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近年来,随着观众审美的快速更迭、新式网综的迅猛出芽,老牌综艺IP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外界挑战的,更有创新乏力、审美疲劳、模式固化等自身难以突破的瓶颈。

据统计,在去年一整年的时间里,“卫视+网络”上线综艺共208档,面对僧多粥少的综艺市场,越来越多的老牌综艺节目面临着“攻城不易守城更难”的困顿局面。

是稳坐舒适圈,固守城池?还是跟踪观众诉求曲线、实现不断创新?在一系列未知的挑战下,老牌综艺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依靠创新打开局面,成为了电视人热议的话题。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11月17日,由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中心推出的大型互动综艺节目《我要上春晚》在CCTV-3央视综艺频道首播,不仅拿下了1.07%的高收视佳绩,更得到了《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客户端、工人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晚报等中央级和国内重要媒体的集体点赞、报道,用成功案例攻克“老牌综艺创新难”的行业课题。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人民日报海外版:“《我要上春晚》既有基于个人奋斗的励志追梦表达,又有展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人故事,更有彰显大格局家国情怀的壮志抒发。”

北京晚报:“节目类型丰富,在传递欢声笑语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平凡背后的追梦之心与正能量。”


追根溯源不难发现,《我要上春晚》之所以能被媒体及观众追捧,除了在秉持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更大胆推陈出新——新颖有趣的表演内容、灵动的节目形式,外加台网融合,“三线”同步创新,打破了众多老牌综艺始终迈不过去的固化思维门槛,以全新的面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艺术与情怀兼具的视觉盛宴。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头部内容频创新

助力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每到岁末年初,央视春晚便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不仅因为央视春晚是全球华人辞旧迎新的标签,更因其具有以艺术形式展现国家实力、凝聚国民精神的深层内涵。

作为央视春晚的前期预热平台及节目输送平台,《我要上春晚》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春晚梦”变迁。2010年8月19日,《我要上春晚》进行首次录制,来自民间的艺术爱好者第一次获得了与专业表演艺术家同台角逐的机会。在很多人看来,《我要上春晚》的开放性、包容性为他们搭建了难得的逐梦平台。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八载时光沉淀,《我要上春晚》的舞台汇聚了太多有才华、有梦想的表演者,为春晚输送新鲜血液的同时,更为观众奉献了上百场精彩绝伦的艺术表演。

旭日阳刚、西单女孩、朱之文……众多生活中的普通百姓通过《我要上春晚》而被观众们熟知,用自身的魅力向全国观众展现了平凡人的不平凡,最终圆梦春晚舞台,缔造了属于草根艺术表演者的传奇。

2017年《我要上春晚》更是为狗年央视春晚输入了11组优质表演团体,共计29人,创造历届选手进入春晚人数之最。这个数字从侧面论证了多年来《我要上春晚》节目内容屡屡创新提升,向高精尖、新奇特艺术境界不断求取奋进的行业竞争意识。

《我要上春晚》打通艺术壁垒,让民间艺术达人直通顶级艺术殿堂,实现自我价值,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作用,为社会各界树立勇敢追梦的信心,意义深远。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多年的深耕探索使得《我要上春晚》积累了深厚的受众基础,被誉为老牌综艺中的“常青树”。但即使如此,《我要上春晚》却依旧步步警醒,并没有因成绩而固步自封,而是大胆创新,在节目内容的包容性、创意性领域发力,顺应当下时代精神,开拓创新,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新鲜体验。

在新一季《我要上春晚》的首期节目中,被称为 “动作偶像男团”的OWE东方职业摔角联盟登上舞台,炫酷的打斗技巧、丰富的剧情、有趣的人设,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尤其是独特的中国武术元素与职业摔角两相融合,一举一动中尽显中国男性的阳刚之美,震撼人心,具备市场差异化审美优势。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由95后新青年组成的乐剧坊团队,用生动而又极具眼球效应的黑幕剧《乐游记》征服了观众。新潮而又魔性的音乐,与众不同的喜剧表演形式,将经典的传统故事以新时代的审美形式呈现给观众,新奇而有趣,启发年轻受众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好奇心与好感。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在即将于11月24日播出的第二期节目中,“打破传统”这一概念被展现得更为鲜活。

选手高红星带来的“3D抖空竹表演”激活传统文化中的时尚因子,将现代科技LED灯光秀与拥有上千年文化传承的抖空竹技艺完美结合,实现难度、花样、技巧的多重突破,打破审美边界,令人期待值满满。

《我要上春晚》打通传统与流行元素次元,让民族文化瑰宝一次次走向世界。在第二期节目中,从HHI世界街舞锦标赛载誉归来的延安STC街舞团活力出击,这群平均年龄仅8岁的女孩,面临了巨大的考验,除了克服年幼、伤病、怯场等客观因素,更肩负了如何将国际范儿的街舞跳出东方魅力的艺术创作命题。

身为“好口碑“、“强收视”、“受众庞大”的节目代表,《我要上春晚》深挖内容创新,为”长青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赋能。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不仅仅是表演本身独具创新性,《我要上春晚》在舞台的包容性领域也追求极致,95后新生代青年、侗族少数民族孩童、曾挑战无数次春晚舞台始终不言弃的魔术师……《我要上春晚》海纳百川,为来自五湖四海有才艺、有梦想的表演者提供展现自我、追逐梦想的平台,构筑传媒新时代艺术人才、表演形式多元化表达的良性生态系统。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高灵活性、强互动性

全面提升观众浸入式观感

相比历年《我要上春晚》,新一季节目除了在内容领域深挖主题、精心布局,更围绕节目内容精心编排外围看点——以灵活的节目形式提升观众浸入式观感;打破第四面墙,全面升级互动性;以观众视角审视舞台,让艺术更加接地气,回归大众,为节目赋予感染力。

得益于精妙的有效互动,《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将艺术性、可看性、趣味性充分融合,看点十足。首期节目中,OWE东方职业摔角联盟的小伙子与主持人尼格买提现场为观众演示“摔跤”与“摔角”的区别,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将“受到一分力要表现十分痛苦”的摔角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现场观众捧腹大笑,成就看点。

相比选手之间的演示,选手与主持人之间的互动则更能激发观众代入感,可以说舞台上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蕴藏着幕后创作团队的匠心。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为了展现肌肉力量和阳刚之美,选手还在现场挑战起了“二头肌夹碎苹果”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的差异化表演形式不仅激起了主持人、现场观众、电视机前观众的挑战欲,更让“二头肌夹碎苹果”的游戏走俏网络,打通圈层,引发全民参与热潮。

在年轻圈层中,彩蛋、花絮、番外往往因表现形式灵活,比正片、正剧更得年轻人喜爱。新一季《我要上春晚》轻松的舞台氛围给观众制造出一种“看花絮”、“追彩蛋”式的愉悦感,缓解紧张氛围的同时,更释放老牌综艺的年轻态费洛蒙。

今年的《我要上春晚》更加重了助梦区的戏份,作为正式表演之前各位选手的前哨观察站,助梦嘉宾的观点与点评,在无形中为观众掌握了话语权,表达了大多数观众的内心想法,不仅增加节目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也意味着节目组更加尊重受众主体的意见。

为了顺应当下最新综艺互动模式,《我要上春晚》还增设了助梦嘉宾举牌支持选手环节。有无条件的“我力挺”,也有犹豫不决的“再看看”,潮流语态极为吸睛,让节目形式变得更加年轻态,满足年轻观众爱玩的互动心理。

棚内综艺因相对固化的空间感一度被户外真人秀抢尽风头,如何变空间劣势为优势,同样是《我要上春晚》深挖的课题。节目充分拓展评委们的舞台活动空间,打破禁锢,走出评论区,投入舞台参与表演,不仅舒缓了紧张的竞技情绪,更实现艺术圈层、艺术形式的交融。

多元化、年轻化、趣味化,《我要上春晚》在传统主流意识形态节目内核下,融入了更多年轻受众喜爱的流行元素,让整个节目形式“活”了起来。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激活行业创新因子

“老大哥”央视开拓台网融合边界

近年来,媒介融合趋势明显,移动终端收视习惯逐渐养成,台综跨屏交互模式成为难以抗拒的市场进化大势。高覆盖面、强渗透性、广影响力的优势,让诸如《我要上春晚》这样的金牌IP有了牵手网络的契机。

电视媒体想要突破创新,网络平台需要借力更多渠道出口以及品牌传播广度,在这样的局势下,打破不同平台之间的壁垒,强化电视媒体和网络平台间的共振效应和口碑传播,实现优势互补、台网共赢,俨然已经成为了媒介融合的新趋势。

一个是有着不可比拟的内容生产和公信力优势的电视平台,一个是具有强互动性的新媒体渠道,虽然在一定层面上来讲二者处于对立竞争面,但是交互共荣的跨界应用操作也为其合作与共赢奠定了基础。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而如何彻底打通台网融合创新壁垒,开启“台网合作共赢”,在内容研发、模式创新、传播渠道等各个环节精准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始终是媒介能否真正融合的关键。新一季《我要上春晚》击破各个症结,为行业提供了一个优质且典型的事例模板。

在强大的群众基础、浓厚的文化底蕴支撑下,《我要上春晚》铺陈的“上春晚”情怀与愿景俨然成为了竞争力强悍的核心IP,其背后的价值不可估量。在这样的利好因素下,央视联合咪咕视频共同打造的《我们一起上春晚》便成了自带光环的品牌衍生IP。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我想上春晚》借助春晚的聚合力将互联网用户输出至电视平台,而《我们一起上春晚》也可凭借互联网优势将电视端受众引流至网络视频平台,这样一来,就将以往台网争流的局势扭转为借力互助模式,实现一举两得。

除了传播渠道的融合外,《我想上春晚》在整合资源、统筹全局、内容开发等各个产业链条节点上都大力布局融合。视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咪咕视频报名参加《我要上春晚》,获得在舞台展示自我的机会,加大“直通春晚”的可能性。


老牌综艺如何为行业赋能?《我要上春晚》开启春晚季良性生态系统



好玩有趣的互动模式充分调动起了当下年轻用户的参与心态,使得“上春晚”这一IP热度再次升级。这不仅开启了划时代的电视+网络双向互动模式,而且也实现台网价值的最大化,将融合后的强大优势和效能发挥到了极致。

节目内容新颖、表现形式灵活、台网融合创新,《我要上春晚》不仅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感体验,更为电视老牌综艺节目“推陈出新”提供新思路,为行业未来发展全面赋能。接下来的《我要上春晚》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CCTV-3央视综艺频道,周六晚19:30,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