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的冰鉴,在古代真的存在吗?

《延禧攻略》里有一集说到,皇后畏热,璎珞便在长春宫里放了一台冰鉴,用来冰镇果子、冷饮,以备随时取用,夏天里很是受用。

《延禧攻略》中的冰鉴,在古代真的存在吗?

冰鉴,可以将其看作古代的“小冰箱”,是热暑时节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

《延禧攻略》中的冰鉴,在古代真的存在吗?

冰鉴箱体两侧设提环,顶上有盖板,上开双钱孔,既是抠手,又是冷气散发口,为使冰箱处于一定高度便于取放冰块和食物,配有箱座。此等巧妙构思,充分体现出了古代匠人的智慧。

《延禧攻略》中的冰鉴,在古代真的存在吗?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储藏食品的“冰鉴”了。《周礼》中曾记录:“祭祀供冰鉴。”《诗经》中也有冬季凿冰储藏,供夏季食用的记载。周朝的时候,官府还专设负责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其职责就是在隆冬时节组织凿冰藏冰,等到来年春天制成冰箱--鉴。

《延禧攻略》中的冰鉴,在古代真的存在吗?

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的青铜冰鉴,便是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分内外两层,夹层中放上冰块,中间可用来冰酒,而打开盖子,渐渐融化的冰块则可以降下室温。这种有冰箱和空调功能的两用容器,从青铜“进化”到陶制、木制,一直沿用至清代。

《延禧攻略》中的冰鉴,在古代真的存在吗?

清代宫廷已经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这种器具当时被称作“冰桶”,“洋桶”,其原型便是由“冰鉴”演变而来的,传世有不少清代晚期的木胎冰箱,多用红木、花梨、柏木等较为细腻的木料制成。外形口大底小呈斗状,上面以厚木板为盖,腰部上下箍铜两周,箱的两侧设置便于搬运的铜环,四条腿足为硬木活中的敼腿膨牙做法,足下安托泥,用以隔湿防潮。

《延禧攻略》中的冰鉴,在古代真的存在吗?

夏朝历书《夏小正》说,每到三伏天的时候,朝廷就会把藏冰当做珍贵的礼物,赏赐给士大夫,由此可见冰之贵重。而冰鉴,便是古人用精巧的匠心,为炎热的夏日留住的一份沁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