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子呀!28.5万两白银买回来的黄金之路,大清国说不要就不要了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终于打开了中国国门,上海也变成了通商口岸,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货物挤满了吴淞口。

从吴淞口运货到上海主要依靠黄浦江,但是黄浦江水浅航道淤塞大型的运货船不能在江内航行,于是英国就向清政府的总理衙门提出要求要修建一条从吴淞口到上海租界的铁路。

败家子呀!28.5万两白银买回来的黄金之路,大清国说不要就不要了

当时的清政府官员对铁路是唯恐避之不及,他们不喜欢铁路,自然也就拒绝了英国人修建铁路的要求,理由无外乎这三种:

  • 第一,有了铁路洋人就能长驱直入,不利于维护主权;
  • 第二,修铁路必然要占用土地,占用农田,还有迁民居迁坟,破坏风水不吉利;
  • 第三,铁路一修成,那原本依靠运货为生的舟车挑夫,客栈等等的一系列以此为生的人都将失去生计,沦为流寇的话将成大患。

但是英国人是不会放弃的,他们耍了个花招,组织了“吴淞道路公司”宣称要从吴淞口到上海修建一条“普通马路”。

败家子呀!28.5万两白银买回来的黄金之路,大清国说不要就不要了

于是,英国人就打着修普通马路的幌子修建了一条铁路,1876年7月,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条营运的铁路-吴淞铁路。

铁路修好了事儿也就瞒不住了,当时上海的官员冯俊光立马找英国人交涉,要求英国人暂停修路,英国人理所应当的没有理会。

败家子呀!28.5万两白银买回来的黄金之路,大清国说不要就不要了

后来吴淞铁路公司与被圈占土地的乡民发生冲突激起了民愤,而且还发生了火车相撞的事故,清政府据理力争终于让英国人暂停了铁路的续建工程。

最后,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用28.5万两白银的价格买下了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营运的铁路。

败家子呀!28.5万两白银买回来的黄金之路,大清国说不要就不要了

那么这么一条发家致富的黄金之路握在手里清政府拿它用来干嘛?

赚钱?

不!

时任两江总督的沈葆桢以异乎寻常的速度下令拆毁铁轨、铲平路基、推倒车站。

没错,28.5万两白银买回来的铁路就这么拆了,败家子呀,谁让清政府有钱呢?

清政府最担心的就是铁路会成为洋人入侵的工具,所以在买回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百年火速下令彻底拆除。

败家子呀!28.5万两白银买回来的黄金之路,大清国说不要就不要了

看待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心态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清政府足够强大这条铁路就是快速发展的黄金之路,不过,在当时清政府看来,这条铁路恐怕是装满洋枪洋炮的恐怖之路。

各位读者您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