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不二斋


历史上对夜郎国的地理位置记载不是很清楚,《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夜郎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一个国家。今天的历史学家考证夜郎国的大体位置在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要明确知道夜郎国的四界,无疑需要更多的考古资料现世,否则争论会延续不断。

夜郎国首府当在贵州黔北地区,历史上黔北地区属于较为发达的地方,因此夜郎国当在这些地方建都。汉武帝建元年中,汉朝派郎中将唐蒙出使夜郎,与夜郎国约定共同对抗南越国。史料记载表明,唐蒙到夜郎,是从今天的四川合江进入夜郎国,只能是进入到今黔北的赤水、习水、桐梓(现在的遵义市)等夜郎故地。在桐梓境内,尚有蒙渡桥的历史遗迹,这可以表明夜郎国的统治核心区域在贵州黔北地区。

史料记载夜郎国有精兵十多万,因此国民当在五六十万以上,属于一个较大的诸侯国。夜郎国主要由四个部落组成:鳖部夜郎(今仡佬族、土家族)、苗部夜郎(今苗族、瑶族)、彝部夜郎(今彝族)、越部夜郎(今布依族、侗族、壮族、水族)。汉朝巴蜀之地的枸酱就是通过夜郎国卖到南越国的,可见当时夜郎国跟巴蜀关系良好,且距离得比较近。

夜郎国建国于春秋战国时期,灭亡于公元前27年,约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公元前135年唐蒙率万余军队进入夜郎国,给夜郎王多同讲了讲汉朝的强大,于是夜郎国臣服于汉朝,并产生了夜郎自大的成语。公元前111年,夜郎国出兵协助汉朝攻灭了南越国,汉军同时攻灭了且兰国。公元前27年牂柯太守陈立将夜郎国国王斩首,至此夜郎国灭亡,土地人口皆并入汉朝。


大秦铁鹰剑士


夜郎国,是战国到西汉时期,在贵州附近的一个国家。

1,夜郎自大

夜郎国在西汉时期,在西南夷中是最大的国家,在一群盟国中是盟主,附庸国还有且兰等国。夜郎国总面积略大于今天的贵州省,包括四川重庆南部、云南东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地区,人口在30-40万之间。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汉武帝的使者到滇国,滇王就问:汉国与我比谁大?

汉使者到了夜郎,夜郎王也问:汉国与我比谁大?

夜郎因为道路不通,不知汉朝广大。

《汉书》:牂柯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同亭。有柱蒲关。属益州。户二万四千二百一十九,口十五万三千三百六十。

牂柯郡是西汉设置的,只占原夜郎国的南部一部分,有人口15万,加上犍为郡南部属于夜郎的部分,再加上隐匿人口,夜郎人口在30-40万之间。

夜郎能出动兵力10万,是指所有成年男子的丁口。

西南多山区,道路不通,夜郎国得到中原的消息都是几十年前的。在汉武帝派使者到夜郎前80年,公元前206年,正是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领有汉中、巴、蜀之地,与夜郎只相隔一些崇山峻岭。

当时的夜郎王也知道刘邦为汉王,刘邦的封地与夜郎国最强盛时期相比是不相上下的。但因为道路堵塞,消息不通,刘邦也不太重视巴蜀之地,夜郎王不知道刘邦灭掉了项羽统一了中原。

2,夜郎国人是布依族、侗族、仡佬族的祖先

夜郎,是竹王的意思,布依族、侗族、仡佬族都有崇拜竹王的习俗。

布依族、侗族、仡佬族大都在贵州省境内,与夜郎国的领域相符。

布依语、壮语称竹笋为“ranz”,翻译成汉语就是“郎”。

3,汉武帝征服夜郎

汉武帝时,唐蒙上书开通夜郎道,被汉武帝任为中郎将,唐蒙说服夜郎侯多同归服汉朝。汉武帝将其地隶属犍为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派兵攻破夜郎属国且兰,相继灭邛国、笮国。夜郎王恐惧而归附汉朝。

汉武帝派司马迁出使西南,抚定夜郎、邛、榨、昆明,第二年回朝。所以司马迁的记载相当可靠。

4,夜郎国灭亡

西汉末期,汉成帝时,夜郎与周围的国家发生战争。牂牁郡守陈立攻入夜郎,杀死夜郎末代国王,彻底消灭了夜郎国。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这里的夜郎主要是指战国后期到西汉后期的夜郎国,夜郎国的地盘曾经也是相当大的,它的疆域主要覆盖今天贵州的西部和南部,在强盛时期还扩张至云南东北部、四川南部和广西西北部一带,当时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国家。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蜀诸国之后,西南地区的夜郎国也臣服于秦,此时的夜郎国已经一个巨大的部落联盟国家,后秦国在夜郎地区设置了夜郎县。

不过,夜郎毕竟山高水远,一直到秦朝灭亡,秦朝能对夜郎施加的影响极其有限,一般就是听之任之的状态。

秦朝灭亡后,夜郎国得以复国,在秦末乱世中,夜郎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国家联盟,以同夜郎国、且兰夜郎国等君长国为首,数十个小国参与。

西汉建立后,由于前几十年采取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策,国家对对外扩张也没什么大兴趣,夜郎国也安安稳稳地度过了几十年的光景。

等到汉武帝即位,并花了十多年时间巩固权力之后,夜郎国自然也就进入皇帝的眼帘,于是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拜唐蒙为中郎将,让他出使夜郎国。

名为出使,实则是去收小弟的。

唐蒙向野狼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夜郎国设置郡县、汉朝尊重夜郎王的地位、西汉向夜郎借兵十万去攻打南越国。

此时的大汉朝国力蒸蒸日上,其实力和军力也是夜郎王望尘莫及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夜郎王同意了西汉的要求。

同年,在夜郎国地区设置了一个犍为郡以及夜郎、南夷二县,就这样,夜郎王的地盘一下子缩水了三分之二,只剩下夜郎国县那么点大的地儿

接下来几十年,夜郎国一直实行君主制和郡县制的双轨制。

公元前111年,汉朝终于大举进攻南越国,同时也向夜郎国发出出兵要求,但夜郎国里的且兰国等几个国家按兵不动,汉军索性灭了且兰国,随后进一步对夜郎地区的土地进行了蚕食。

按照中央的命令,夜郎县和南夷县被进一步分割为29个小县,汉朝直接统治区大大扩充,夜郎王的地盘被进一步压缩,夜郎国从此开始衰弱。

公元前27年,夜郎国和其他国家发生争执,汉朝出面调解,但夜郎国拒不接受调解,最后汉朝官员陈立带人深入夜郎国,斩杀了不服从号令的夜郎王兴,将夜郎树敌全部并入汉朝土地。

夜郎国也算是当时的一个大国,所以会闹出“夜郎自大”的笑话。

当时的夜郎国,方圆千里,雄踞西南,《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载:“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

一个夜郎就能出精兵十余万,这说明夜郎的实力还是相当强悍的,毕竟平时能保持十余万的军队,那可是一笔天价开支。

因为夜郎是一个中小国家的联盟,所以夜郎王也自然认为汉朝是一个拥有很多诸侯的国家,再加上当时双方没什么臣属关系,夜郎王的理想还是很远大的。

当时夜郎王接见汉使,询问汉朝和夜郎谁大,就是误以为汉朝也是一个诸侯国,所以才问哪个大哪个小。

当然了,以夜郎国的体量,在当时世界上也算中等强国了,只是,它面对汉朝又显得太渺小了。


云中史记


夜郎自大一词,虽有嘲笑的意味,但是也令古代的夜郎国声名大噪。那么,古代这个神秘的夜郎国到底在哪里,它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一探夜郎国的秘密。

据专家研究,夜郎囯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商时属于百濮地,在战国时期,楚襄王派大将讨伐夜郎国,夜郎国随即投降。在这时候,人们才发现西南地区竟然有一个夜郎国,夜郎国的国名才第一次见于史书。



夜郎自大的成语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武帝派使者到西南地区寻找通往印度的道路。这些汉朝使者虽然没有找到通往印度的道路,但是遇到了当时的西南地区的“大国”滇国和夜郎国,他们的国王都问:“汉朝与自己的国家相比,哪一个大?”经此事之后,夜郎自大一词流传开来。

实际上,夜郎并非是个弹丸之地,而是地广数千里,并且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可以说历史上的夜郎国是西南地区的一个大国,可以养得起10万精兵,真可谓国富兵强,实力不容小觑,这可能就是他们超级自信的原因之一。

很多专家认为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近些年,夜郎过又成了“香饽饽”,不少地方争抢自己就是古代夜郎国的行政中心,更甚者很多地方直接将自己更名为“夜郎”。实际上,夜郎国也是蛮委屈的,只是好奇地问了一句话,就被嘲笑了2000多年,真是够悲催的呀!


密探零零发


夜郎国,我们最熟悉的是“夜郎自大”,《史记》记载在西汉时期,西南边境有一夜郎国,西汉朝廷派人出使夜郎,夜郎国王竟然问大汉使臣,是汉朝大,还是夜郎大,你大汉没有我夜郎大吧,夜郎自大的成语从此而来。

史书对夜郎国的记录,从战国楚襄王到汉成帝,最后最西汉使臣所灭,所以夜郎国存在约300年。

《华阳国志》记载,西南夷君以十数,夜郎最大,意思说在汉朝边疆西南部,相当于今天贵州云南一带有十几个国家,夜郎是最大的一个。另据《云南通志》记载,夜郎国的地域相当于西汉的三个郡,而周边的其它夷国还不及十分之一,另有夜郎军力量强大,战时可出精兵10万,在西南地区夜郎国的确稳居老大位置。

贵阳的花溪夜郎谷是古夜郎国的遗址,图为在遗址上的艺术创作,用另一角度再现了夜郎国的文明。

所以当汉朝突然来使,夜郎国君没听说过大汉,也没见过这么大阵势,于是才问出了夜郎大,还是汉朝大这么幼稚的问题,要知道西汉可是有103个郡,领土只有相当于西汉3个郡的夜郎,不知作何感想。

图为贵州长顺的夜郎侯四世祖墓。

晚清的时候也有类似的事件,1888年李鸿章修了一条从北海到中南海,长1500米的铁路,愚昧的官员打死也不相信火车是烧煤的,而是用马拉的,因为一启动就冒烟着火了,要赶着救火,于是奏报慈禧,圣明的老佛爷下令把火车头拆了,改由马匹拉着跑,一旁的外国人看得目瞪口呆。


图文绘历史



夜郎国,应该不是传说——而是确确实实在历史上存在过。它的面积也不小,“夜郎自大”,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是因为交通不便,以及深山里小国的国君无缘出访或观光,因此不知道外面还有“诗和远方”——这很正常,不知者不怪,笑话人家反而显得咱们不厚道了。

1,古文献对“夜郎”有记载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等。

《史记》的记载最早也相对最详细。太史公在《史记.西南夷列传》里说:“西南夷少数民族的部落有几十个,其中夜郎最大;它西面是靡莫的几十个部落,其中滇国最大;滇国北面,又有几十个部落,其中邛都最大。这些少数民族,全都结着椎形的发髻,耕种田地,生活在一些小城邑和村落里。它们外面的同师往东,北到楪(dié)榆,那里有国叫嶲(xī)和昆明”。 2,司马迁说了,西南夷的部落里,夜郎最大。多大呢?古今中外的一些学者认为,战国至汉时,夜郎主要位于今贵州西北、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广西北部这一地区。
吕思勉先生认为,夜郎主要在现在的贵州桐梓县。但是,司马迁说:“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牂牁江于今六盘水市,距离桐梓县不近,看来,夜郎很可能不仅是现在的桐梓县那么小。

3,司马迁《史记》关于夜郎的记载是可信的。因为,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 他“奉使西征巴、蜀,南略邛、笮、昆明”。当时,汉武帝采纳张骞的建议,连派四次使节,以求打通与身毒(印度)、大夏的交往,但都被阻于邛、笮、昆明。司马迁的使命,是查办历次使节被阻的案件,同时也调查通往印度的道路。这次出差西南,司马迁做了大量考察,写成了史记中的《西南夷列传》。

4,司马迁在这次考察中,基本都是亲眼所见,所以叙述大多真实准确。但也有例外。他只到了当时的昆明,古昆明在洱海地区,不在现在的滇池。所以,他对楚庄蹻(qiáo)的记述出了一些偏差——一是他把楚国两个同名的庄蹻混为一谈了;二是把庄蹻借道夜郎去任滇王的时间搞错了。徐中舒先生考证说,两个庄蹻,一个是楚国贵族,一个是楚国在滇的代理人,后面那个才对;另外,庄蹻走夜郎到滇任王,是岷山古国的最后一个庄王,时间约在楚威王后十一年——公元前316年前后。这也说明夜郎并非仅是传说。

5,司马迁说,夜郎、滇、邛这些部落的人,都结着椎形的发髻,耕种田地。这也应该是他亲眼所见。《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夜郎”的条目里说,秦汉时期的夜郎,“经营农业,已经入奴隶制社会”。不知这个说法的依据何在,但这个百科全书素以严谨准确著称,当有其根据。不过,国内学者认为,当时的西南少数民族,亦已进入王国时代,那说奴隶制时代是不错的。 彝族和苗族,一直都有夜郎为其祖先的传说,专门有彝族和苗族的学者考证这件事,所说应该不全是空穴来风。《不列颠百科全书》就说,夜郎不仅是国还是族。

6,司马迁还记载了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汉使唐蒙在南越被以蜀产的枸杞酱招待,回长安后得知南越人是从夜郎人手里买来的,从四川经夜郎可下南越,于是上书武帝修治夜郎道路, 用夜郎精兵以征服南越。这一段,司马迁说得很细,这正是司马迁去西南之前的事,打败南越恰好是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可见其所说不假。

7,《史记》和《汉书》,都记载夜郎有精兵十万。一般来说,夜郎供养十万常备军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类似古希腊罗马那种情况——蓄兵于民,平时种地,需要时打仗。如此计算,夜郎国有五六十万人口是差不多的

。或许因为有这“实力”,才会像司马迁说的——“滇王曾同汉朝使者说道:‘汉朝和我国相比, 哪个大?’汉朝使者到达夜郎,连夜郎这样的小国也这样问过。这是因为道路不通,这些小国的君主各自称霸一方,所以不知道汉朝的广大。使者回到京城,极力陈说滇是个大国,值得让它亲近和归附。于是武帝开始注意滇国了”。

8,汉武帝同时注意的还有夜郎,亲赐竹姓夜郎侯财物;在“犍”那个地方设郡;修僰(bó)道至牂牁江,置邮亭于途,即南夷道。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后置牂牁郡(辖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封夜郎侯为王,授王印——夜郎国至此就没了。西南夷诸多部落或王国里,册封授印的还有滇王。 这大约是公元前100年前后。9,后来,晋永嘉五年,牂牁郡被分成牂牁、朱提、建宁三个郡——管辖云贵两省境内的北盘江上游地区。南朝梁大宝以后废。唐天宝元年改称珍州,管辖约现在的贵州桐梓及正安西部地区。乾元元年又改为珍州。汉代的时候,在现在云南宣威县设过夜郎县,也是南朝梁大宝以后废。唐武德四年,在现在贵州貴州石阡设过夜郎县,贞观元年废。唐贞观五年,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设过夜郎县,五代时废。北宋大观二年复置,宣和二年又废。


一老沈一


古代的夜郎国大致位于如今的贵州省与周围地区,贵州、四川东部、湖南西部等多个省份都出现众多夜郎文化遗址,可见当年自大的夜郎,并非一个小国

其实夜郎古国究竟在什么地方至今都纷争不止,作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夜郎之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

楚襄王“出且兰,以伐夜郎王。”而汉朝时代,因为夜郎王率领周围诸邑背叛汉朝,而被汉朝踏平,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对于夜郎的具体位置,历史记载非常模糊,只说“临牂牁江”,西部就是滇国。并且描述当时西南夷的国家众多,而以夜郎国规模最大。

人们凭借非常有限的史料记载,猜测当年的夜郎国大致位于如今贵州省西部与南部地区。尤其是南盘江、北盘江、黔西南州地区。


然而令人迷惑的是,在云南省、四川省、广西湖南等地,也发现了大量的疑似夜郎文明遗址,而这样的区域范围是非常广大的。那么当年询问汉朝使者“汉朝与我水更大”的夜郎,当真是一个不小的地域强国。

一直以来,“夜郎自大”都被用来讽刺代指狂妄无知骄傲自大的人,然而这实在是个天大的误会。

首先,当年的夜郎王不过是因为好奇,问了一句“汉朝与我夜郎到底哪个大”,只不过是因为交通闭塞急于知道外界情况;其次,严格来说,作为西南诸夷中最大的国家,夜郎虽然比不上汉朝,但也不是个小国


澹奕


夜郎国

历史上,夜郎王的一句“汉孰与我大?”让世人贻笑千年。“夜郎自大”作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典故,几乎成了贵州人的代名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夜郎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人文价值正在为世人看重。一段时间以来,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在抢“夜郎”。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当汉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时,边疆也出现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与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

据负责可乐墓葬考古发掘的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梁太鹤介绍,自1958年在赫章县可乐民族乡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部门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但再次引起国家和考古界关注的还是2000年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及历年调查有几方面值得重视,一是可乐墓葬分布面大,涉及范围达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时期的墓葬叠压在一起,为省内考古罕见;三是延续的时代长。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现;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蕴丰厚。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民族文化,以及秦汉时期的汉文化与夜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可乐”以其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属性,荣获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可乐遗址·古墓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以史书记载及考古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后,夜郎国在贵州已成为不争的史实,但夜郎国的都邑究竟在哪里?梁太鹤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可乐“西南夷””墓群的发掘,对探究古夜郎族属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神秘的柯洛倮姆

可乐,彝文古籍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作“柯乐”,后演变为“可乐”。今天杂居可乐的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中,彝族人最多。当地人说,彝族最先进入可乐,他们将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莕人坟”或“莕人洞”。

一直生活在“柯洛倮姆”的百姓们,哪里想到他们捡回家去砌猪圈、盖茅厕的砖瓦,竟是秦砖汉瓦;那些从“莕人洞(坟)”挖出来,认为带有邪气而随手扔掉的坛坛罐罐,竟然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今天,人们无不惊喜慨叹,贵州这片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土地上,竟然沉淀着厚重的古老文明。

据彝文古文献记载,当时与贵州可乐齐名、能称“倮姆”的,有成都(勒姑倮姆)、重庆(储奇倮姆)、昆明(勒波倮姆)等西南地区的著名城市。贵州考古专家宋世坤研究员分析,将历史的发掘与文献对照研究推断,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可乐地区很可能是属于夜郎国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

宋世坤说,可乐地处滇、黔边界,交通发达。据文献记载,这里曾是进入贵州的彝族默部(黔西北彝族水西始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贵州何处是夜郎

夜郎国的疆域究竟有多大?有专家分析,夜郎在建邑可乐时,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夜郎王为了扩展地域,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多处建立城池,由于夜郎王在这些城池都有过短时间居住,便成了后人争夜郎古国的理由。

梁太鹤说,从可乐“西南夷”墓群看,只能说明可乐当时的繁荣,夜郎的都邑究竟在何处,疆域有多大,发掘才刚刚开始。目前除了可乐遗址外,在周边地区发掘的遗址中,还陆续出土一批夜郎时期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物。

梁太鹤感慨地说,夜郎文化与周边发掘、研究成熟的巴蜀、滇、楚和南越文化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由于经费、人才紧缺等问题,使古夜郎文化的发掘、研究进展迟缓。

贵州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学家们因此殷切呼吁,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对夜郎历史文化发掘的力度,这不仅对贵州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为填补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


幼稚完233


汉代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或称南夷。原居地为今贵州西部、北部、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古夜郎目前所在地址:中 国贵州省桐梓县夜郎镇(夜郎故都之竹王城,即唐朝大诗人李白流放之地)


伯源居士


在贵州遵义市的桐梓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