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日产联盟的未来不确定

据报道近日戈恩到日本下飞机就被日本检查机关带走调查,这是日产方面的举报结果,应该是体现了国际联盟的内部矛盾的激化。尤其是雷诺作为欧洲的汽车 中型公司控制日本的日产这样的大公司,尤其是近期又控制了三菱车等日本的标志性的产业公司。日本方面希望独立发展的意识应该是很强烈的。

在日本的资本领域,依据日本法律的日本财阀的核心企业的诉求应该有希望通过司法手段实现其更复杂的战略的。应该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套路类似很多地方用过,通过个人打击,实现公司战略的改变,应该是不是很光明的战略,但行之有效。

崔东树个人认为:还是自强自主最重要,合资关系未来难以稳定。

1、祸起法国政府

法国政府倡导雷诺和日产的完全合并,以此守护法国本土的工业利益。这也是日本语法国政府的经济矛盾的体现,应该是很严重的政府间关系的矛盾。

法国政府也是始终插手雷诺日产的公司事务,尤其是始终不放弃对雷诺的控制。

2014年,法国总统奥朗德政府通过的Florange法案。该法案允许以自己名字登记股票并持股至少两年的投资者拥有双重投票权。不过,各方股东可以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通过采取决议,维持一股一票制度。

法国政府的增持行为其目的在双重投票权。而雷诺-日产联盟与法国政府之间的分歧即在于,是采取一股一票制还是一股双票制。

法国政府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占据了上风。因为戈恩与雷诺-日产需要获得股东三分之二以上的投票才能保存一股一票制度,但由于法国政府先发制人,提高了持股比例,所以在今年4月雷诺汽车召开的董事会上,戈恩与其团队彻底失败。而且按照计划,两年后法国政府在雷诺的持股比例会提高到28%,戈恩等的话语权会进一步缩小。虽然法国政府卖出了股份,但法国与雷诺日产的矛盾已经日意凸显。

雷诺日产联盟的未来不确定

2、日产已经崛起

1999年5月28日,雷诺按照每股400日元的价格,以48.6亿美元收购日产汽车36.8%股权,以7660万美元收购日产柴22.5%的股权,另外,雷诺还以3.05亿美元收购了日产在欧洲的五个财务子公司,这样,雷诺一共花了52亿美元完成了交易。到了当年10月30日,市场出于对日产复兴以及雷诺-日产联盟的信心,日产的股价上涨了61.2%。

双方于签订联盟协议时还安排了认股权,即日产复兴计划完成后,雷诺将按照既定价格400日元/股增持日产的股份至44.4%;双方于2001年10月成立雷诺-日产有限公司时商定,2002年6月30日之前,日产财务公司将买进雷诺公司15%的股份。

雷诺的卡洛斯·戈恩进入日产董事会,日产汽车的主席进入雷诺公司的董事会。雷诺共有17人进入日产高层,分别进驻各个重要部门;日产有7个人进入雷诺高层,在1999年下半年,还会有14个人进入雷诺高层。

2001年10月,雷诺计划以每股400日元的价格,对日产再投20亿欧元,日产向其定向增发5.4亿股新股,使雷诺最终获得日产44.4%的股权。

虽然雷诺最终持有日产44.4%的股份,事实上已经控股日产(其他投资者持股比例最高不超过3.5%),但是在双方各种文件上均未显示“收购”字样,始终是“联盟”,外界解读这一表述时说“这对于日本人对本国汽车工业的情结是一种安慰”,也显示了雷诺后期整合的一种态度。

戈恩于1999年接手日产汽车后用时不足两年,将日产从一个连续7年亏损、背负债务高达21000亿日元濒临破产的企业扭转成全球获利率最高的汽车公司。彼时,戈恩砍掉日产全球14%员工共计2.1万人,关闭了日产在日本五座工厂,简化供应商体系和股权结构,拍卖掉诸如日产宇航业务等板块,终于将日产汽车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

2017年,日产销售了580万辆汽车,而雷诺则为380万辆,2018年11月19日前,日产的市值约为雷诺的三倍。当前日产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衰退中恢复过来,利润颇丰,希望提高在联盟中的话语权。法国政府的前期增持引起雷诺,希望合并,持续引起日产的强烈不满和独立倾向。

3、日产举报三菱造假并吞并

日产举报三菱汽车作假并吞并。三菱汽车刚刚因为燃油造假案,股价跌去4成,而三菱财团内部因为其它原因也无力出手相救,一时间,三菱汽车处于崩溃边缘,日产随后伸出橄榄枝。但几日后剧情反转,三菱燃油造假案原来就是日产举报。

2016年5月12日,日产汽车与三菱汽车联合发布声明称,双方将展开资本业务合作,日产将斥资2370亿日元收购三菱34%股权。日产成为三菱汽车最大单一股东,并获得董事会席位。日产将向三菱汽车派出包括董事长在内的4名董事以加强人员合作,还将从人才和技术方面支援三菱汽车的研发部门。此外,双方合作领域还会涉及采购、生产制造、整车平台和增长型市场等方面。

4、日产的强大并独立是趋势

在2018年11月19日晚的记者会上,日产领导西川广人反复强调,日产的强大是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而非戈恩个人的原因。同时,日产领导西川广人还表示,之所以形成戈恩虚报薪酬的局面,是因为戈恩的个人权力过于集中,而日产对其缺少监督。日产这一动作,估计是因为日产内部日系高管想要拿回日产的主导权。

国际并购中的文化矛盾和社会变迁都是对企业发展很大的制约。当年的戴克三菱也是不稳定的发展,前期的铃木与大众的合作,基本也是很难成功的。

戈恩被逮捕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会尽力保持雷诺与日产联盟的稳定,同时为雷诺工人提供“全力支持”。据悉,该公司在法国雇佣了超过4.7万名工人。雷诺表示将尽快召开董事会讨论相关事宜,但拒绝透露更多消息。三菱则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表示考虑解除戈恩的主席职位。

5、世界潮流转向东方

日本与欧洲汽车在新能源技术发展中的差距扩大,日本和东亚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完善,日本车企相对欧洲希望更强发展的机会。

日本政府必然支持自己的财阀,而财阀的实力是不可想象的庞大。由于雷诺后面的法国政府的干预,雷诺估计无法与日产形成更和谐的关系。

这事情的结果可能就会相对极端的结果-让戈恩的下台来改变雷诺日产的制衡关系。只要人在手里,应该也是日本方面更好的改变劣势地位的好办法。

日本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尤其是新能源的发展相对欧洲的优势更明显。未来的随着戈恩的影响下降有日本财阀支持的日本车企应该会更加独立发展。

在不同法律框架和不同国家利益的矛盾下,协同发展的难度极其巨大,还是绝对控制权更靠谱。戈恩的联盟框架还是不可持续,这也是他过于理想的体系设置的结果。

雷诺日产的发展变化也是很好的案例惊醒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