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而赵匡胤要后解决契丹,两个人谁更正确?

秋天的红叶882


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我认为周世宗柴荣的“先北后南”的战略和宋太祖赵匡胤“先南后北”的战略都是符合各自国情的。现代很多的主流观点都认为周世宗柴荣北伐优先的策略是正确的,这个可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宋太祖赵匡胤的先平定南方的战略不一定就是错的,我觉得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方向没有错。只是二人都去世的太早,柴荣是北伐中,而赵匡胤是刚准备北伐。所以,孰是孰非结果难料,只能靠史料进行分析了。下面分别分析一下二人的统一战略。

(周世宗柴荣)

一、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战略分析

在统一的问题上,周世宗柴荣并未完全遵循“先南后北”的战略,他在攻占南唐后便挥师北上直取契丹,誓在夺回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这次征仅42天,柴荣就占领燕南各州,然而在大军逼近幽州时,柴荣病倒,大军班师。作为一个改革的少数民族政权,特别是从石敬塘手里得到了中原王朝的屏障燕云十六州后,就变得相当强大。

后周世宗时期,契丹已经平静的发展了几十年,这样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政权,消灭它当然是越早越好。柴荣早已嗅到了这样的战机,在后周不断对北汉用兵,还多次在攻占北汉城池后,顺便要捎带上契丹一起揍,夺回了燕云多座城池。不得不说周世宗柴荣在这一战略的决策上是高瞻远瞩的。可惜,柴荣英年早逝,未能实现自己的战略计划。

(宋太祖赵匡胤)

二、宋太祖赵匡胤“先南后北”战略分析

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北有契丹,南有大理、藩镇割据各部。“先南后北”战略是在北伐后汉遇挫后制定的,当然收复燕云十六州也就此搁浅。当时的北汉已摇摇欲坠,完全依靠契丹的支援勉强存活,契丹内部当时也是有矛盾的,国力也有所下降,其实这个时期是北伐的最好时期,但前提是燕云十六州的收复。

大宋开国,政权还不稳定,经济方面也不宽裕,如果死扛契丹,胜则大宋一劳永逸,败则可能大宋就此灭亡。宋太祖的“先南后北”战略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先消灭南方藩镇割据各部,等经济充实了,再进行北伐。在赵匡胤的治理下,北宋出现的盛世“建隆之治”,此时各方面条件都已满足北伐契丹,可惜的是宋太祖突然间的撒手人寰。所以,此战略本身是合理的,宋朝后来屡战屡败是有多种原因的,战略本身没有错。

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我们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历史评价都很高。大宋是在后周的基础上建立的,取得了大宋王朝的基业。二位皇帝的统一战略都没有大的问题。个人认为,如果柴荣没有抱病而死,历史将有另一个面貌。

(契丹王室)


野史也是史


从对皇帝决策的要求看,柴荣(当时应该叫郭荣)是正确的,是一流皇帝的决策,而赵匡胤的决策就是二流皇帝的水平。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即皇帝位,北汉刘崇亲率三万人马,又借了契丹一万骑兵,共四万人马进攻后周。柴荣得报,准备亲自统帅军队予以迎击。满朝文武尤其是文官们坚决反对出征,尤其反对柴荣亲自出征。柴荣说,李世民能够名垂青史,就是每次都亲临战阵。结果,历史上最著名的滑头冯道竟然顶撞说,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唐太宗?柴荣讲,我们的兵力强,可以像大山压鸟蛋嘁哩喀喳击败北汉。冯道又挖苦说,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大山?因为,此时的冯道百分之百认为,柴荣出征,必败无疑。加之柴荣此前在郭威宫中生活,郭威给安排的是管理家务,或做些不与军旅想干的事儿,他认为柴荣没有什么能力。所以,破天荒地与柴荣唱对手戏。但柴荣态度坚决,摈除一切异议,坚持带兵出击。在高平和北汉军相遇,双方接仗时,柴荣的后军还没有到达,大家就有些担心,但柴荣志气高扬,亲自率领中军精锐临阵,左手边赵匡胤,右手边张永德。然而,柴荣东边的右路军与北汉军稍有接触,骑兵就逃跑了,留下步兵便投降了北汉。柴荣居高一看,很是愤怒,冒着飞石箭雨亲自向前冲,赵匡胤、张永德热血喷张,两人如老虎出笼,各率两千人马,直前不顾,赵匡胤一骑马冲在最前,遇马马倒、遇人人亡。不要说北汉兵,就是契丹兵,看到如此的杀法,心中大怯,节节后退,正在这时,柴荣的后军人马赶到,立即投入战场,北汉、契丹联军全线大败,刘崇昼夜逃跑,一直逃到晋阳才定下神来。此一仗,奠定了柴荣在后周的皇帝地位,满朝文武由对柴荣的信服转为佩服。柴荣的大计,先解决北汉,其实也就是契丹问题,再回过头来解决南方的小朝廷。丞相王溥认为先解决南方问题,占有了江南财赋,国力上升,再解决北方问题。那时赵匡胤唯柴荣马首是瞻,还没有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机会。柴荣否决王溥的意见,认为不解决北方问题,南方问题解决了也意义不大,柴荣更相信军队的实力作用。可惜,天不假年,柴荣英年早逝。柴荣去世后,赵匡胤利用北汉威胁搞了陈桥兵变,而战略上却采用的是王溥的主意,先南方,后北方。可惜他也是天不假年,去世偏早,继位的赵匡义,其胆略气魄,不及其兄,遑论与柴荣相比。北方问题便成为威胁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直至三百多年后,让蒙古人一统中原。


二曲人


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是因为柴荣在位几年,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国内稳定、经济发展、军力强大,具备与契丹进行一战的综合国力条件,而且柴荣本人军事才能高超,有战胜契丹的把握。打败契丹之后,守住边关隘口、迁民外附、发展生产、巩固边防,自然形成有效防御契丹的力量,这时候再挥师南下,趁着战胜契丹的余威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扫平南方,轻而易举。这是当时的国家实力条件和客观形势决定的。而赵匡胤要先南后北,也是考虑到当时的国家实力和客观条件。一则,新旧政权交接之际,本身内部不稳,如果与契丹交战,战败或形成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都不利于自身政权的稳固和建设,而发兵南下,先扫平南方,则有必胜的把握和优势,在平南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实力,然后再与契丹一决雌雄,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只是天不假年,平定南方后没多久,赵匡胤就去世了。柴荣和赵匡胤作为五代宋初不世出的2位颇有才干的帝王,都是天不假年,不然,任何一人都可以完成中国统一并有效打败契丹。只是“一山不容二虎”、“一个时代不许两位英杰并立”,才有了柴荣欲战契丹而早亡、赵匡胤平南后欲再战契丹而先逝。


史文弓之父


首先,两位君主都是历史上的明君,可以说这是两个很有魅力的人。但是我反对这个问题的提法,这是历史上最应该仔细甄别的地方,究竟为什么这么说,那么就让我来帮大家好好分析以下的局面。

后周世宗柴荣,是皇帝里的拼命三郎,为批改奏折通宵达旦,时常为了制定国策昼夜不休,在他执政期间,后周可谓兵强马壮,已有席卷江河之势。但最后在攻打契丹的途中病倒,白白的将大好江山拱手让人,让万千史学人士大呼叹息。

关于柴荣几次打幽州,有着不同的版本,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当时的地图,在后周与契丹控制的那片土地边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国家存在着,与他们接壤的北汉,看似病怏怏,但也不是任人宰割,背靠契丹这棵大树,在五代末期始终屹立不倒,这是一个让柴荣彻夜难安的敌人,作为与北汉交手过无数次的后周,甜头是吃到过,但苦头也没少吃,北汉与契丹的关系倒是如胶似漆,每次柴荣去攻击一方,另一方肯定会去帮忙,多次战役,后周并没有得到多少地盘,倒是威逼利诱南唐,得到不少油水,以全局战略来看,先南后北是理智的,后周也是这么做的,是以,我得到的结论是:柴荣和后周的国策并不是先灭北方的北汉和契丹,而是和赵匡胤一个思路,先南后北。原因是什么?我来告诉你正确答案。

后周的地理位置与北汉和契丹接壤,多年的征战互相十分了解,论实力来说,后周占领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经过五代时期各个王朝的积累,兵强马壮,并不是契丹和北汉联手就可以轻易撼动的,而柴荣的岳丈符彦卿这个大神,曾经将契丹皇帝打得丢盔弃甲,有这尊大神镇守北方,契丹北汉联手也只是骚扰边境,打打秋风罢了。而南方则不然,南唐的李家可是有钱人,国力与财富比后周只强不差,只因李老爷子老迈昏沉,无进取之心,屡屡让后周占了便宜,但如果南唐的新君不像李煜般荒唐,恰恰有个明君出现,加上南唐富裕的人口资源,划江而治的南唐,绝对会是后周的最大敌人。所以先南后北并不是赵匡胤的想法,他只是照着柴荣的思路继续而已。

百姓口中窃取后周的赵匡胤,也的确是按这个思路去走的,在南唐和后蜀最虚弱的时候发起了灭国行动,败天所赐,南方统一战争全部胜利了,当他腾出手来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壮年殴了,就那么不明不白的挂了,只能让弟弟赵光义来完成他的遗愿了,可惜赵光义灭了北汉后,在兵分三路大军去灭辽国的时候,在高梁河战役中,臀部中箭险些丧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机会,逃跑时丢掉的武器兵甲,让辽国契丹人真正的武装到牙齿,至此有了和宋叫板的资格。

我是通辽人,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想把更好的历史故事写给大家看,真心希望每一个喜欢历史的人关注我。





大通辽人


从中国历史上经验来看,大多数政权,如果一开始,就是由北往南发展的,都能统一全国,并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而如果是从南而北的,大多数都会功败垂成,这个是历史定律,除了明朝的朱元璋。

从这个历史规律来看,赵匡胤尽管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政治、军事高手,但是从整体的政治、军事能力来看,周世宗柴荣选择先北后南,是更有战略眼光的。

南方一直就不是问题,后周过于强大,南唐、南平这些诸侯国,国力衰弱,国主并无大才,就算不去打他,他也只能自保,何况南方还有四五个割据政权,互相掐的厉害。

但是北方就不一样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历来都是中原王朝大患。更何况契丹人已经实现了蒙古高原的统一几十年,不仅霸占着幽云十六州北方的门户,还有个干儿子北汉做前锋。

如果选择先难后易,解决了北方的问题,就可以将国门恢复到长城以北,就可以额关起门来,轻松统一全国,然后再举全国之力,深入漠北,重现当年汉武大帝的荣耀了。

此时契丹在幽云十六州经营的时间,不过一二十年,根基不深,攻下比较容易。而周世宗柴荣经过一番国内的军政改革后,国力军力强盛,此时举全国之力,消灭北汉统一山西,再夺回幽云十六州,不是难事。而他亲征开始,战场捷报频传,收回幽云十六州指日可待,无奈突然患病,大业未成身先死了。


收回幽云十六州,合并山西,后周就拥有了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中原、关中地区,这些地域范围,可是霸业最好的跳板。

赵匡胤也很有才华,政治军事能力都非常优秀,但是他选择了一条先南后北,也就是先易后难的路子。这个路子,看似容易成功,其实等于葬送了后周一统全国的大好前程。


因为一旦政治军事中心向南发展,就没办法和北方的骑兵军团相抗衡了。就像跆拳道练拳,如果一开始就和高手过招,那么成长的更快,如果一开始就和弱者过招,只会拉低自己的水平。

每个王朝从一诞生开始,就逃避不了时间递减衰退率。时间越往后推,一代不如一代,过了几十年,就会走下坡破路了。

假如赵匡胤能或者统一南方,然后再回兵北上,或许有可能打败契丹。但是偏偏他在刚灭完南方的诸侯国,就死了。接下来的太宗赵光义,打仗就是一个草包,北伐了好几次,都是失败而回,有一次还屁股中间受了伤,从此再也不敢自以为是,亲征幽云十六州了。

后面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大宋的军事战斗力,很快就走下坡路了。

大宋一代,一直缺乏神一样的军事高人,这都是宋太祖赵匡胤埋下的种子。

~~三生有画,画中有话,欢迎关注哦~~


三生有画


从战略上看,柴荣更高瞻远瞩,整个宋朝一直受到北方政权的威胁,且屡战屡败,称臣受辱,割地赔款,最后偏安江南,还被消灭。

从战术上看,赵匡胤更务实,事实上证明很快平定了江南各地。

但是究竟谁更正确这就要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了,收服江南各地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北方政权这个时候也可以加强战备,努力提升战力。收服江南虽然容易一些,但也是要消耗战力、国库的,再加上各种治理分散精力,问题也会较多。

所以赵匡胤一直充实国库,期待购买燕云十六州,不过等到他死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当消灭南方各个政权之后,北方契丹也逐渐的实现了统一,这是最为不利的地方。错失了契丹内部纷乱,分化解决的有利天时。也为宋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一刀微课堂


这个提法有问题,柴荣也不是解决,只是要收回边关关隘,便于防守,不能让契丹南下没有阻力,然后再完成南边统一,没有错。

……赵匡胤没有这个意识,导致南边统一之后,再也收不回边关,这也是导致靖康之耻的一个早期问题。当然,赵匡殷当时的想法是迁都,最后赵光义阻拦没有完成,也是靖康之耻的又一个早期问题……所以,北宋的灭亡宋在建国初期就埋下了隐患。其实,这两个问题只要解决一个即可。

综合来看,无论是柴荣加强边关天险和防守,还是赵匡胤迁都,都是不错的选择,就这个宋太宗赵光义,实在是个草包。


紫府笔传


柴荣高瞻远瞩!有汉武帝之遗风!南方几处不足为虑!一他们各自为政!不可能团结一致!合成洪流!可最后图之!二北方势力野蛮凶悍!自古与中原为敌!应尽快图之!宁可聚天下之力也必须尽快收覆蛮夷之地!至于南方;若宋不打他!他们己很满意了!论战须知己知彼!因为南方诸政权无一国实力可与宋直接摊牌!更无谁会合兵耒犯!他们均无大志;不足为患!留一空城他也不敢来犯!只是柴荣英年早逝!倘若老天青睐;多给柴荣十年时间!天下必大一统!


101228897075


从柴荣立场判断,作为大周帝二代,得位正当,军事强盛,南方几个小国也皆实力不济,早取晚取皆盘中菜,不足虑,北方契丹占据幽云十六洲,心腹大患,作为一个开创之君,攻辽上选,实际作战中也取得了些成绩,奈寿短,没实现。

赵匡胤立场判断,刚夺位成功,毕竟属下武将众多,攻辽啃硬骨头,万一失败,人心浮动,别人仿他夺位也有可能,攻南方,则风险小小,又可自立威信,同时也可看出其在统一南方后,立祭出杯酒释兵权,显其进取心不足,保皇权第一,两人格局比是周世宗大


顺藤瓜236


谁对不知道,反正赵匡胤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