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日本老人在中国沙漠14年种300万棵树:不治住沙 就不离开


库不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达1.86万平方公里。在库不齐沙漠腹地,有一个地方叫恩格贝,这里却是绿树成荫,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成了生态旅游区。这个奇迹,源于一位日本老人和他感召下的1.2万多名日本友人,在恩格贝种下树木410万棵,为4万亩沙漠披上了一层绿衣。

恩格贝在历史上曾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后植被破坏,逐渐沙化,飓风黄沙,沙漠每年以1万亩的速度向黄河进逼,30万亩土地不见人烟。直到83岁的远山正瑛退休后来到中国,尽管他已83岁。远山正瑛说:今生今世,不治住沙,就不离开恩格贝。

远山正瑛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日本著名治沙专家,被誉为“沙漠之父”。1935年,远山正瑛留学中国,研究农耕文化和植物生态。1972年退休后,他开始进行中国的沙漠绿化研究。在研究中,他觉得必须去身体力行,去种更多的树、更多的种草,才是最好的办法。1990年,83岁的远山正瑛从日本来到狂风暴沙的恩格贝,成为了一名治沙志愿者,扎根中国沙漠14年。


为了筹集治沙经费,远山正瑛变卖了老家多处房产。他还在日本电视演播厅,声泪俱下地向他的同胞们讲述绿化黄河两岸的意义,呼吁日本人关心中国的治沙事业。号召日本国民每周省下一顿午餐钱,来支援沙漠绿化。在他的感召下,许多日本人踊跃捐款,共有包括他的子女在内的1万多名日本友人,自愿自费参加中国沙漠日本绿化协力队。

在内蒙古恩格贝治沙的14年中,远山正瑛每年工作八九个月,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沙漠气候极端恶劣,远山正瑛 虽已是80多岁,他在种树上细致入微,做到精益求精。追求细致与务实,为保持水分,树坑要深挖80厘米,志愿者少挖一厘米,远山正瑛都会破口大骂。

远山正瑛劳作时不喜欢被打扰,记者来采访也要跟着去种树,远山正瑛曾训诫日本记者说:“只靠报道,世界是不会绿起来的。”在远山正瑛的带领下,7000多名志愿者在恩格贝种下300多万棵树,染绿黄沙4万亩。正是因为有这片绿色,荒无人烟的恩格贝已经形成一个300多人居住的村落。


一个耄耋之年的日本老人,为何如此执着于中国的沙漠植绿?他说:日中两国人民有着久远的友好关系,鉴真大师东渡扶桑使两国关系亲上加亲;战后中国百姓抚养了许多日本孤儿,应该报答这种恩情。他一直强调,“作为对侵略中国的一种补偿,日本应该支援中国的建设事业。”

没有哪一个外国人,像远山正瑛这样,深深地爱着爱着中国的沙漠。治沙是远山正瑛毕生热爱的事业,他说:“我要生命不息,治沙不止。”2004年,97岁的远山正瑛在日本辞世,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一半埋在日本故乡,一半埋在了中国恩格贝。为了感激他为恩格贝做出的伟大贡献,还特别在恩格贝为他修建了纪念馆。远山去世后,大批日本志愿者继承他的遗志到中国植树。每年约有300名志愿者报名。

如今恩格贝是著名的治沙中心,每年都有大批的国际友人前往植树和参观。经过多年的生态发展,恩格贝已经绿树成林,风景秀丽,成为知名的生态旅游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慕名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