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劇耆宿馬琪大師《趙氏孤兒》老程嬰提筆淚難忍選段,馬派真有味

據《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國語》和《呂氏春秋》諸書記載,晉靈公是個無道的暴君,他任意殺戮大臣和百姓,晉國臣民對其恨之入骨。大臣趙盾勤勞國事,屢諫晉靈公,被靈公視為仇敵。後來趙盾的同宗趙穿殺

孔靈公,立成公。到了成公之子景公時,趙盾已死,趙氏內訌,景公殺了趙氏的一些大臣。但是,到了司馬遷的《史記》的《趙世家》和《韓世家》中,卻出現了景公朝的同寇(一國最高軍事長官)屠岸賈,他為了攫取更大的權力,殘酷地打擊忠臣趙盾之子趙朔並滅其族。趙朔的遺腹子趙氏孤兒被程嬰所救,後來孤兒長大成人,程嬰將其身世告知,於是孤兒率軍攻打屠岸賈,“滅其族”,實現了趙氏孤兒大報仇的目的。程嬰感到事情已經辦完,遂自殺,履行他生前的承諾,到地下去見公孫杵臼。《史記》與《左傳》相比,變《左傳》的君臣之間的鬥爭為臣僚之間的鬥爭,鬥爭的性質也變化了。到了元代,著名雜劇作家紀君祥根據《史記》創作了戲劇作品《趙氏孤兒》,此劇對《史記》主要有四處改動:(一)《史記》言韓厥未死,後來幫助孤兒報仇雪恨;雜劇謂韓厥是屠岸賈手下的將官,把守宮門,他發現程嬰攜帶孤兒,出於正義自殺而自滅活口。(二)《史記》言莊姬生下孤兒,“屠岸賈聞之,索於宮中”,未得,被程嬰偷運出宮(如何偷運,詳情未記);雜劇謂程嬰將孤兒裝入藥箱冒險帶出宮,屠岸賈搜孤未得,下令如不交出趙孤,就將晉國半歲以下的嬰兒統統殺死。(三)《史記》言有交孤兒的替代辦法“謀取他人嬰兒負之”;雜劇謂程嬰主動提出以自己的嬰兒代之,真正的孤兒被屠認為義子。(四)《史記》言孤兒長大成人後,程嬰畫了趙氏族滅的悲慘遭遇的手卷,元兇便是屠岸賈,孤兒觀後大怒,親手殺死屠岸賈,為趙氏報仇雪恨;雜劇謂被屠排斥到邊關16年的老將魏絳奉旨還朝,魏絳在景公的支持下,將屠賊處死,孤兒只起到前去屠府抓捕老賊的任務,並未親自殺死屠岸賈。

曲劇耆宿馬琪大師《趙氏孤兒》老程嬰提筆淚難忍選段,馬派真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