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河北武安:磁山文化将中华文明上溯八千年,建议列下中小学教科书


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文化将中华文明上溯八千年,建议列下中小学教科书。

磁山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居民生活使用的石磨盘。磁山文化,是一种以筒形直壁盂和鸟头形支脚为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大体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分布于太行山东麓的冀南豫北地区,因最早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遗址而得名。

磁山文化遗址发掘现场。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东1公里处南洺河北岸的滨河台地上,北距武安城区17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72年兴修水利时发现,1976年以来经多次发掘,揭露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发现有房基、灰坑及成批的粮食窖穴等,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等文物5000余件。


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绘制的磁山文化时期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景。经测定其年代最早达8000年以上,其中原始农业、饲养业和地下储粮技术的发明,储粮窖穴的发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考古以来发现最多的粮仓。

磁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筒形直壁盂、鸟头形支脚、三足钵与深腹罐等典型陶器。作为北方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磁山文化的发现,修正了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将其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前。

河北省邯郸市磁山文化遗址发掘现场。磁山文化的出现,使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种谷养畜新纪元,开启了粟作农业的先河,奠定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历史基础。

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内反映原始居民使用石磨盘的场景雕塑。勤劳智慧的磁山先民早在8000多年前创造了承前启后的辉煌,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旧时代,开创了农耕文明的新纪元,这在中华文明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专家学者编著的有关磁山文化的书籍。磁山文化——中华文明源。1988年1月13日,磁山文化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6000年——8000年前的原始农业文明分布区域图示。武安市磁山镇农民、磁山文化研究专家申礼成、张海江等专家学者,时时刻刻想着磁山文化,希望早一天把磁山文化写进我国中小学教科书,让更多的华夏儿女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到磁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