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秦岭山中一个大户人家,碾盘上撒满了碎银,谁推上去了就归谁


从玉皇殿沟出来,误闯入新铺村这几户人家的时候,隐约感觉此地会有故事。秦岭山中,小家小户的土房和大户人家的宅院,从气度上就不同。此地视野开阔、土质肥沃,一看就住过大人物,后来证实果然如此。

屋挨着屋、院连着院。老房子高高大大,不像之前山中见到的那样低矮。院落里虽然荒草萋萋、一片萧杀,但这草却长得自信、透着华贵。行走在这样的地方,能够感觉到主人曾经的威严。该是怎样一个达官显贵,或者富商巨贾,才会在这里买田阳羡、归隐山林?

“你们是外地来的吧?找到这里,算是你们找对了!”一老哥和一个大婶出现在视野里,一边询问我们到访的目的,一边话里卖着关子。“这个地方,以前有一个大户人家,在南方当过大官,挣过大钱,告老还乡后修了个大房子,四合院,有两进院落呢!”


院子边上,树着两根拴马桩,中间搭了一根竹子,正被废物利用当晾衣杆,上面正晒晾着花花碌碌的衣服。“这是以前的老物件,原来那家人的。”老哥让我们仔细看这两根拴马桩,“当年能竖几根拴马桩,就像现在修停车场一样,他家很有钱的。”

老哥热心,带着我们四处看。转到一堆杂草丛中,又看到一个直径将近2米的大碾盘。“听老辈子说,这个碾盘打好后,因为这里坡度大,工人推不上来,于是主人想了个办法,在上面撒满了碎银子,说谁推上去了就归谁,这才把它从下面推上来了。”

当年撒满碎银的碾盘,如今上面堆满了破鞋子,实在不忍心发个全图。老哥介绍说,这家人家败以后,两进院落的房子大部分都被村民拆了,只有这些做基石和撑柱子的石头,被遗弃在原处。我围着这些条石仔细看了看,没有在上面发现任何一个字。


远处老墙上,看到一扇窗户。这窗户,是徒步秦岭这么久以来,发现最讲究的一扇。窗户整体是黑色的,明显上过漆。窗棂特别讲究,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栩栩如生的飞鸟,娇艳盛开的花朵。如果不是大户人家,何来此闲情逸致?

漫步四周,两进大院的遗迹几乎找不到了,只在角角落落还有蛛丝马迹。一面已经垮塌一半的土墙上,还能够看到一扇残存的圆形窗户。窗户横格没了,只剩下一圈传统的回字纹。回字纹是明清时期常用的纹饰,在秦岭山中很少见到。

为了写好这个故事,特意翻读了1992年版的《宁陕县志》,42个人物传里并无对应人物,别处也无踪迹。也许这老宅子的主人,大约只是一个富商吧,并入不了县志。如今居住于此的几户人家,皆为普通秦岭山里人。再细问房主细节,老哥虽尽了全力,却全无线索。


土墙上,挂着几排玉米棒子,一根木棍插在大门上,这栋老房子是秦岭腹地山中典型的模样。只是作为地基铺在台阶上的条石,明显与老屋不搭。“后来修房子的时候,用了原来的石头。石头又烂不了,也运不出去,正好做地基。”

“这些土地,这一大片,以前都是他家的。”站在老屋院子里眺望,这是山中难得的一块平地。本组图片拍摄于2018年10月2日,地址秦岭陕西安康宁陕县江口镇新铺村。近期将集中发布多组行走秦岭腹地乡村的图集,欢迎关注本头条号“专业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