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最邪性的門,又稱“陰門”“鬼門”

故宮最邪性的門,又稱“陰門”“鬼門”

東華門,是故宮的東大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東華門東向,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

故宮最邪性的門,又稱“陰門”“鬼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白玉須彌座,當中闢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杆。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有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東面簷下“東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後減為滿、漢兩種,辛亥革命後只餘銅質漢字。

故宮最邪性的門,又稱“陰門”“鬼門”

據說,清朝皇帝死後梓宮由東華門出入,因送殯迎靈都由東華門出進,所以東華門俗稱“鬼門”。與故宮的其它三門不同的是,東華門靠近太子宮,所以是專供太子出入故宮的,太子並非天子,所以東華門上不能有九九八十一顆門釘,只能設有八九七十二顆門釘。

故宮最邪性的門,又稱“陰門”“鬼門”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舉凡服飾、車轎、府第等方方面面皆有定規。在清朝,等級尊卑制度非常嚴格,院牆的高低、房屋的規格,甚至門釘的數目,都是有明確規定的。

故宮最邪性的門,又稱“陰門”“鬼門”

比如按清代典制,規定皇家宮苑的宮門“朱扉金釘,縱橫各九”,因九為陽數,又是數字之極,九九八十一顆門釘最能體現帝王的尊貴,親王府第的門釘即減為“縱九橫七”,親王以下遞減。東華門是供太子出入所用,縱橫各九顯然不合適,縱九橫七又不太夠,所以就設置為縱九橫八。

當年,崇禎皇帝逃出紫禁城,就是從東華門出逃的。想想,也許是崇禎皇帝慌不擇路,誤打誤撞來到東華門,也有可能是擔心其他大門已經被圍攻,反正崇禎帝由此出逃,最終選擇在景山上吊自盡。有一種說法,東華門的門釘之所以比其他三個門的門釘少一行,也是清朝皇帝責備崇禎皇帝棄紫禁城而逃的一種方式。

故宮最邪性的門,又稱“陰門”“鬼門”

還有一種說法,是皇家成員死了以後靈柩、鹵簿皆出東華門,所以該門主喪,屬陰,門釘就不能是陽數,故去掉一排。

另外,關於東華門的門釘還有很多說法,這區區一排門釘竟成了難解之謎。再加上傳得神乎其神的東華門城門上靈異的彈琴女子,讓這座“陰門”“鬼門”透著那麼一股子邪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