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精品藏品清朝官帽顶珠下《翎管》一件!

鉴赏——精品藏品清朝官帽顶珠下《翎管》一件!

LOT:HSPM145规格:高6.97cm口径2.7cm厚0.5cm重量:重67.1g

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产物。清王朝等级森严,讲究“辨穿戴,昭品位”,强调官员要从穿戴服饰上就能辨别出品级大小。“顶戴花翎”是清王朝官帽上的饰用之物,也是王公大臣们着装的重要标志。花翎就是雄孔雀的尾羽。其环状圈点,即称为“眼”。故花翎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分。三眼最为尊贵,以下次之。

有了花翎还要有插进的地方,要有可插的工具,于是就有了翎管。翎管大多用白玉、翡翠、碧玺、琥珀、象牙、水晶、琉璃、瓷、铜等材料制成。品级高的文官大多戴翡翠翎管,品级高的武官大多戴白玉翎管。翎管安放在帽顶的中央部位,用来插花翎或蓝翎。翎管长约二寸,为中空管状圆柱体,顶端有个扁平的小钮,便于缝缀于帽顶。翎子插入管中,飘于脑后。

鉴赏——精品藏品清朝官帽顶珠下《翎管》一件!

在中国,清代大臣“顶戴花翎”是权位划分级别的标志,也是荣誉、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因此,皇帝在赐予臣下花翎时是非常审慎的。从乾隆至清末的170多年间,能被赐予三眼花翎的大臣仅有7人,连深受皇帝信任的著名宠臣和珅,虽然官居一品,也只能戴双眼花翎。清代的官员对顶戴花翎是看得很重的。

花翎除了表示品级外,皇帝还用于奖赏那些有功之臣。康熙时,福建提督施琅一举收复台湾,诏封靖海侯,子孙世袭。而施琅却上疏辞侯,恳请皇上赐花翎。当时在外领兵的将军都还没有赏赐花翎的先例。康熙乃特赐施琅戴花翎。当时,在文武臣僚心目中,赏赐花翎比封侯还要荣耀。

鉴赏——精品藏品清朝官帽顶珠下《翎管》一件!

道光后期,花翎的赏赐范围渐大,凡对国家有功人士均有可能赏戴花翎。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因国库空虚,竟有了捐翎的例制。起初捐个花翎为1万两实银,蓝翎为5千两实银。后来随着国库的进一步空虚,花翎减为7千两,蓝翎为4千两。再到后来,只要花200两银子就可捐到花翎了。一个可以用钱买官的政府,其寿命肯定是不会长久的。不久,花翎之制和它的清政府就逐步走到了尽头。

在花翎走红的清代全盛时期,作为插翎子的翎管其价值不菲,特别是翡翠、白玉等贵重材质制成的翎管,更是价值惊人。一只“玻璃翠”玉管,当时就值一万几千两金子,就是一些清水衙门的京官帽子上的翎管也要值几两银子。因此,它又成了财富的象征,顺理成章地成了官场上的礼品。

由于翎管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适于把玩等特点,后来又成了历代收藏者的宠儿。这时,它既是人们手中的藏品、玩物,又是历史的见证。了解它的盛衰史,对今天的收藏爱好者也是一种爱国主义和反腐倡廉的教育。

鉴赏——精品藏品清朝官帽顶珠下《翎管》一件!

其实,历史上青睐翎管的不乏高人。最为知名的段子来自乾隆时期的宠臣和珅。相传查抄和珅赃物时,发现了11个满绿(祖母绿)翡翠翎管和835个各色翡翠翎管。这个来自《清史演义》第四十三回的故事如果是真,那么,和珅该当之无愧是翎管收藏天下第一人了。后人依这段演义做了个推算,以当今一个满绿清代翡翠翎管价值100万元人民币计,仅和珅的11个满绿翡翠翎管就已价值千万元人民币。

鉴赏——精品藏品清朝官帽顶珠下《翎管》一件!

我司此次征集的是一件精致的翎管,白玉质料,制作精细可爱,长6.97厘米,厚0.5厘米。翎管的正面稍有弧度,另一面呈平面,造型极为流畅优美。此件翎管包浆厚重沁色自然,玉质温润细腻,呈现出一种柔美的蜡质光泽,这是因年代久远自然形成的效果。上好翎管所用翡翠、白玉等材质已经罕见,市场追捧不足为怪,如果把其独有的文化历史价值也叠加上去,翎管的市场影响提升空间将会很大。此藏品是投资收藏之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