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经典桌型,璀璨的中华文明传承


桌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较高,是中国礼仪文化之邦传承的产物,也是礼仪接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中国的古代,对桌案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比如,供桌供案主要应用于祭奠仙逝长辈和敬供先人;八仙方桌主要应用于接待重要宾客,例如“请上坐”指的是八仙方桌朝南的左边位子;圆桌主要应用于家人共餐,一家团圆之意。

方桌:面呈正方形的桌子,规格有大小之分,结构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汉族明式家具中,最典型的式样是“一腿三牙”。

八仙桌:中华民族传统家具之一。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大方桌四边,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故中国民间雅称八仙桌。

月牙桌:由两个半圆拼成,也叫半圆桌。它合起来似圆月一轮,分开来却像月牙两半儿,故得名月牙桌。

琴桌:与拱桌相似,但稍低矮狭小,多依墙而设,仅作为陈设之用,故琴桌的式样较多,又多讲究。

供桌:指厅堂上置于天然几前的一种长方形桌子,高度约与方桌相等。祭祀时常供设香炉、蜡竿和摆放供品,故名供桌。常与天然几、八仙桌和两只“独座”,或一对扶手椅构成一组家具。是苏州古典园林家具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式样。

画桌:也是明式家具中桌案类的一个形制,是古人用来画画的桌子。画桌存世量并不多,很多是以画案的形制存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