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和漢族有區別嗎?如果有,是什麼區別?

ruirui4385


漢族源於華夏族,但是還是有不同的。

我們看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人介紹都是華夏族,而漢族是源於漢朝的說法,因為漢朝是一個大一統王朝,非常強悍,人民歸屬感很強,國號是漢,對外肯定稱是漢人,人多了形成一個族群就是漢族。

說說華夏族,華夏族是中華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認同的民族稱號,華夏也稱“夏”、“諸夏”。華夏又稱中夏。華與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稱“中華”。漢朝以前,當時的中國還未統一,還是奴隸制社會,秦朝統一以後開始像封建社會轉變,但是由於秦朝國運太短,只有短短15年,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族群就滅亡了,所以秦朝算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雖然大一統,但是時間太短,並沒有讓人民有統一的認知和歸屬感,秦朝的強盛也沒有多少年,也就不能讓大家都心悅誠服的稱自己為秦人。

華夏族是對漢朝以前的人統稱,因為大家以前部落不同,文化不同,錢也不同,使用的工具標準也不同等等,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秦朝雖然統一了很多標準,還採用儒家思想治理國家,以前的百家爭鳴也不存在了,但是由於統治太短,還沒被人民接受就結束了,所以秦朝跟後來的漢朝相比,無論人口經濟軍事版圖都無法相比,而且秦朝的統一標準讓後來的漢朝得益。漢朝強盛了四百零七年。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兩漢時期奠定漢地範圍,極盛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戈壁,國土面積約達609萬平方公里。公元2年,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餘萬,佔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華夏族自漢朝以後逐漸被稱為漢族。

講那麼多就是說明漢朝太強大,大家都自以為豪,所以都稱自己是漢人,漢人那麼多當然就是漢族了。漢朝以後又一個強大的王朝是唐朝,當時唐朝人對外也稱自己是唐人,現在國外還有華人聚集的地方叫唐人街。這個就是看影響力,由於漢朝是中國最早的對世界有影響力的王朝,大家自然而然就以漢人自以為豪,現在中國大多數人都是漢族。因為漢族自漢朝以後都有自己的文明,幾千年都沒有變化,所以漢族是一個傳承千年的文明種族。


程大官人LC


華夏民族和漢族不是一回事。漢族,儘管人口眾多,分佈廣泛,但她也就是一個民族。做為民族來說,五十六個民族是平等的。漢族就是五十六分之一。


華夏民族是一個代稱,是從古代開始,生活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全部人口的統一稱呼。其實,就是中華民族的前身。今天的中華民族這一稱呼,就是從華夏民族發展衍生而來的。


今天的中華民族,概念已經很清楚。她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上生存的五十六個民族的統稱。當然也包括中國以外的海外僑胞。我們常常說,我們是華夏子孫,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是神州的傳人,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子孫,這些意思都差不多。只不過是一個稱呼的發展變化。到今天,這個稱呼基本上已經固定化了,那就是中華民族!那就是我們的民族!她是現今世界上在一個國家內人口最多,最偉大的民族!


盛廣學雜家雜論


這個問答題目有問題,只能說漢民族起源於華夏民族。華夏民族發源於兩河流域,隨著夏王朝產生崛起於印度河流,成為〈離騷〉所述諸夏,或稱萬夏萬國,鼎盛時夏朝有3000萬人口,華夏民族就是存在於夏朝的各種邦國,因夏朝滅亡各邦國分散後形成的亞洲各個民族。而漢族是在秦始皇大一統之後逐漸形成以風俗習慣相近,以在中原地區聚居(後來南遷)的農耕文明民族。


在我國56個民族中,除塔吉克、鄂溫克族外其他民族都是華夏民族分支。夏朝末期印度河流域嚴重乾旱,人畜生存困難,地球進入乾旱週期。

夏王桀與大臣商議諸夏出路,決定翻越喀拉崑崙山遷移東亞,桀在遷移中,商邦國人趁亂囚殺桀。其夏邦國眾多成員認為湯篡權名不正言不順脫離湯控制,紛紛逃離其統治。如羌族留在河西走廊,大月氏留在西域,緬族留在隴東,稱為西戎。而奴匈、鮮卑、中山、肅慎等邦國留北方草原稱為北狄。以蚩尤邦國為首的九黎定居在山東、江蘇東南沿海,統稱東夷。而以彝族、土家族等為首的民族移居西南各地稱為南蠻。百越各族遷移至東南沿海。



百越也是東亞、東南亞眾多民族先祖。塔吉克祖先為埃蘭邦國,埃蘭國後成為古波斯國主體,他不屬於華夏族。下圖:為塔吉克基因圖。

達斡爾族屬於通古斯族,通古斯族在冰河結束之初和東南亞矮黑人種先期到達東亞、東南亞最後通古斯族北上西伯利亞。東亞南亞基因遠東O3基因是華夏人特有的基因,是區分是不是華夏人試金石。

中國和周邊國家加起來二百多個民族都有東亞南亞基因,包括百越,中南半島大部分民族,緬甸絕大多數民族,尼伯爾大部民族,印度約五分之一華夏民族,中亞和阿富汗不少民族也存在不少華夏民族基因。


柴墟子孫


華夏是大概念,漢族是子概念。

今天說起華夏都要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如果你認同三皇五帝和夏商,那就只得承認漢族是華夏民族的一個分支,而不是全部。

比如夏人,歷史上就明確百越民族就是夏朝後裔之一。今天無論從分子人類學還是文化破解,都可以明白無誤地證明百越就是夏人後裔。是遠古時代被髮配四川的帝舜大禹體系,若干年之後返回故地江浙。哈薩克是月氏後裔,古代屬於黃突厥。今天很容易發現哈薩克就是沿海九黎自稱的海薩,哈薩克其實也讀海薩客,同時就是古羅馬凱撒九黎越這個名字。

又比如商代,其實商代主體都已經離開中國了,黃種部分就是歷史上北逃朝鮮的萁子族O2b,萁子族部分東渡日本也成了日本佔比31.5+%的群體,包括琉球。向南潰逃的是O2a這個基因,也就是今天的泰民族,泰國、老撾、緬甸以及中國境內都有,其逃跑時經過四川,所以四川彝族裡有高比例存在,攀枝花目前還有傣族。這個基因在漢族裡佔5%,湖南漢族相對多一些。泰族同時也叫撣族,其實就是商族的意思。殷商裡的外族也在周滅商後被陸續驅逐出去了。

漢族其實是周代之後形成的,就是西部的羌人返回。包括秦代也是這個過程。就是西部西戎北三苗羌人返回。周代實現了最後一次中原民族跟換。尤其楚人中的O2a和苗瑤畲族由於不願施行等級制沒有融入,而是選擇南遷了,這也是他們保留著血親平等社會的原因。而畲族其實是羌人與苗瑤融合出來的,有的畲族還自認是漢族。他們的淵源更多。目前看漢族主體基因O3出自陶寺遺址,就是苗蠻的北支。與苗瑤的O3可以在基因上區分,但也說明是同源的。文化上漢苗存在很多類似,比如都有拉鼓節,拉鼓目前發現就是軒轅黃帝的名字,也指蠍子類動物。同時拉鼓是真的運輸鼓和拔河。苗族有牯藏節,藏族有鍋莊。這個也破解了,就是同源的指姑壯,代表內陸支壯員,也就是參與七仙女接繡球的一支。漢藏同源,還能在苗族裡發現藏苗類似文化,可想而知其關聯性。

其實漢族、苗瑤、包括O2這個體系就是出自帝堯集團。今天傣族舞蹈裡能清楚看到比劃兩個漢字。就是代表帝堯體系。帝堯體系除了O2O3苗蠻老三支系,還有至今沒有回家的老大支系N系。帝堯叫放勳,其弟弟叫放齊,其實就是苗蠻與N系。湖南話三一如六,其中三代表苗蠻,一代表N系,六則代表與之聯姻的白種以掃族。也就是今天的印度白種、斯拉夫人,歷史上古羅馬人和白匈奴。帝舜大禹擊敗帝堯後裔,也如法炮製將帝堯體系一分為二,一半發配到西部。所以N系、北三苗和大部分以掃族去了西部。而留在中原的是O2和南三苗O3以及部分以掃族。後來這部分以掃族R1a與泰族一道南逃,就融入了泰族、柬埔寨和緬甸以及早期越南占城。

漢族裡還有13%的O1,他們就是大鯀大禹後裔,屬於黃種老二支系。也屬於帝舜集團,夏后氏姒姓。也是二郎神的原型。由於當年共同擊敗白種人,迫使七仙女族群女性全部嫁給黃種九黎。使得白種自認六人。但是由於內陸支老三苗蠻沒有得到封立,因為是養狗人而被認作哮天犬。這就迫使老三苗蠻跳上房梁不服。於是苗蠻被集體拋棄了,也就是歷史上那個叫做棄的后稷。所以後來姜子牙跳上房梁其實是附會祖先。濟公在房樑上以及叫花子形象就是詮釋被拋棄時的苦難。這也就使得內陸支對沿海支有仇恨,直到大洪水來臨報了仇,一分為二發配了沿海支大鯀族。到了大禹從四川和西部發跡,又如法炮製發配了帝堯後人。直到周代淡化兩方恩怨,才使得逐漸遺忘。而白種部分,由於也分兩支參與其中,至今還在惡鬥,就是日耳曼和斯拉夫。

華夏應該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因為白種是黃種的聯姻對象,還有矮黑等跟隨民族。不過只論黃種,那全體NO系黃種都屬於華夏。包括馬來印尼菲律賓。因為他們是百越後人,去到東南亞又與別的種族發生融合造成的與我們的差異。而臺灣原住民則有的保留著父黃母白特點,完全符合夏后氏是七仙女與沿海支九黎的結合。N系烏拉爾民族也是華夏人,包括芬蘭人。


國病


華夏民族就是漢族,是炎黃子孫。冕服華章謂之華,大國曰夏,是為華夏。懂冕服華章是啥嗎?就是漢服冕旒。知道大國是哪個國嗎?是古代中原!中原是誰的?是華夏的。啥是華夏?天下九州十二牧就是華夏!炎黃後裔就是華夏!漢人就是華夏!非說通古斯人蒙古人棒子這些小三角眼是華夏民族,扯不扯淡啊?所謂中華民族是國族,是民族的集合體,是五十六個民族的總稱。而華夏民族,是一個準確單一的有自己文化歷史服飾建築禮儀等傳統的獨立民族,是漢族在漢朝之前的名字,是漢族的自稱,而漢人是別的民族把我們的叫法,炎黃子孫不應該忘記自己的本名,華夏!


襯人心歡1733


華夏,本是一個古老的名稱,原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漢原住民部落。

後來把華夏稱為以中原王朝為核心的政域所控地區,包括中原區域以外的地區。

現在,我們把華夏作為中國的代名詞,其概念已與古老的“華夏”稱呼有了很大的不同,其外延內涵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可以稱為“中國境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的傳承族群”。

當今網絡世界裡,有一些腦子進水的人,曲解“華夏”一詞,把遠古華夏的狹義強行冠以當今,實在是愚蠢的自大。殊不知,漫長的千年戰爭,各民族早已錯綜複雜地融合在一起了。再想區分華夷,可能已是痴人說夢。





先啟歷史


回到題目。華夏與漢民族是有區別的。華夏是周王朝不同時期的自稱,後來逐漸成為古藉中指代。即指周王朝分封的各諸侯國的中原地區,也指中原地區以前的唐,虞,夏三代。這樣就不具備民族概念三要素,華夏不能稱為民族。只能稱夏人,商人,周人,秦人。

而漢民族是以楚人為主體建立的漢朝臣民合稱。在語言上推行中原雅言,文化上獨尊儒教,歷史上承認“楚雖三戶,滅秦必楚”。從而充分體現了民族概念。


嚴家慶


有區別的!華夏民族包含了現在生活在我們國家領土上的五十六個民族群體,而漢族是指夏朝建立以後,以農耕作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民族群體。從血緣角度來看,漢族是華夏民族的一個分支,但是華夏民族從整體上去追溯應該發源於同一個祖先。

比如,我們首先來發現一個地理問題,那就是南方人管河流叫做江而北方人管河流叫做河,但是東北地區卻也是把河流稱為江呢。這是因為東北地區的民族與生活在中國南方的民族是發源於同一個祖先。

早在黃帝時代,黃帝,炎帝,蚩尤都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共同祖先,而族群基本上是以遊獵兼農耕。但是這三個部落曾經發生了戰爭,戰爭的結果就是黃帝先聯合了炎帝擊敗了蚩尤,把蚩尤的部落打得四分五裂,然後黃帝再擊敗炎帝,吞併了炎帝的部落,這就是後來漢人的起源。在這場戰爭以後,蚩尤的部落四散奔逃,逃入北方成為遊獵民族,逃入北方跟西方成為遊牧民族,逃到南方成為漁獵民族。而後,中原地區的人群成了以農耕為主要生活方式漢人,而逃到東西南北的人群則成為了各自的民族。但是大家都屬於一個共同的民族,華夏民族。


優己


華夏族是上古西羌部族和東夷部族融合磨合形成的,炎帝以上諸系皆是羌部族,黃帝以降各帝全是出自東夷,周人自附為華夏,當然這裡的文化內涵要多很多,表示認同華夏文化圈的文化的所有部族,而不僅僅是夏人,商人,或者周人,可以說先秦不存在以文化作為載體的華夏族,要不秦人統一六國後,不稱華夏族,而稱秦人(黔首),漢朝立國後又以漢人自稱,也不稱華夏族,直到四百年的漢朝通過儒家改造,才算把華夏各部族整合為一個明確的民族,漢人,以後不管各朝如何走馬觀花式的上場,漢人始終是作為華夏文化的載體存在,沒有改變,而且漢人也不是一個完全的民族,也有部分文化認同含義,元滅金朝,把北方的金漢遼人統稱漢人,說明是以文化區分的,只有現在才是稱為漢族,已經固化!


夢旖江南月


看了其他人的評述,華夏僅代表炎帝部落,並不能代表人數更多的認足趾甲特徵的中華民族,黃帝部落幾億人的民族特徵!幾億人種不可能讓來自印度不丹錫金黃猶太人吉普賽人大頭矮人利用騙局,一個虛擬的漢族,一面大規模化整容入室暗殺寄生中國人改種變種殖民,一面利用宣傳媒體改變中國人意識形態悄然無聲的認同吉普賽人猶太人大頭矮人的殖民統治名稱,漢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