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亞洲富國緬甸為何現在如此沒落?

孩子的好爸爸


緬甸曾是亞洲富國之一,號稱“世界米倉”和東南亞“最富有的國家”。 在東南亞地區,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近年來發展得都不錯,只有緬甸卻變得越來越貧困,淪為了邊緣化的三流國家。曾經比較富裕的緬甸,為何如今落到這般田地呢?

緬甸原是東南亞產糧大國,地理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且毗鄰泰國。在英國殖民者統治時期,緬甸先是屬於“英屬印度”,後又被劃為單獨的“英屬緬甸”。英國人在緬甸致力於發展交通,將水路、鐵路和道路聯合起來,將緬甸的糧食、工業原料源源不斷地輸送出去。而且緬甸自身的資源豐富,盛產翡翠、石油、煤炭鐵礦等等。所以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緬甸的人均GDP就達到了700多美元。


正是由於緬甸顯得越來越重要,所以英國才將緬甸從“英屬印度”中的一個殖民省升級為“英屬緬甸”,與“英屬印度”平級。在當時的東南亞地區,緬甸是最為富裕的國家(殖民地)之一。

然而緬甸從1947年獨立以來的70多年時間裡,卻逐漸變成了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由於軍隊干政(軍政府成立),再加上緬北常年內戰(緬甸至今沒有統一),導致國內人心惶惶,經濟惡化。經過了70多年時間,緬甸全國的GDP才剛剛突破600億美元,人均GDP1000美元(只比70年前長了30%)。而緬甸原來的首都仰光,基礎設施十分落後,還不如我國的一些三線城市發展得好。
(動盪的緬北)

此外,緬甸的人口增長太快也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緬甸人口從70多年前的1200萬變成了現在的5400多萬。人口增長得不到有效控制,使得緬甸國內更加窮困潦倒。


歷史的荒野


如今的緬甸在大部分人印象中,是個非常動亂而且貧困落後的國家,然而當年的緬甸卻曾經是整個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甚至連日本也無法與之相比。

第一,曾經輝煌無比的緬甸

1936年,緬甸的經濟總量超過120億美元,人均GDP大約776美元,然而當時亞洲唯一的強國日本,經濟總量也不過60億美元。要知道當時的緬甸仍舊是英國的殖民地,而日本是亞洲唯一能夠躋身列強的國家。

第二,上天恩賜的巨大財富

緬甸的面積大約67萬平方公里,人口5300萬左右,小小的緬甸資源卻非常豐富。緬甸的翡翠、寶石、森林、鐵礦等儲量相當巨大,尤其是油氣資源與寶石。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初步探測,緬甸擁有100多個油氣開發區域,緬甸石油相對不是太多,然而天然氣卻非常豐富,總儲量超過20萬億立方英尺。緬甸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寶石產地,種類豐富而且儲量巨大,同時緬甸寶石的品質也非常好。


第三,從天堂到地獄的緬甸經濟

曾經的緬甸,憑藉豐富的資源與二戰以後日本的巨大賠款,緬甸成為了亞洲最富有的國家。然而好景不長,其他國家蓬勃發展起來以後,緬甸的經濟卻不斷衰退,“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等,從來都沒有緬甸的身影。

緬甸經濟的不斷衰退,最終成為了亞洲乃至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也是自作孽,不可活。緬甸資源豐富,但是多年以來也陷入了資源的詛咒中,經濟嚴重依賴於資源的開發與出口,而工農業發展非常緩慢滯後。

緬甸的經濟中,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大米出口國。而其工業非常落後,只有部分的服裝、紡織等輕工業,而且在國際上競爭力非常薄弱。

而造成緬甸經濟一落千丈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持續了多年的緬甸內戰。緬甸境內矛盾重重,地方割據非常嚴重,數十年來攻伐不斷使得緬甸非常動盪,不僅破壞了本土的經濟發展,還使得外資紛紛望而卻步。


澹奕


緬甸是世界上罕見的、到了21世紀生活水平比二戰前還要低的國家之一。

據估算,1936年緬甸國內生產總值已達121.97億美元(當時人口1570.8萬),人均年收入776美元,而到了2004年11月,緬甸國民人均年生產總值僅356美元,人均年收入更低,遠不及二戰前的人均年收入776美元。

在其他國家經濟突飛猛進、不濟的也略微有增長的戰後70年,緬甸到底發生了什麼,把自己從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折騰成這樣一個貧困國呢?

緬甸二戰前被英國征服,成為英屬緬甸,但緬甸一直進行著擺脫英國控制的鬥爭。二戰中,為了從英國人手裡獨立,昂山(昂山素季的父親)和奈溫(後在緬甸建立獨裁政權)所領導的緬甸獨立軍引領日軍佔領緬甸,日本名義上允許緬甸成立緬甸政府。後來,昂山等人倒向盟國,秘密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開始對日作戰。

這已經夠曲折了,好不容易二戰打贏了,英國人重返緬甸, 緬甸又開始爭取獨立,過程中昂山被暗殺,各派政治勢力混戰,贏取獨立,政府剛建立沒幾年,奈溫又奪取政權,廢除聯邦憲法,開始軍人獨裁統治。70年代,奈溫將國名改為“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實行緬甸式社會主義。奈溫的經濟政策被後人用“胡來”“災難性”來形容:例如:他試圖使用在他看是吉祥的被9整除的面額的貨幣,結果損失了數百萬緬甸人的儲蓄。加上國內貪腐嚴重,毒品問題更是久治不愈,愈演愈烈,到1980年代後期,緬甸已是全球最貧困國家之一。

另外,緬甸走向社會主義陣營,就意味著和原來的宗主國英國、美國這些西方國家劃清了界限;冷戰結束沒幾年,1997年美國又發起了對緬甸的經濟制裁,這一經濟制裁一直持續到2016年,這給緬甸帶來了極大的經濟困境。

回首這70年,隔壁的泰國、新加坡以“東亞四小龍”騰飛而起,印尼經濟發展不錯,日本、中國自不必提,緬甸這樣一個二戰前的亞洲富國竟然完全落後於地區其他國家,成為了最貧困國家之一,也是讓人唏噓感嘆。


北海圖


當我第一次來到緬甸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發自內心的震撼。這是傳說中窮困,落魄,潦倒的國家麼?

我穿行在馬路上,大量的日本的車常年擁堵在大街上。使得仰光成為世界上最堵的城市之一。

當我用手機上網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城市的網絡信號,比國內很多城市要好,幾乎與日本相當。

當我走在他們的城市之中,我發現他們的城市不是中國那種千篇一律,及其現代風格。而是一種歷史與現代雜糅的風格。古典與現代並行的感覺。



緬甸是一個讓人感覺非常可惜的國家。因為你從很多維度來看,緬甸都能夠發展成一個體量龐大,且生產力驚人的國度。但緬甸卻因為政府,地緣等因素。慢慢沉淪。

一年前,當時被派到緬甸這樣的國度。自己內心裡是很失落的。但是等我真正到了緬甸,才發現緬甸與絕大多數人想象的並不一樣。

1. 緬甸的宗教


緬甸是一個宗教國家。除了仰光大金塔,遍佈全國的還有許多其他的佛塔。

緬甸給人的感覺,彷彿是一首詩裡面描述的那般: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佛教文化,給了緬甸文化之中,注入了極大的寬容與溫和。大街上有很多的狗,這些狗身上似乎彌散著一種神性。因為緬甸的不殺生,使得流浪狗存活了下來。


除了流浪狗,緬甸的人講烏鴉也視為神鳥。大街小巷很多都是餵養烏鴉,與鴿子的人。這類人生活並不一定富足,但是卻極容易與人分享。

其實緬甸的仰光與曼德勒,都處於這種狀態之中。人們真誠而性格和旭。所以道德水準是我覺得緬甸衰弱不可思議的第一個原因。

2. 英語水平

可能是由於被英國殖民過的原因。緬甸的英語水準其實真的非常好。要好於周圍的老撾,柬埔寨,泰國和越南。在緬甸,很多中上游的社會的人群都會前往新加坡繼續他們的學業與工作,使得這類人天生就擁有著廣闊的視野;對於自己國家現狀的不滿;以及擁有良好的基礎教育背景。其實緬甸的英語底子不錯,再加上這個國家的人勤奮上進;不同於老撾與菲律賓的慵懶。使得這個國家的國民氣質其實比較不同。由於緬甸這幾年的迅速發展,使得整個社會上面的人都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姿態。

所以這也讓我們對緬甸的貧窮有所不解。

3. 歷史背景

其實雖然是被英國殖民,但是其實緬甸作為一個殖民國家的影子幾乎不存在。因為歷史上的緬甸也算是中南半島的霸主一樣的存在。險些將泰國滅國,幾次清緬之戰,都是在緬甸略勝的情形下結束。

而兩次世紀大戰也沒有對緬甸產生破壞性的影響。整個城市規模都在。以至於當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拜訪緬甸時,一心希望,未來的新加坡可以像仰光一樣發達。歲月流轉,新加坡已經成為整個東南亞最富裕的城市。而仰光卻保留著六七十年前的風貌。

所以緬甸雖然退步那麼多年,但是他的城市體系與風貌;城市管理與路徑留了下來。使得緬甸的發展可以期待。

4. 土地,自然資源

緬甸擁有著世界上最好的土地,氣候,水文資源了。南方大量平原地帶,河網密佈,大江大河,使得緬甸成為了真正的東南亞的糧倉。

而木材,玉石,礦產,使得緬甸像是聚寶盆一樣的存在。所以資源也是緬甸未來可以崛起的原因。

我始終堅信,緬甸的未來十分值得期待。


半寐平生1


1936年緬甸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21.97億美元,人均GDP為776美元, 而1936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是60億美元,人均85美元左右,可以說緬甸當時是亞洲的頂尖富國之一。

但這麼比其實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時候的日本已經加入列強俱樂部,而且已經在東亞取得了霸權地位。而緬甸當時還是英國的殖民地,還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今天的緬甸國家版圖上的很多地方,原本並不屬於緬甸,至少和緬甸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各自獨立的部落。只是英國殖民者的到來和征服,強行把他們合併成了一個國家。

打個比方說,緬甸當時的各個部落就像一個個土豆,各自之間是完全獨立的,各有各的利益訴求,只是大英帝國用一個袋子把他們裝起來了,讓他們成了一個國家。

其實,英國也不是要故意把他們變成一個統一國家,只是因為英國當時對殖民地的統治方式就是如此,合併成一個國家,統治起來更為方便而已。

但是,緬甸的悲劇之處在於,緬甸的地緣政治地位並不好,處在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之間,所以,在大英帝國還在的時代,緬甸更多的是被大英帝國用來掩護印度的安全的前沿陣地,印度才是他們的最愛。

二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開闢東南亞戰場,很快就進攻到了緬甸境內。

這時候的國民政府僻居西南,完全仰仗緬甸和印度到廣西、雲南的國際通道來獲取國際援助。所以,日軍希望銅鼓切斷這條國際通道,迫使委員長投降。

但英國這時的作戰重點並不在亞洲,而且在不斷從印度抽調軍隊和兵源前往歐洲、非洲戰場,根本無力顧及緬甸,這才有了中國遠征軍的計劃,其實主要就是掩護中國的國際通道。

所以,緬甸在二戰期間,成了東南亞的主戰場之一,中國軍隊、英國軍隊、日軍主要就是在緬甸進行了長期的拉鋸戰。戰爭對緬甸造成的破壞當然是不言而喻的。

戰爭結束後,雖然緬甸也獲得了日本的賠償,但其實無濟於事,因為賠償是給了緬甸的宗主國大英帝國,至於這些賠款到底有多少用到了緬甸的恢復和重建上,這就很難說了。

1947年,英國同意印度獨立,印度被一分為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各自獨立,緬甸自然也就獨立了,成了主權獨立的民族國家。

但緬甸在歷史上沒有統一國家的經驗,英國對緬甸的經營和管制過程中,也沒有為緬甸留下一個素質比較高的精英階層,所以,英國撤離之後,緬甸很快就開始出現了民族衝突,各民族部落之間相互殺伐,至今戰火不絕。

其實,像緬甸這種情況相當普遍,許多前殖民地國家都是這樣,殖民宗主國還在的時候,還可以以強力方式維持基本的國家政治秩序,宗主國一旦撤退,民族獨立了,馬上就會進入民族部落相互殘殺的內戰局面,整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都會全面倒退。


蕭武


亞洲開發銀行曾以“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受過教育的勞動力以及介於中印之間的戰略地位”寥寥數語肯定緬甸的潛力,但這個從1948年獨立起就享有“亞洲之珠”美譽的國家一直“背朝世界”(語出《經濟學家》),光芒從未出現。

緬甸自然資源之多樣與豐饒堪稱人見人羨。油、氣儲量(2011年)32億桶和2.54萬億m³,天然氣排世界第10,加之通往中國西南的油氣管道建成,其“能源走廊”地位實至名歸,金銀銅鐵鉛鋅等金屬礦藏種類齊全。最映人的是珠寶玉石,得益於地質時代亞歐與印度洋兩大板塊劇烈活動的結果,緬甸成為世間罕見的珠寶玉石蘊藏大國,藍、紅寶石之頂級皇家藍和鴿血紅產自“寶地”抹谷,玉石集中在克欽邦霧露河上游以及茂罕和南思崩等地,翡翠的年拍賣額從2006年3億歐元躍至2010年20億,2013年翡翠出口額約為10億美元,相當於該國出口總額的10%,其中90%輸往中國。21世紀頭10年裡,富裕北方鄰居難以遏制的需求使得翡翠價格飛漲百餘倍直逼鑽石,而在極少數人喜圓翡翠富豪夢的同時,其出產地依然貧窮落後。緬境內水電資源潛力巨大,開發利用率不到2.5%,2013年全國6萬多個村莊中有近5萬個尚未通電,主要城市長期限時供電……無奈而幽默的緬甸人戲稱“Myanmar”為“沒電”。

獨立後緬人信心滿懷,而少數民族卻對重回緬人統治感到不快,克倫族在獨立當年就爆發起義,其他少數民族也相繼暴動。半個多世紀裡,40萬政府軍疲於武力鎮壓,最多時消耗年財政預算的近1/4,政府最後還是通過繳撫、和談、發展經濟等方式,使17支少數民族武裝放下武器。此後穆斯林與佛教徒矛盾凸顯,穆斯林是在殖民時期前來,一直未能融入當地社會,當局也無力對他們施以切實保護。由此看來,緬甸消除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毒素,尋求各民族政治權利和發展機會的真正平等,破除根深蒂固的“大緬族主義”和少數民族的本位意識任重道遠。

1948年起緬甸政治制度為議會民主,實行“市場上緬人優先”、趕走英國人的新緬甸政策。1962年,昂山親信奈溫發動政變,帶領國家走上閉關鎖國、中央集權的“緬甸式社會主義道路”。1988年,內外交困的奈溫下臺,軍政府接管國家權力,對內封殺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對外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長達20年,直到2010年多黨選舉。

1997年緬甸成為東盟第9個成員國,由於資源農業型經濟模式在東盟中沒有施展的餘地,加之西方制裁和自身封閉,緬甸經濟仍蜘蛛不前。

觀察佛事是瞭解緬甸的一扇窗口。在這個佛教之國,人們無凍餒之虞,因為佛寺可以提供住宿和溫飽。緬文中的寺廟和學校是同一個詞,男孩五歲就被送到寺廟接受教育。當地佛教文化認為,男人一生應至少當一次僧侶,通常在結婚前和父親去世以後。僧侶同樣在社會福利中扮演重要角色,通常填補了政府主導失位造成的空缺。古代緬甸社會把人分為五等:僧侶、男人、女人、尼姑和人妖,起源於薄甘碑文的緬甸文學有三大主題:佛事、宮廷和愛情。

據稱緬甸有“亞洲第一女權國家”的美譽,實行一夫一妻制,崇尚白頭偕老。有人認為是男少女多的原因,特別是出家人不娶親,人口比例更顯失調。有一點是公認的,就是婦女成家後既侍老公,又養孩子,而男人則有些閒散,緬甸男子有“等天亮、等吃飯、等睡覺”的“三等”之稱……看來緬甸經濟不爭,男人要承擔幾乎全部的責任。


ruixuezhaofeng


  1936年緬甸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21.97億美元,人均GDP為776美元, 而1936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是60億美元,人均85美元左右,可以說緬甸當時是亞洲的頂尖富國之一。但是好景不長緬甸,如今緬甸已經成為世界最不發達的30個國家之一。

  首先緬甸衰落源於自身的內鬥,二戰期間緬甸是英國殖民地,國內的各種武裝勢力藉此機會紛紛起義,國內戰火紛飛,百姓苦不堪言,戰爭導致經濟迅速衰退,就算如今,緬北地區也是經常發生戰亂。

  再一點就是美蘇冷戰蘇聯解體,美國的長期制裁。當時美國大力扶持的是反社會主義的一些獨裁政府,而當時的緬甸統治者奈溫卻施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這將原本可以藉助美國的力量振作起來的緬甸經濟壓垮。蘇聯的解體後,軍政府統治的國家,更是社會混亂,導致西方國家對其進行制裁,緬甸經濟更是艱難;同時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軍政府統治國家,也導致國家政策混亂,政令施行艱難。

  第三點,毒販猖獗,眾所周知金三角是指泰國、緬甸、老撾三國的交界處,而由於泰國大力打擊毒品,如今的鴉片種植產業大部分已經轉移到了緬甸,依靠毒品貿易緬甸國內的武裝勢力也越來越多。

  再一點就是緬甸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業在國民GDP所佔比重高達60%以上,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發展極為落後,工業和服務業、高科技產業比重太低。


環球網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肯定要軍民一家,政治穩定,現在經濟全球化,都是互聯網經濟了,最為一個農業大國肯定要轉型了,不轉型肯定就衰落了


起月行


你們現在來看看緬甸還是如今的樣子嗎?我現在緬賭場,以前也是輸了4.5十萬了,現在不賭了做事情賺錢就不想玩了,那就要看你是想不勞而獲賭贏賺錢呢!還是做點事情賺錢呢?聽得懂嗎?


當是偉大的力量不朽


因為禁種鴉片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