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汉初匈奴不接受和亲政策大举进攻,会把汉朝给灭亡了吗?

昇公子


先说刘邦为什么要选择“和亲”?

因为白登山刘邦被匈奴四十万大军所包围,说实话那一次刘邦若是身边没有带着陈平,很有可能,他就战死在了白登山上。

要知道这次匈奴之所以打汉朝,之所以打刘邦,是有预谋的。再说直白一点,匈奴这里有投靠过来的曾经服侍刘邦的韩王信。

这次刘邦本来是想平叛韩王信的,可惜是韩王信早就给匈奴勾结在了一起。然后刘邦一路斩荆披棘冲着韩王信杀了过来,仗打的异常的顺利,所以他就大意了。

再加上他派去打探匈奴消息的探子,也告诉他,匈奴没有多少人,这次我们出军肯定可以胜利的。

所以,刘邦就带领先头部队,到了白登山。

登上山顶的刘邦向下看的时候,顿时被吓傻了,因为白登山的四周,全部被匈奴的骑兵给包围了。



山有四个面,总共有四十万大军,也就是说,每个方向都有十万大军。

这四十万大军,把汉军围了一水泄不通,刘邦即使插翅也是难飞的。

当然了这时候的匈奴若是要想把刘邦给干掉,就好比捏死一只蚂蚁。

刘邦的一生反秦抗项,大小战打了也有数百仗了。

但是,没有哪一次能超越今天这个阵势的。

要知道匈奴可是四十万骑兵呀,刘邦哪里见过这么多骑兵。要知道他当皇帝的时候,想凑齐六匹一样毛发的马都没办到。

可见,汉朝战马的匮乏。

这个仗明显着摆在刘邦面前,不能打。

那么匈奴那么多人,为什么不来干掉他们呢?

因为匈奴也有自己的打算,首先他们是骑兵,骑兵是在平原作战的,在山上打仗不是他们的优势。

其次,刘邦他们因为是贸然前进,辎重没带那么多,这也就是说,只要匈奴把四个山的方向给围住,即使他们不用打,这一群汉军迟早也会被饿死在山上。

这就是他们不动手的原因。



这时候恰恰也给了刘邦他们自救的时间。

要说陈平不亏是一个阴谋家呀,刘邦是死是活就看他有没有能凑效的策略了。

最终陈平用了一个什么计策,让刘邦脱身的呢?

女人,一个关键的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冒顿单于最宠爱的妃子。

陈平派使者告诉单于的妃子,你们的单于之所以打我们,其实就是想要我们汉朝的美女。我们的皇帝答应他,给她送美女来,他就放过我们。

你想呀,我们汉朝的美女那可多了,比你漂亮多了。

若是汉朝的美女一到单于身边,你肯定就靠边站了,所以,为了让单于一直宠幸你,你还是劝他放我们大汉的皇帝一马吧。

同时,汉朝的使者还给单于的妃子送了一批她们女人才喜欢的奢侈品以及黄金。

这个计策果然凑效了。

女人的嫉妒心是很强的,万一她真的失宠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她天天在冒顿单于面前吹枕头风,让他放汉朝皇帝一马。

她还告诉单于,汉朝的皇帝,和匈奴的单于一样,都是有神护佑的,是杀不死的,所以,即使你把他给围住也没有什么用。



再说了你占领了他们大汉的土地之后,你也不会种,对于你来说根本什么用都没有,你还不如卖给汉朝的皇帝一个人情,放他们走呢?

这些话冒顿单于听进去了,然后就让匈奴的骑兵,让开了一条小路,给刘邦逃跑了。

刘邦死里逃生,回去后赶紧听了娄敬的话,选择了给匈奴“和亲”,每年给他们提供一定数量好吃,好喝,好玩的东西,还有公主一个,表示汉匈永世结好。

那么,我们回到题目所说,若是匈奴不接受“和亲”,他们可以把汉朝给灭掉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在上面已经回答过了,若是匈奴要杀掉刘邦,这还是很容易的。若是匈奴想把汉朝给灭了,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汉朝的地域有多大,匈奴人肯定是不知道的,但是,汉朝人的骁勇善战,匈奴人是肯定听说过的,他们内斗的时候,都那么强悍,更何况联合起来,一起对付他们匈奴人了。

其实那个妃子说的话,言外之意就是你可以杀掉汉朝的皇帝,但是,你能灭掉汉朝吗?

你杀了他们的皇帝,又灭不了汉朝,这样的话,只会徒增汉朝和匈奴之间的仇恨,这样对于匈奴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这也就是为什么匈奴单于放刘邦一条生路的根本原因。

是呀,杀掉刘邦这个皇帝,他们会在立一个。那时候汉匈之间,还是避免不了一场大战。


史学达人


先看汉匈双方实力对比。

当时的汉朝一方总人口大约1300万,其中有一半为诸侯国人口。刘邦所能控制的人口为600多万,汉朝百废待兴,这600万人是经过长期作战,失去了大量青壮年男子所剩下的人口,也就是说这帮人里面真正能拿起武器的,不会超过1/10。这些军队还需要镇守关隘和城市,能够机动的部队有一半就不错了。这也是为什么刘邦只率32万人北伐,多了他也拿不出来。

(汉朝前期形势图)

当时的匈奴人经过秦朝末年的休养生息,实力大增,将东胡兼并,将大月氏打败。有至少160万人口,可以动员至少40万骑兵!

(绿色部分就是当年的匈奴疆域)

白登之围的时候匈奴是没办法灭掉汉朝的,当时已经进入冬天,而且天气寒冷,汉朝人冷的拉不开弓,匈奴人也不好过。所以,即便匈奴将刘邦抓住,并大举南下,面对寒冷的天气和一座座城池,匈奴人照样寸步难行!所以,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解围而去!

但是,假如匈奴人第二年春天不接受汉朝的和亲大规模南下,40万铁骑很可能会对汉朝造成毁灭性伤害,甚至是将汉朝灭掉。

首先来说汉朝当时的实力不足以抵抗匈奴人的攻击。被动防守只能坐看匈奴人将一座座城市攻陷。假如出动大军抵御匈奴人,40万铁骑的攻击力比彭城之战项羽的3万轻骑只多不少,所以刘邦输定了!

其次,很多诸侯国对刘邦是不满的。他们很难出兵援助,刘邦被打高兴还来不及呢!并且。各诸侯国王会因为匈奴势力太大而投降,比如韩王信极其部下就是很好的例子!

所以,匈奴人会很快占领北方地区,然后与投降的诸侯、将领们一起分享胜利果实!等北方稳定了再向南方进攻,凭当时还未开发的南方,更无法抵御匈奴人的攻击,于是冒顿单于建立了大一统的匈奴帝国。


历史风暴


匈奴应该很难灭汉,理由如下:

在刘邦登基的第二年,发生了著名的白登之围,当时匈奴单于是很牛逼的冒顿,在围了七天后把包围圈打开一角缺口,放刘邦回去。刘邦回去后又是财物又是女人的给匈奴送过去了。

要知道冒顿是匈奴历史上少有的牛人,白登之围没杀刘邦,说明匈奴的能力做到包围汉军已经是极限了,要知道包围和围歼是两个概念,当时双方都是三四十万,要以绝对优势胜出很难。

当时汉朝虽然是初立,但是冒顿也是造反杀了他家老爷子血洗匈奴,刚刚稳定不久。双方都是百废待兴,稍稍明智的带头大哥就不会拼上裤衩子去死干。冒顿接受和亲接受汉朝每年的贡品其实是最优选择。况且,那三四十万军队对于冒顿几乎是全部身价啊,而对于汉朝来说还不到伤筋动骨。

再往后,时间一长,双方在北方的优势对比开始慢慢发生改变,汉朝缓过劲来之后,匈奴就更没机会了。


尔朱少帅


这个问题设想的情景,在汉初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作为一位老谋深算的草原领袖,匈奴冒顿单于绝不会拒绝汉朝的和亲“橄榄枝”,一旦拒绝和亲大举进攻,首先倒下甚至分崩离析的,必然是看上去无比强大的匈奴。

因为包括“白登之围”等汉匈军队的一系列碰撞,恰好证明了一个事实:骑兵匮乏的汉军固然无力深入北伐,但攻坚战能力欠缺的匈奴铁骑,即使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却也啃不动白登山。一旦继续发起对汉朝的全面进攻,纵然能劫掠大批人口财物,却也会在汉朝的坚城堡垒前碰的头破血流。根本没有吞疆并土的能力。

何况以游牧经济为主的匈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无力支撑长期战争,一场自然灾害都可能令他元气大伤。匈奴单于麾下,也有大小部落画地为牢,一旦战事久拖不决,窝里反就是必然后果。后来汉匈全面战争时代,匈奴的不断分裂与溃散,恰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说,当汉高祖刘邦在汉军铁甲精兵的护卫下,从白登山安然撤退后,望着中原汉地流口水的冒顿单于,其实也早打定了主意:一口吞掉汉朝根本不可能,能刮一笔是一笔,细水长流宰油水才是真。公元前198年,汉使娄敬送来的“和亲”建议,对于纠结中的匈奴,恰应了一句俗话:正想打瞌睡,有人来送枕头。“和亲”之策,一拍即合。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匈奴人其实打不起,忍辱撤退的汉王朝,为何不再整军备战,反而宁可这样送钱送女人换屈辱的和平呢?因为匈奴虽然打不起,此时此刻的汉朝,却是更打不起。

白登山血战前后的汉朝,说是已然一统江山,其实却好似处处火药桶。且不说汉朝开国时残破的经济,全国仅剩几百万人口的惨淡家底。更有危机四伏的内部矛盾。坐拥战略要地的异姓诸侯王们,各个叫汉王朝如鲠在喉,秦末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们,也是逮着机会就折腾。倘若汉王朝咬紧牙关继续打,匈奴固然讨不到好,但根基不稳的汉王朝,内外矛盾极可能连环爆发。艰难一统的大汉江山,势必陷入重新分裂中。

正是这汉匈两家各自的现实隐痛,才叫“和亲”,成了必须的选择。

也正是在公元前198年,汉匈双方正式达成和亲协议后,以女人金钱屈辱换和平后。风烛残年的汉高祖刘邦,这才咬牙将关东贵族大量迁入关中,铲掉六国贵族作乱的土壤,而后又陆续平定多处异姓王叛乱,确立了著名的“白马盟”。后世评价褒贬不一,但风雨飘摇的汉王朝,确实被刘邦拼尽最后力气,咬紧牙关打牢根基。休养生息的时代,就此开始。

而且必须注意的是,汉初的“和亲”政策,并没有真正杜绝边境战争。尝到和亲甜头的匈奴,一直在得寸进尺刮油水。刘邦人生最后几年里,匈奴就不停策动韩王信卢绾等人发动叛乱,到了汉文帝与汉景帝时代,贪得无厌的匈奴,更是逮住机会就大举入寇,烧杀抢掠一番后,再狮子大开口向汉朝讹诈,每次都能“诈”得盆满钵满。屈辱的“和亲”盟约,并非战争的防火墙。汉匈边境中小规模的冲突,六十年来从未停。

所谓汉匈之间六十年的“和平”,是多少汉朝边防军人浴血抗击换来,又是多少屯垦边民,年年家破人亡的血泪。“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里,匈奴人贪婪的欲壑也越发难平。唯有热血一战,才能真正奠定汉王朝的国家安全。

也正是这残酷的现实,叫享受着“送钱送女人换和平”成果的西汉早期诸帝们,并未像后世某个“花钱买和平”王朝那样丧失血气。相反就是在六十年休养生息里,汉王朝的骑兵建设有条不紊,削藩加强集权财政改革等举措,也在陆续推进,几代人六十年的忍辱负重,终于换来了汉武帝的热血一吼,大汉铁骑的勇敢亮剑,换来了新一代汉军洗雪国耻的沙场胜利,追亡逐北的大国荣光。

勇敢承担“和亲”历史责任的汉高祖刘邦,面对匈奴马刀艰难忍耐,默默积攒国力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几代帝王,他们在历史上的高贵地位,正因这般负责任的慷慨担当!

无论战败的屈辱,还是暂时的忍耐,对于国家发展,都并非最可怕的事。忍辱负重的担当,永不曾被磨灭的血性坚强,才是一个民族,终于实现大国崛起的动力。


历史风云录


首先回答,肯定是不会的。

首先匈奴不过百万左右,汉初汉朝人口有600万。汉朝有人口优势。当然匈奴自幼骑射,几近全民皆兵。

其次,汉朝土地广袤,有很大的战略回旋空间,匈奴人寡,又是游牧文化,不可能占据这么广大的土地。


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政治和文化。历史上,中原王朝被灭只有南宋和明朝,而这两个王朝被灭主要是政治上的昏暗。一旦国家政治昏暗,必定小人当朝,贤臣隐遁。人民生活困苦,将无良才,兵无战心。国家力量不能随意调度,集中使用。此等状态如何能够抵御外敌。

举个例子感受一下。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声势浩大,雍凉望风而降。但是魏国迅速组织了两次救援,最后诸葛亮无功而返。南宋时期,襄阳是长江中游军事重镇,兵马钱粮囤积极广,蒙古军队围困襄阳达6年之久。而临安朝廷笙歌艳舞,援军迟迟不出。最好范文虎领兵救援,却一触即溃。范文虎是什么人,最后投降了蒙古,还替蒙古出征日本。这样的人竟可以为大将,可见南宋政治的昏暗。


明朝也一样,李自成进攻北京,一路上大批守将不战而降,兵临北京城下,各处带兵将领无人救援。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最后投降满清。而后的南明政权,坐拥数十万军队却忙于内斗,最后被只有十余万军队的满清夺取了天下。政治关系到国家的组织能力、运作制度、人才的使用,关系到国家的凝聚力,在战争中至关重要。所以古人有欲伐其国,必先观其政。汉初的执政集团刘邦、萧何、曹参、陈平等都是志存高远之士,人中龙凤,国内政治清明,若是匈奴大举入侵,必然招致举国上下合力抵御,政治上匈奴没有胜算。

文化方面,匈奴作为游牧文明,不懂得管理中原的农业文明。匈奴没有一整套适合中原治理的政治制度、社会观念。即使她占据了中原的土地,也没有办法有效管理,最后精疲力尽还是得退出去。


军事方面,匈奴的骑兵在草原上可以纵横驰骋,但是进入中原,面对城市攻坚战,山地,农田沼泽地带无法发挥优势。当面薛岳就是利用湖南的农田、山地困住了日军都机械化部队。
所以说,匈奴骚扰边境,劫掠一点财物是可以的,但是真正想要灭亡汉朝是绝无可能。后世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是用汉人治汉人,不得不大量依靠汉人,最后被汉人重新夺回政权。


南方岳



匈奴接受或者不接受和亲,它都会大举进攻汉朝,事实上匈奴在老上单于时,多次大举入侵!

白登之围,匈奴军外围部队,被周勃和灌婴打的七零八落,匈奴哪里敢入侵!


灌婴5千骑兵消灭了项羽3万骑兵,打败了龙且,项羽被围,最后项羽死在灌婴的骑兵部队手里! 匈奴听到灌婴的名字都发抖,右贤王入侵河南地,被灌婴击,远远地逃到大月氏去了!

直到灌婴死后,老上单于才敢再次入侵,结果又碰上16岁的李广,被李广打的大败!

老上单于不服气,连续几次入侵,都被打花了,匈奴实力大损,以至于七国之乱,匈奴都无力南侵!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绝对不可能! 据史记记载,白登山,汉军因轻敌冒进,遭匈奴40万大军围困。在野外开阔山地,匈奴连小小的先头部队都围打不赢,(7天了,有皇帝在内,拿下意义非同小可)当然,汉,普遍1汉抵5胡!(白登山是,1汉抵10胡以上。毕竟匈奴是部落连盟的奴隶社会对战汉的封建社会。生产力国力相差很远!最主要是刀、弩……等)匈奴王就是领教到了汉军强大的军力!再打也占不到便宜。援军快到,有台阶下,赶紧撤退。撤迟了,说不定被汉军消灭!如果说匈奴军整体比汉军强,毫无疑问,无论如何会先拿下有皇帝在内的先头部队。再想办法吃掉援军。…………事实是,匈奴数十万的兵力,围住了,都打不赢拿不下汉军小小的先头部队。很明显,汉初,汉朝的军力国力还是比匈奴强的。 (和亲,是“结为兄弟亲家”为了免于骚扰,因制止不了骚扰,又不容易消灭匈奴。最主要是,汉初,需要休养生息)


H赵张刘关苏吕陈范杜


先给出结论吧!灭不了汉朝,只会两败俱伤,其实从总体来看,汉朝真的很强大,一直占据着主动地位,话说回来,匈奴唯一有可能灭了汉朝的机会就是汉高祖刘邦时期,想了解的不妨继续往下看,也可以加关注互相探讨。

一:匈奴可以灭汉朝的机会?

就是在冒顿(念du)继位之后,这是匈奴领土扩张的最快的时期,不但吞并了楼烦、白羊河南王这些别部,还收复了之前蒙恬夺走的地方外加朝那、肤施等郡县,也逐渐开始侵略汉朝的领土,这个时候汉朝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厮杀,于是汉高祖刘邦打算亲自率三十多万士兵征讨匈奴,结果却在白登被匈奴的四十万大军围困,长达七天七夜,险些把命都搭进去了,逃回来之后刘邦就开始采纳刘敬的建议,不仅仅是和亲,还要送金银珠宝以及打开汉朝市场允许匈奴人和汉人进行交易。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如果匈奴继续强攻汉朝应该是有些胜算,我指的是比以后大,因为刘邦是倾巢出动,如果让匈奴来攻汉朝,几率不会太高,要知道有函谷关这个关口,之前六国攻秦时,每次秦退守函谷关,六国就止步不前。

二:匈奴人接受了和亲,但是不满足,还是一直骚扰边境。

事实证明,汉朝不但送女人、送金钱、开关市,可匈奴人还是不满足啊,但是也没用,这个时候已经相当于是不接受和亲了,不也没灭了汉朝?反而被卫青、霍去病

打的一蹶不振。

匈奴最强盛的时候也就是冒顿、老上在位的时期,也就是差不多是秦二世胡亥到汉武帝这段时间吧,后面在伊稚斜单于时期被汉朝打了几次就逐渐走下滑路线了,到了汉武帝时期,再想灭汉朝简直是痴人做梦,要知道西汉休养生息了近七十年,今非昔比,这个时候汉朝都开始主动出击了,后面就是卫青霍去病表演的时候了,这段历史大家基本都知道,匈奴基本上毫无还手之力,并且放弃了西域的统治,由汉朝来统治。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唐朝强大,李世民打突厥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要知道突厥和匈奴几乎没的比,就连被打的一败涂地的匈奴最后逃亡到了欧洲腹地,还掀起了战乱,欧洲人这段历史就是恐怖回忆,跟我国五胡乱华有的一比。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


羽评郡主


首先汉朝愿意同匈奴和亲,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汉朝建立初期,国力衰微,更有各路诸侯的威胁存在。对于汉帝国来说,必须同匈奴搞好关系,因为万一其他诸侯同匈奴狼狈为奸,那么汉朝肯定就完了,刘家的天下也就不能长久下去。也就是说汉朝渴望的是一段休整期,只有等国力恢复了,才能另有所图。


而当时的匈奴人口不过百万,骑兵有大约二十万,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实力,但是绝对灭亡不了汉帝国。汉帝国的城墙高楼会阻碍匈奴骑兵,匈奴后勤保障又仅仅是靠劫掠。所以注定灭亡不了汉帝国,除非有诸侯愿意为匈奴提供便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当时的冒顿单于其实也没有打算大规模进攻汉朝,匈奴希望的不过是能有稳定的财货来源。

所以当汉朝提出和亲的时候,匈奴才会爽快的答应,因为嫁妆就如同这岁币一样,源源不断的流入匈奴手里。但是对于汉帝国而言,只要能换取到时间,花点钱无所谓。这种和亲持续了差不多半个多世纪,但就是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才使得汉人可以恢复足够的实力,一举消灭周围所有潜在的威胁,打出了强汉的称号。



对于匈奴来说,这半个多世纪依旧是放牛牧马,完全就是在原地踏步,并且对于中原文明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也是汉武帝敢于出击的重大原因,因为匈奴离开了中原文明,很有可能一蹶不振,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被痛击的匈奴到最后铁器都无法生产,只能被迫西迁。历朝历代,马上民族都无法打破这个规律,他们或许一开始可以征服农耕文明,但是最后却又不得不融入农耕文明。


小司马迁论史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那时候的骑兵并不是后来的铁骑。没有马掌,马蹬,马刺的骑兵,并不能完全解放骑手,充其量就是一辆武工队的自行车,加上草原落后的冶炼技术,兵器易折,弓箭的射程也够呛。

匈奴强在愚昧不怕死的落后与野蛮,加上机动性强。实际大军团作战能力要远远落后于汉军。汉军弱在大军移动缓慢和远程补给困难。就象北美棕熊和北美大灰狼干架,谁跑到谁的领地,谁就必须输。

顺带说一句,历史书上说汉武帝好大喜功,为了汗血宝马不惜牺牲10万士兵的性命。历史证明他的战略完全正确,终西汉至东汉乃至三国曹魏,汉之突骑所向披靡,草原异族不敢轻举妄动,皆汉武大帝之功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