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

记者11月6日获悉,为持续提升我省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健康甘肃”建设,省卫生健康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从2018年11月-2019年4月,参加活动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对照标准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自评自查,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整改提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管理、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等任务。省卫生健康委明确,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相关要求,严格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切实提高服务能力。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要提高服务水平,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能力,有针对性的加强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咨询、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加强急诊、院前急救、应急能力建设;加强住院能力建设,开展与机构人员资质、技术准入、设施设备相适应的住院、手术、分娩等服务;提升中医药和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按照要求开展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建设,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检验检查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和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开展常规检验和心电、超声、X线影像等检查服务。要优化服务方式。合理设置门(急)诊布局,引导居民预约就诊。完善出(入)院服务流程,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开展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要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平台,在线签约、在线服务、在线咨询、在线查询等服务,引导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和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履约质量和效果;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制订签约服务包和帮扶措施,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的、免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送医上门”“送人就医”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病看不了、看病就医难等问题。

省卫生健康委明确,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相关要求,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康管理,提高全社会对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居民获得感。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兰州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田小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