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杂草苍耳

农村常见杂草苍耳

苍耳(原变种)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直径4~10毫米,上部有纵沟,被灰白色糙伏毛。

叶三角状卵形或心形,长4-9厘米,宽5-10厘米,近全缘,或有3~5片不明显浅裂,顶端尖或钝,基部稍心形或截形,与叶柄连接处成相等的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有三基出脉,侧脉弧形,直达叶缘,脉上密被糙伏毛,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糙伏毛;叶柄长3-11厘米。

主要变种

近无刺苍耳

茎较矮小,通常自基部起有分枝;成熟的具瘦果的总苞较小,基部缩小,上端常具1个较长的喙,另外有1个较短的侧生的喙,两喙彼此分离或连合,有时侧生的短喙退化成刺状或不存在,总苞外面有极疏的刺或几无刺,与原变种容易区别。常生长于空旷干旱山坡、旱田边盐碱地、干涸河床及路旁。产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新疆及西藏等省区。

猥实苍

猥实苍耳常以刺果形式混入大豆、玉米中,全株有毒,对神经及肌肉有毒害作用,入侵性极强,是各国重点关注恶性杂草。

农村常见杂草苍耳

生长环境

苍耳喜温暖稍湿润气候。以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耐干旱瘠薄。4月下旬发芽,5~6月出苗,7~9月开花,9~10月成熟。种子易混入农作物种子中,根系发达,入土较深,不易清除和拔出。

常生长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田边。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前苏联、伊朗、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农村常见杂草苍耳

主要价值

经济

茎皮制成的纤维可作麻袋、麻绳。

苍耳子油是一种高级香料的原料,并可作油漆、油墨及肥皂硬化油等,还可代替桐油。

苍耳子悬浮液可防治蚜虫,如加入樟脑,杀虫率更高,苍耳子石灰合液可杀蚜虫。

苍耳子可做猪的精饲料。

苍耳根:用于疔疮、痈疽、缠喉风、丹毒、高血压症、痢疾。

苍耳茎、叶:苦、辛,凉。有小毒。祛风散热,解毒杀虫。用于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疔疮毒肿、崩漏、麻风。

苍耳花:用于白癞顽癣、白痢。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散风湿、通鼻窍、止痛杀虫。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癣、瘙痒。

入药治麻风,种子利尿、发汗。

茎叶捣烂后涂敷,治疥癣,虫咬伤等。

农村常见杂草苍耳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换茬,清选种子。

病虫防治:灭草松、恶草酮、乳氟禾草灵、扑草净、绿麦隆、氟磺胺草醚、西玛津等除草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