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贤良祠

贤良祠位于保定市西大街629号,建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清代自雍正十年始在各省省会建贤良祠,以祭祀各省“忠勇威爱,公论允翕”的文武地方官员。保定贤良祠是祭祀直隶省范围内地方官员的祠堂,入祠者有梁清标、于成龙、李光地、总兵赵文栋、总督李卫等。祠堂坐北朝南,院落三重,分前院、中院、后院,正殿各五间,硬山布瓦顶。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贤良祠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贤良祠

20世纪初该祠成为重要的革命活动地点。1924年至1926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保定市国民党党部在此成立。1925年春,中共保定支部在贤良祠成立。中共北方区派李振瀛公布了市委委员名单,京汉铁路工运负责人史文彬任书记,育德中学学生张延瑞为代理书记,女师学生李佩芝(王若飞之妻)负责妇女工作,张馥堂负责团的工作。同时国民党中央派李锡九来保,与中共市委商讨改组国民党有关事宜,并在该祠建立半公开的国民党保定市委支部。

保定旌忠祠

杨公祠初建于金线胡同,建成后三十三年,又在皇华馆街建了第二座杨公祠(即旌忠祠)。[1] 位于金线胡同的杨公祠在城市改造中进行了维修。位于皇华馆街的杨公祠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清代曾重修,有山门三间,门内存正殿和左右厢房各三间,正殿为硬山顶。杨公祠院中立有明万历进士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撰写的《旌忠祠碑记》,门前修建“昭代忠臣坊”一座。

修缮一新的杨公祠主殿内设置了4座铜像,格外引人瞩目:主殿正中央为杨继盛铜坐像,高约三米,重逾一吨,目光凝重,威严端庄,再现了一代谏臣的忠义气质。杨继盛铜像阶下分置有三座铜跪像:在东侧的一座为明代奸相严嵩,因杨继盛弹劾其“十大罪”而假传圣旨将其下狱,对杨继盛饱施酷刑之后杀害。西侧的两座跪像,一为大将军仇鸾,曾被杨继盛以《请罢马市疏》参劾,杨因此获罪被贬。另一座跪像为严嵩之子严世藩。三座跪像的双手均被反绑于背后,向着立于正中的杨继盛铜像跪拜。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旌忠祠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旌忠祠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旌忠祠

杨继盛(1516年 -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保定市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嘉靖廿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性刚烈,嫉恶如仇,仗义执言,因弹劾严嵩被害,当时震动朝野,历代称颂不衰,深受群众爱戴,有《杨忠愍公集》传世。

保定忠烈祠

保定忠烈祠原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在今杨公祠西侧)。公元1667年,保定府同知常大忠在今杨公祠西侧建了这座 忠烈祠。公元1731年,清苑知县徐德泰重修,并将“忠烈”的名字和事迹刻上石,镶嵌于墙壁上。祠内碑刻共有7通,现均保存在莲池内。 忠烈祠原有二进院落,有正堂、后堂和东西廊组成,现仅存一进院落。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保定忠烈祠

保定冷公祠

冷公祠是公元1893年,为直隶督标中军副将冷庆建的专祠。冷庆,字景云,行伍出身,原籍江苏丹徒县,后迁居保定易县,他是清朝中晚期的一员猛将,战功显赫。1983年,在副将府前修建了这座直隶督标中军副将冷庆专祠。现存大门三间,院落一进,正殿三间,硬山顶,前有抱厦,保存基本完好,有碑石四通,已移入古莲花池保存,有残。1993年2月,该祠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大门及正殿,东、南、西距墙体各5米,北至裕华路。

李文忠公祠---淮军昭忠祠

清同治九年 (1870年),李鸿章奉旨率淮军至保,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光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鸿章在山东威海奏准成立“海军公所”之后,又奏请奉诏在保定城内土地祠的故址修建了“淮军昭忠祠”和“淮军驻防机关”,即“淮军昭忠祠暨公所”,并兼有安徽会馆功能 (简称淮军公所)。1901年直督李鸿章卒后,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下特旨将这座昭忠祠中轴线上的一路建筑改为“李文忠公祠”,即李鸿章享堂。1948年作为冀中军区司令部,1949年作为河北省军区司令部,1958年后为河北省财贸干部学校校址。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李文忠公祠---淮军昭忠祠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保定淮军公所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李文忠公祠---淮军昭忠祠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李文忠公祠---淮军昭忠祠

保定宋氏宗祠

解放前秀水胡同驻有老保定俗称的“信局子”——保定邮政局,它路东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司令官宋焕章祠堂。

宋焕章是清苑樊庄人,字岂臣。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了协约国,宋焕章奉命率部队出境作战,以寡敌众,获得胜利,受到了几个国家元首赠予的宝星徽章。1920年率部归国,授陆军中将衔。这座祠堂就是当年10月修建的。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保定宋氏宗祠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保定宋氏宗祠

颜习斋祠堂

保定博野县北杨村的颜习斋祠堂是专祠,专祀颜元及其弟子,是清初著名的颜李学派的圣地。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内涵的的祠堂即便放之全国,恐怕也是绝无仅有。

颜习斋祠堂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习斋”。它是清初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创办的学校。

老保定印象:保定的祠堂

颜习斋祠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