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來最小規模借殼出爐!聖陽股份12.33億收購新能同心謀雙主業發展

11月23日,在聖陽股份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上,聖陽股份董事長宋斌表示,重組完成後,公司將是雙主業運營。

“重組之後股東結構發生了變化,中民新能帶來的優勢是平臺資源更廣闊,覆蓋領域更寬,擴大了上市公司存量業務的市場應用範疇。而上市公司在海外的經驗也可以將中民新能的業務資產模式放大到海外市場。兩個主業保持各自優勢,相融相合,不限於單純的發電和儲能(業務),總體而言公司還是以新能源或清潔能源這個大領域作為發展戰略。”宋斌說道。

隨著併購重組政策放鬆,沉寂已久的借殼市場逐漸升溫。

公開資料顯示,聖陽股份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式,作價12.33億元收購關聯方中民新能旗下新能同心100%股權,公司控股股東將由新能電力變更為中民新能,而中民新能是中民投旗下的新能源產業投資平臺。

自去年年底通過“協議轉讓、表決權委託”方式獲得聖陽股份控股權後,時隔近一年,中民投的資產注入大戲終於拉開序幕。

12億“微型”借殼

聖陽股份是一家新能源儲能設備供應商,旗下業務主要有新能源儲能、備用電源、動力電池三大板塊。

近年來,由於原材料價格波動和匯率變動等因素影響,公司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今年前三季度,聖陽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07億元,同比上漲9.03%,實現淨利潤1414.98萬元,同比下滑44.93%。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亦是同比增長9.98%,但淨利潤下滑42.13%。

為增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聖陽股份開始“謀變”。

2017年12月10日,聖陽股份原九名一致行動人宣佈將控制權轉讓給新能電力,其先作價1.49億元將持有的5.01%股份平價協議轉讓給新能電力,隨後實控人又通過協議委託的方式,將剩餘16.30%股份對應的表決權轉讓給新能電力行使。

僅花費1.49億元,新能電力便以21.33%的股份表決權一躍成為聖陽股份控股股東。

事實上,在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之前,新能電力曾推動旗下從事戶用光伏發電系統的開發、銷售與運維業務的公司中民新光與聖陽股份重組,但2018年4月,上市公司公告稱重大資產重組終止。

11月23日,聖陽股份董事會秘書於海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之所以會終止收購中民新光,是因為公司認為“它的資產狀況比較複雜,還不夠成熟,所以把項目暫停了。這也是為了更好地維護上市公司的投資者利益”。

七個月後,11月11日,聖陽股份再次拋出了一份收購預案,交易標的換成了更為規範、規模較小的新能同心,其主要從事光伏電站的投資開發、運營、電力銷售,總作價僅12.33億元。

由於聖陽股份資產規模更小,此次交易仍構成借殼,這也是2016年以來A股市場規模最小的一例借殼。

不過,整體來看,新能同心的盈利能力和增長速度不容小覷。

2015年-2017年以及2018年1-9月,新能同心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39億元、2.18億元、2.54億元、2.3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01億元、0.76億元、0.9億元、0.95億元。其中2016年的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增速分別達到459%、7500%。

對於業績飛速增長的原因,新能同心董事長範程解釋稱:“公司的項目於2015年建設投產,從10月份才開始併網發電,當年計入報表的發電量只有兩個月,而2016年的業績是整年發電量貢獻的。2016年-2018年,隨著設備正常健康穩定運行以及整年度電量,公司經營期內業績和銷售收入大幅增長。”

同時,中民新能承諾,新能同心2019年度合併報表口徑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所有的淨利潤數不低於11,100萬元;2019年度、2020年度累計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所有的淨利潤數不低於22,700萬元;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累計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所有的淨利潤數不低於34,500萬元。

考慮注入更多光伏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新能同心的盈利能力較聖陽股份的儲能業務更具優勢,但隨著近年來光伏產業補貼政策生變,仍有不少股東對標的資產未來的盈利提出了質疑。

投服中心就在說明會上指出,2016年以後,光伏補貼開始下調並明確指標,政策趨嚴,電站拿到指標的難度不斷增加。此外,新能同心下屬尚有10個電站未進入國補目錄,或會對標的公司未來盈利產生影響。

範程回應稱:“雖然近幾年國家對於光伏發電項目補貼的力度在持續下降,但相關政策文件補貼標準的適用時點以光伏發電項目的併網時點為準,以前年度已併網的光伏發電項目,其補貼標準不會按照新的補貼政策文件進行調整。”

而對於部分暫未進入國補目錄的光伏發電項目,範程解釋稱是因為“申報第七批國補目錄的電站項目應符合‘2016年3月底前併網’之條件,而新能同心下屬電站中除新能同心200MWp項目、德州翔宇晶彩10MW項目,其餘電站項目併網時間均在2016年3月底之後,因此不符合申報第七批國補目錄的條件。”

對於相關項目日後進入國補目錄,範程認為並不存在實質性障礙,“新能同心下屬電站均為光伏電站,屬於相關規定的補助範圍;新能同心下屬電站均已取得了發改部門的核準或備案文件,下屬電站上網電價也均已取得地方物價主管部門審核批覆”。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中民新能旗下還有多家從事光伏發電業務的實體有望注入上市公司。

中民新能財務總監柯小星指出:“這次交易的是新能同心及旗下四個電站,下一步我們也計劃按照電站成熟程度裝入其他光伏電站,比如處於寧夏地區的電站,預計在重組完成後,陸續注入聖陽股份。同時,我們也會根據市場交易情況,將一部分電站向中民投外部出售,以解決同業競爭的問題。”

“中民新能是中民投清潔能源領域唯一的投資發展平臺,交易完成後,從中民投體系內部來講,聖陽股份也將成為中民投以後唯一的清潔能源運作平臺。”柯小星說道。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