙河南趙扶段決堤,大水淹沒數百里,造成房屋倒塌,農田顆粒無收。張作霖的曾祖父張永貴因家無恆產,衣食艱難,舉家逃荒往山海關外謀生,遼寧凌海立身,開荒種地,養家餬口。

張作霖的爸爸張有財


【上圖:張作霖】

張永貴勤勞耕作,善於經營,又搞起了家庭醃製小菜作坊,使家業不斷擴大,到了祖父張發,家境富有殷實,廣有田產,稱“素封”之家,即所謂白手起家沒有官爵封地卻與受封者一樣富有的人家。張發共有四個兒子,張作霖父親張有財排行老三。張發死後,張有財就帶著屬於自己的那份財產來到了海城,落戶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張有財髮妻邵氏,早逝,生有一女。張有財續娶本村寡婦王氏為妻。張有財與王氏育有三子一女,長子張作泰、次子張作孚、三子張作霖。其女名字不詳,丈夫是東北軍元老楊芳春。據《海城縣誌》記載:楊芳春,字香圃,海城縣西董家堡人。他加入東北軍後,在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畢業,曾任陸軍第27師騎兵第27團團長,陸軍騎兵少校,曾獲“四等文虎章,八等嘉禾章”,成為張作霖手下的一個得力的親信。

張作霖的爸爸張有財


【上圖:電視劇《少帥》中,李雪健飾演張作霖】

張有財在駕掌寺村開了個小雜貨店,以維持生計。因張有財人緣不錯,雜貨店裡人氣挺旺,有些人在店裡玩點小牌,賭點錢。張有財按常規對賭錢的人收取一定費用,俗稱“抽紅”。1888年,張有財在放局抽紅中,因與同村的一個王氏賭徒結仇而被其打死。鄉里們集資做了一副薄皮棺材。因為是橫死的,按著當地習俗,不能開挖墓穴下葬,只能暫時厝葬,即將棺材放在平地上,用秸稈或蘆葦圍起來,再抹上洋腳泥,做出墳丘狀。後遼河洪水氾濫,將棺材衝到一片荒地上,被幾個樹毛子擋住。當張作霖等人發現,棺材已被泥沙掩埋住。此處是無主荒地,大家就把張有財的棺材就地埋好,算是正式下葬。

張作霖的爸爸張有財


【上圖:張作霖為官的第一張照片】

張有財死後,家庭生活更加困難,無奈之下,張母王氏只得帶著4個孩子投奔鎮安縣(黑山縣)小黑山附近二道溝的孃家。孃家生活也是非常困難,又添了五張嘴,簡直沒法繼續生活下去。張母王氏只得含淚帶著四個孩子改嫁當村李獸醫。14歲的張作霖曾經跟繼父學獸醫,後來覺得沒前途而作罷。張作霖上不起學,就在本村楊景鎮私塾外蹭課,後楊先生允他免費聽課三個月,也算成了文化人。

張作霖的爸爸張有財


【上圖:著洪憲帝制朝服的張作霖。】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張作霖在宋慶毅軍馬玉峎門下當了騎兵。甲午戰敗,他逃回到遼西。1895年,同趙家廟地主趙佔元的二女兒趙春桂結婚。遼西是個三不管地區,散兵遊勇成群,乞丐難民遍野,官府腐敗,土匪橫行。1900年,張作霖在岳父趙佔元的幫助成立了一個民團,他當上了二十多人的小頭目,負責附近幾個村子的治安。他負責的地區稱為保險區。張作霖在保險區內很守規矩,不僅遵章守紀,而且維護治安,後來他管轄的範圍逐漸擴大到二十多個村子。

張作霖的爸爸張有財


【上圖:張作霖(右)與日本人大財閥大倉喜八郎來往頻繁】

趙家廟西北中安堡的金壽山收羅了一批地痞流氓,組成了一百多人的民團,在保險區內胡作非為,百姓被逼得實在無法,就去請名聲較好的張作霖幫忙。張作霖率眾驅走了金壽山,佔據了中安堡。擴大了勢力。1901年臘月三十,金壽山夜半偷襲張作霖,張作霖攜帶妻女率眾突圍,逃往八角臺。八角臺的頭目張景惠主動讓賢,甘居副職,張作霖做了團練長,地方的紳商也表贊成,八角臺成了張作霖的發家地。在八角臺商會會長張紫雲的幫助下,張作霖以弟子身份叩見了新民府知府增溫,被政府收編,武裝力量不斷壯大,他就是依靠這支民團武裝,巧使手段,佔新民進奉天,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張作霖的爸爸張有財


【上圖:張作霖為東北講武堂題詞】

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後,1912年,張作霖被任命為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袁世凱稱帝后,又被封為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袁死後,張作霖被北京政府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1918年9月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利用日本的勢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為奉系首領。

張作霖發跡以後,本來想把父親骨骸重新安置。但風水先生勘察後,說此地乃龍乘之地,埋葬於此,後輩必有洪福。張作霖聯想自己的飛黃騰達,遂不再作移棺之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