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皇此生最大成就不是籃球而是慈善“決定”都為孩子籌了600萬

勒布朗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總冠軍?MVP?還是奧運會金牌?把這個問題拋回給勒布朗自己,他的回答是,“最重要的成就,是捐贈了那所學校。”

詹皇此生最大成就不是籃球而是慈善“決定”都為孩子籌了600萬

勒布朗捐資的學校I Promise School在他的家鄉阿克倫正式揭幕,這所學校正如校名一樣,兌現了勒布朗許下的承諾,回饋家鄉,幫助更多的孩子上學讀書,為此,他和他的基金會預計未來總投入會超過一億美元。

這也在一時間引起了全聯盟乃至社會各界的熱議。勒布朗在總決賽的老對手庫裡轉發了這所承諾學校的教學制度,並配了激烈鼓掌的表情,稱讚“太棒了!”前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切爾-奧巴馬也讚揚了勒布朗。此外,勒布朗的前隊友勒夫、JR-史密斯、奧斯曼、傑夫-格林,以及安東尼、林書豪、比爾、尼克-楊、坎特、哈特等球員都在社交媒體上發聲,稱讚並致敬了勒布朗的善舉。

那麼這所“我承諾”學校,究竟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

詹皇此生最大成就不是籃球而是慈善“決定”都為孩子籌了600萬

勒布朗在個人的Instagram上曬出了這所I Promise School的8項福利,包括:免學費、免費校服、免費自行車和頭盔、2英里內免費交通、免費早餐午餐和小食、家庭食品救助站、提供給學生父母的高中文憑教育資格和未來的工作安置,以及給每位畢業進入阿克倫大學的學生提供學費。

這所學校目前開設兩個年級,分為三年級和四年級,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年級開設。不同於其他學校的地方在於:這所學校的學時遠長於普通學校,學校的目標是加速學習,讓這些已經大大落後的孩子們跟上正常的節奏;獲得入校資格的孩子大部分為貧困家庭,學校免除學費的同時,也向孩子的父母提供就業援助和食品救濟,保證了孩子的家庭基本生活必需。此外,從小與自行車結下不解之緣的勒布朗,還向每一個孩子贈送了一輛自行車和配套的頭盔。

詹皇此生最大成就不是籃球而是慈善“決定”都為孩子籌了600萬

學校校長布蘭迪-戴維斯在揭幕儀式上特別提出,“我們根據統計的數據,專門挑選出那些閱讀能力落後了一兩年的學生,為此我們篩選出了超過120個學生,我們希望這些孩子都能得到和他人一樣的關懷,但人數太多了,我們做出了隨機挑選然後打電話給孩子的父母,”他繼續說,“我們將成為有里程碑式的學校,將會成為全國最優秀學校的典範,我們關心學生,像家庭一樣,給學生陪伴。”

按照基金會的預算:在2029年以前,能夠有超過1200名學生完成學校項目進入大學。阿克倫大學學費為每年10500美元。假設第一批120個孩子全部現在就讀,按照現在的學費和未來3.7%的漲幅計算,單單這批學生讀完大學就要花費超過532萬美元,而I Promise School將會支付這筆費用。

在勒布朗看來,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所有事情當中最重要的,“我們增加了上學時間,目的是讓他們處於被幫助的環境中,全身心地徹底遠離槍支毒品和暴力,我希望每一個進入學校大門的孩子都能在鼓勵中成長,能夠學會將來如何回饋社會。孩子們都只想著得到關懷,當他們走進學校,我希望讓他們明白的是,有人在關心他們。”

詹皇此生最大成就不是籃球而是慈善“決定”都為孩子籌了600萬

此時,勒布朗已不再是家鄉球隊克利夫蘭騎士隊的一員,但作為阿克倫走出來的孩子,他把自己的遺產留在了阿克倫,雖然自己高中便進入了NBA打球,可是談到孩子們的教育,勒布朗毫不含糊,他不介意用自己的名聲作為噱頭——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並參與到教育的慈善項目中來,“我知道我的聲音和平臺都必須要用在超越體育的領域中。”

也正是因為如此,I Promise School的大廳顯得富麗堂皇,背景牆上陳列了114雙勒布朗比賽穿過的球鞋。這些球鞋都在球鞋網站有專屬頁面,購買者不但可以盡情挑選喜愛的球鞋,他們的名字也會被印在學校的牆上,而這些銷售球鞋的所得收入,都將會用於勒布朗基金會,繼續幫助孩子。

詹皇此生最大成就不是籃球而是慈善“決定”都為孩子籌了600萬

勒布朗在慈善事業方面非常熱衷,他支持了多個慈善組織,包括“課後全明星”、“美國男孩女孩俱樂部”、“兒童防衛基金”和“1X1”,此外,他還有自己的基金會——總部位於阿克倫的“勒布朗-詹姆斯家庭基金會”。自從2005年以來,該基金會都會組織一場自行車賽,為各種行業籌集資金。在2015年,勒布朗與阿克倫大學合作,為2021年以後的2300名兒童提供獎學金,勒布朗基金會將會為此投入超過4000萬美元。在2016年,他向美國史密森國家博物館的非裔美國人歷史博物館捐贈了250萬美元,用於支持拳王穆罕穆德-阿里的展覽。如此多的慈善成就,讓他在2017年榮獲了NBA官方授予的沃爾特-肯尼迪國家公民獎——該獎項專門授予每年對社區和慈善做出重要貢獻的NBA球員或者教練員。

但在勒布朗看來,之前的所有慈善成就,都比不上這所捐贈的學校意義重大,“我娶了妻子,生了三個孩子,把我媽媽安置在不必擔心餘生的地方居住,”勒布朗回顧自己的成就時這樣說,“總冠軍、MVP,還有得分、籃板、助攻以及其他的事情,但是,能夠開辦一所學校來回饋我內心最有歸屬感的城市更加有意義,我懂那些孩子的感覺,因為我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我走過那些街道,那些回憶是我無法忘卻的,我每天都在想,我有夢想,有導師。他們讓我的夢想成真,成為現在的我。人們可以談論我的一切其他事情,但他們永遠無法剝奪我能為我的家鄉和世界各地的人們所做的事情,這比什麼都重要。籃球是我的摯愛,我也享受於此,但能夠開設學校作為回饋,將是我未來要長期致力的事情。”

詹皇此生最大成就不是籃球而是慈善“決定”都為孩子籌了600萬

勒布朗很清楚現在的責任和義務。他已經是整個體壇乃至社會中極具號召力的公眾人物,任何所作所為都將產生極大的影響力。在加盟湖人隊之後,雙方的影響力相互疊加,勒布朗的instragram關注數已經突破了4000萬人。他已不再只代表個人、代表主隊湖人,還代表著籃壇和運動界發聲,因此那些善舉,不過是拋磚引玉,包括售鞋署名的活動,目的是讓更多人參與到慈善來,用更廣泛的力量,推動社會的進步。

在慈善方面,中西方理念有明顯分別:在中國社會,公眾更多關注的是名流和文體明星所捐助的數額,往往捐款數目相當巨大,卻沒有完善的慈善機構予以跟進,不能得到妥善的執行。因此常被詬病雷聲大雨點小,名不副實。但在西方的完善慈善體系下,往往人們看重的更多在於“身體力行”,不強求明星捐更多的錢一了百了,而是要看到明星真正參與到慈善事業中,親力親為地為自己的慈善事業站臺發生。在西方觀點中,勒布朗這種在閒暇時間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業的行為,才是真正值得點讚的:他的時間比起捐出來的錢更寶貴,而他為此做出的努力宣傳,也會星火燎原般,讓更多人明白慈善的重要性,讓更多有能力的個人團體,加入到慈善事業中。

這就是勒布朗所說的,“我的聲音和平臺,都已經超越了體育的範疇。”現在的他懂得如何使用自己的名聲和影響力,但做慈善並不意味著出發點正確就一切正確——2010年公然在電視上公佈“決定”而轉投熱火,是想利用影響力給“男孩女孩俱樂部”捐款,他個人捐出250萬,並通過廣告籌集了350萬美元,但卻被視為“一生中最臭名昭著的行為”。

詹皇此生最大成就不是籃球而是慈善“決定”都為孩子籌了600萬

然而此時,勒布朗坦然面對招致的非議,他明白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做有益的事情。批評聲一直都會在,但對社會有利,就不在乎世人的其他解讀。他也許不是最純粹的球員,卻能用自身的影響力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湖人官方的評價一語中的。“他不止於一個運動員。”勒布朗明白他的職責,他想成為的,是拳王阿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